從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談國土復育 | 環境資訊中心
國土復育

從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談國土復育

2006年04月17日
作者:童慶斌(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人類存在之意義在於有品質之生活,而不只是生存!有品質之生活不必然需要充足之金錢,卻必須有良好之生活環境,包括一個可以讓你在忙碌工作後,放鬆心情與享受生活的環境。且良好之生活環境非人為營造與限定於小區域,而是自然與大範圍。

理想生活環境為何?好水、好山、好空氣!永續發展之意義在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環境不退化、且維持社會公平正義。維持環境永續性不僅可持續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且可維持社會公平正義,使所有的人均可享有同等優質環境。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不外乎從環境萃取資源與排放污染至環境,要確保環境永續性,則資源萃取與污染排放均必須在環境可承受範圍。

氣候變遷衝擊

松鶴部落(攝影:齊柏林;照片授權自經建會)過去台灣地區過渡開發導致環境惡化,近年來土石流、洪災、旱災、水質與空氣污染等環境災害不斷,2005年桃園地區因石門水庫排砂導致非旱缺水,在在顯現環境惡化對人類社會之反撲。台灣環境現況不僅不足以提供優質生活環境,連支持生存與經濟社會發展之基本能力均不足。

國土保育目的應在以永續願景下推動自然復育,以回復(或恢復)環境應有支持發展與提供優質生活之承載力,然區域性國土保育政策卻可能無法因應全球性環境衝擊而弱化其成效。

氣候變遷成因:自工業革命以來,因為人類活動,大量增加溫室氣體之排放,因而加強大氣溫室效應。主要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及氟氯碳化物(CFCs)等,CO2濃度約從工業革命前之280ppm增加至目前之370ppm。

加強溫室效應可能造成全球氣候變遷,進而改變各區域溫度及降雨。根據IPCC(2001)最新報告,根據SRES(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預設情境考慮世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設置之進行35個情境模擬,從1990年至2100年,溫度可能上升1.4到5.8oC,而因人類活動造成之全球暖化平均每10年約上升0.1~0.2oC;而隨著CO2濃度增加,1990年代是自1861年來最熱之10 年,且1998年為有氣象紀錄以來到2001年止最熱之一年 (IPCC, 2001)。降雨部分,IPCC(2001)結論說明各地區降雨變化不同,但北半球將有更多強度更強之降雨;熱帶氣旋之平均與尖峰降雨強度將更強化。

氣候變遷衝擊:氣候改變最直接之影響包括水文、水資源、農業生產與農業需水量、公共衛生、及生態環境等。根據過去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台灣地區河川流量均具有極端化之趨勢,即豐水期流量增加,而枯水期減少,意即豐枯水期流量差異變大。

謝龍生等(2004)研究結果顯示,大漢溪及新店溪流域因受氣候變遷之影響,其200年重現期之尖峰設計流量將普遍增加。所有預設情境均建議200年重現期之尖峰設計流量將普遍增加,其趨勢是一致,且非常可能遠超過防洪設計標準,值得政府相關單位注意。在生態衝擊上,李宗祐(2003)與楊奕岑(2005)分析結果顯示,氣候變遷將導致水溫上升,進而影響櫻花鈎吻鮭適合棲地,並可能造成魚群數量顯著減少,雖然政府積極復育及改善棲地環境,然全球暖化衝擊,恐非區域環境保育措施可減經。

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作為

氣候變遷會對人為或自然系統帶來衝擊,然適當因應與調適可降低衝擊,只要具有效調適管理(Adaptive Management)能力,即可將系統脆弱度(Vulnerability)降至最低,即使顯著氣候變遷卻也不必然帶來巨大衝擊。系統除了自我調適(Autonomous adaptation)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計畫性調適(Planed adaptation)能力以強化處理範圍。為避免氣候變遷衝擊環境永續性推動,當務之急在建立系統性之脆弱度量化評估方法,同時考量量化評估衝擊與調適策略。

氣候變遷與國土復育

永續發展是21世紀重要之課題,國土復育應以永續願景為復育目標,並以復育後之環境承載力為限制,規劃社會經濟發展。此外,氣候變遷是國土復育與永續發展推動之最大障礙,要消除此阻礙,唯有瞭解自然與人為系統機制、氣候變遷衝擊、與系統現有之調適能力,方可清楚瞭解系統未來之脆弱度與應強化之調適能力,如此,方能成功面對未來氣候變遷之挑戰。

要成功降低衝擊,則最終必須建立長短期預警系統及規劃與操作性調適策略。且要建立長短期預警系統,則必須強化環境監測系統以提供短期環境資訊,並須積極發展整合性模擬分析工具,結合國際長期氣候情境模擬,以提供長期環境資訊預測。最後,除了國土復育外,亦建議將氣候變遷影響納入其他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中考量,以確保政策推動成功。

※ 「國土監測通報系統」測試版起跑,歡迎各位守護這片土地的讀者們,一起來Watch our land!進入通報系統:http://land.e-info.org.tw/t1/issue?@template=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