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01年花蓮觀光發展之得失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2001年花蓮觀光發展之得失

2002年01月04日
作者:張瑋琦

在2001年11月22日的更生日報,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政府拚經濟,成效如何大家心知肚明;花蓮拚觀光,結集地方各界力量,則頗有建樹。如今中日包機已起飛,綠色公路積極拓展,各風景區管理機構齊心協力開發新景點,目的無非吸引客源,多在花蓮作二、三日遊。』

回顧這幾年來花蓮的改變,新成立的大學院校為花蓮帶進新移民、週休二日制帶來觀光人潮,花蓮正面臨「變動」的轉捩點,很多馬路不停在施工、很多新建築不斷被蓋出來,過去在地人的秘密景點紛紛冒出了觀景亭台變成觀光勝地……。漁港裡整建了「遊憩碼頭」、動工多年的超大型複合式遊憩區「海洋世界」和「理想渡假村」都將於2002年開始營運,花東高速公路、蘇花高速公路兩大交通工程也已排入政策討論議程──花蓮「觀光立縣」的發展方向走到了新世紀,看到了這些傾巢而出的開發構想,可以感覺到,不但民間期待觀光事業,縣政府更不斷藉機會表現推動「觀光立縣」的決心。相較於過去的「產業東移」政策,將高污染產業帶進花蓮而受指責為「慘業東移」,被稱為「無煙囪工業」的觀光事業似乎受花蓮人歡迎多了。   

然而,花蓮是否真能依靠觀光而立縣?目前的「觀光立縣」政策,是否能引領花蓮走向康莊大道──截至目前為止花蓮所走的觀光發展路線,是否就能讓花蓮「振衰起蔽」?花蓮是否確實能從觀光的開發中獲得永續的經濟利益?什麼樣的觀光政策,才能確保花蓮的永續經營與發展?在花蓮觀光發展正在起飛的此時,回頭檢視我們的政策是基於什麼樣的價值觀,將有助於我們思索花蓮觀光該往何處走。

沒有破壞就沒有建設?

交通運輸,是花蓮今年度觀光發展側重的考量之一,花蓮機場升格為國際機場、日本包機直飛花蓮、總統號觀光巴士每日往返台北花蓮、北迴鐵路觀光列車正式上路……,今年度已展現相當不錯的成績。然而另一方面,花蓮已有台11線拓寬工程造成海岸景觀及生態破壞、以及花東高速公路開發案環境影響評估被退回(因其將破壞花東縱谷景觀)兩個事件;卻仍有地方人士極積爭取興建蘇花高速公路。由上述「破壞」與「建設」二種可能性的對比來看,我們可以發現:花蓮發展遲緩的原因,被當地人歸究於缺乏便捷的交通運輸。

究竟這些標榜「高速」、「運輸量大」的公路交通系統遲遲無法落實到花蓮,是緣於中央「重西輕東」政策態度上的錯誤?或是花蓮推動觀光相關人士思考模式及價值觀有待修正?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交通規劃應創造多元化體驗的可能性

交通工具,在觀光旅遊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把一個人從甲地帶到乙地;交通工具本身,也是觀光體驗的重要項目之一。因此,從觀光體驗的愉悅感與溝通聯繫的雙重要求思考一觀光地的交通規劃,就不只是「高速」與「運輸量大」而已,如何創造多元化體驗之可能,反而是應該被思考的方向。為了要達成多元化的目標,我們應把觀光地的交通分成不同層級來考量,它包含聯外交通、聯內交通、遊憩體驗交通等等。從今年度花蓮觀光發展於交通上的成績來看,我們發現花蓮地方政府所謂的「交通建設成果」完全偏重於聯外交通性質。

屬於東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範圍內的主要道路──省道台11線,原本即兼具對內聯繫、及與外縣聯絡的雙重性質,同時也是欣賞海景極佳的海岸遊憩道路,卻在「高速」及「運輸量大」的思考模式下,被硬生生地拓寬,以致其遊憩體驗價值與景觀美質都被大打折扣,十分可惜。

便捷交通帶來遊客,還是送走遊客?

省道台9線是花東縱谷重要的聯內及聯外道路,平坦寬闊,西部人來到台9線上,往往忍不住飆起車來,車速不下於行駛高速公路。問問這些人是否曾看清縱谷沿途有那些美景或可愛的小村落?我想是沒有──他們只急著前往預定的目的地──在過去數年間,台9線未曾為沿線多數村落帶來什麼利益,就是其明證。從觀光的觀點來看交通規劃,台9線橫向聯結系統薄弱及其沿線各社區資源未被整合等問題,才是發展縱谷觀光應該被檢討的。花東縱谷風景特定區成立後,縱管處對於充實及整合台9線沿途的景觀、人文等觀光資源投注相當大的心力;地方政府若能夠配合以更多元的遊憩體驗式交通設施(而不只是景觀公路和腳踏車步道),花蓮的觀光整合會更有效率,縱谷台9線的串聯及遊憩功能也將更能發揮極致。

除上述兩條花東主要幹道外,胎死腹中的花東高速公路和近期被發動聯名簽署的蘇花高速公路,最可代表花蓮人對交通運輸的「終極思考模式」。花東高速公路的環評被退一事,也許令許多花蓮人和急於樹立政績的花蓮政客大失所望,卻也讓不少有專業良心的學者鬆了一口氣。透過媒體報導,我想花蓮人大多已經了解花東高速公路的興建,可能為縱谷景觀美質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加上其在聯外運輸功能上與台9線重複,並無興建必要,這乃是環評被退的主要原因。從花蓮民眾與政客對高速公路的不斷要求,我們有必要思考,這是基於什麼樣的價值觀,而這樣的價值觀是否反而有害於花蓮觀光發展的條件?花蓮有必要追隨西部,非蓋高速公路不可嗎?這是為了替花蓮留下遊客還是送走遊客?

生態保健與觀光事業唇齒相依

本年度被視為成就的另一項發展是大型遊憩區及新景點的開發。將本地觀光由「點」朝向「面」推進,是花蓮觀光主管機關致力的目標。然而,我認為,花蓮觀光發展的條件,不在於土地寬廣、地價低廉,足以吸引大型遊憩機構前來投資;而在於其擁有多元文化的社區風貌與較未受破壞的自然生態。社區的文化及生活體驗、有機農業與自然體驗等等,都是花蓮足以走出獨特觀光路線的條件。從生態保健立場出發,我們將能透過觀光將花蓮發展成一個宜住也宜遊的好地方。生態保健不但不與地方發展相抵觸,且與觀光事業唇齒相依。站在這個宏旨來看所謂的觀光立縣,我們將盡一切所能維護大自然的健康──我們擔憂焚化爐產生的戴奧辛可能污染壽豐鄉的黃金蜆養殖區;我們不能忍受消費式的觀光型態,把垃圾留給花蓮;我們也不贊成無限制開放賞鯨船登記及無規範的賞鯨活動這類殺雞取卵式的觀光政策。

一條公路的開拓,就像是在大地上開了一刀。一個政策的落實,也許影響人類百年的生活。所換來的,是讓大多數人享受長久的幸福,還是帶來更長久的損失?這是重要的課題,除了有賴有良知、有遠見的學者與地方官員做出更審慎的評估,更需要花蓮人、以及想到花蓮觀光旅遊的國人,好好想一想:如果只想住五星級飯店、玩遊樂園,為什麼要選擇去花蓮而不乾脆去日本、美國(一定有什麼值得珍視的特質是花蓮獨有的不是嗎)?當我們在池塘裡「摸蜆仔兼洗褲」時,是否願意嚥下有毒的黃金蜆?當我們走到太平洋畔,是否甘心只看到消波塊築成的海岸長城、以及灰撲撲的水泥擋土高牆?我們是否寧願趕走花蓮海域的鯨豚,只為貪圖賞鯨業削價競爭下可能的便利?你願意悠閒地搭火車欣賞沿途美景一路晃到花蓮、還是飆行高速公路匆匆趕抵花蓮卻只看到受傷的山與變色的海?

檢視過去的開發軌跡,是批判,更是反歸自省。我們不希望有那麼一天,連在花蓮也難能找到一片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