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賽夏向天湖的祭典,一向都比北賽夏大隘的祭典提早一天舉行,藉此時間的落差,北賽夏人會在南賽夏第一天的祭典時,組隊前往參加盛會(2010年為11月19日);而北賽夏最後一天的祭典,南賽夏也會派代表前往共襄盛舉,並加入最後的河邊送靈儀式中(2010年為11月22晚和24日上午)。
這天傍晚,我隨著北賽夏族人兩輛遊覽車中的其中一輛,一同前往向天湖觀禮,我試圖在向天湖祭場中尋找十年前的印象。祭場連外道路似乎變好了,場外的攤販區也變得較有秩序,祭場週遭多了幾間餐廳、咖啡廳和小商舖,湖邊的一棟「賽夏族文物展示館」也被建起,以及靠館的湖畔被整理成露天咖啡座區......;而祭場中的祭歌依舊隨著擴音器飄送,祭舞也依然在廣大的祭場中迴旋,但印象中那年幾百瓦的照明燈,似乎變暗了?
向天湖的祭屋與祭場位在同一平面上,當六點祭典開始時,背負「臀鈴」的成排舞者從祭屋前緩步至場中央,「肩旗」也隨之飛擺於祭場中,海拔八百公尺高的向天湖畔,響起了哀沉的祭歌。此時月亮已高掛天空,在薄霧中輕吐著光輝,今晚的空氣沒有當年的冷峻,霧也少了許多;但是為了祈求更晴朗的天氣,南賽夏人依然拿出獨有的「神鞭」,在地面上抽打了幾下。黑暗中,大家都被「護城組」的人擋拒在遠遠的一邊,想拍到神鞭真面目的,大概得有矮靈的庇祐吧!
晚一天開始的大隘祭場,正式歌舞祭典也終於要在今晚登場,下午祭場外的交通已經開始管制,沒有通行證的車輛只能停在外圍,賓客必須步行進入祭場,看台上已漸漸有了人潮。傍晚四點半,響起「我們的高旗即將進入祭場」的廣播聲,一群夏家人將一支約有四層樓高的紅白旗橫著從祭場入口抬進,現場響起一陣熱烈掌聲,這是十年才一次的歡迎式。據說,紅白色的高旗「Sinaton(西納頓)」,上端是矮靈棲息觀賞歌舞之處,一般人不宜靠近侵擾;如果要拍照,也不能打閃燈,以免嚇到了矮靈們。
最後,「Sinaton」停駐在祭場北邊,被高高豎起,聳立在角落,由夏家人守護著,其他人不得靠近;即使它快要傾倒,也一樣只能由夏家人自行解危,他人一概幫不上忙。如此神聖不可侵犯,源於一個說法。
三百年前,因天災人禍降臨,使身繫矮靈祭典大任的朱家僅剩一位老者存活,眼看朱家就要香火滅絕之際,夏家決定將一位年輕的女兒許配給這位朱家老人,化解了朱家斷後的危機。此後朱家為了感謝夏家的大恩,便用竹子做了一支旗桿,上面掛了一塊象徵感恩的紅布,頂頭還有一節新生的桂竹葉,在每十年的矮靈祭典時,由夏家獨守並在祭舞中繞場,以示不忘當年的恩情;後來夏家又在紅布下面加了一塊象徵純潔的白布,才有了今天所見的模樣。
晚上六點的大隘祭場,六位朱家媳婦守持火炬分兩邊站在入口處,六面肩旗首先順序跑著穿過火道,身背臀鈴的一排舞者搖擺著身體尾隨在後,其他著傳統服飾的賽夏族人也相隔一人牽手共舞進入祭場,最後再由一面肩旗壓軸,眾人期盼已久的矮靈祭終於正式展開。
低沉哀怨的祭歌將天色漸漸帶入黑暗,鏗鏘作響的臀鈴聲也震懾了群山,現場觀眾一片默然,大家都靜靜地聽著這彷彿從遙遠時空傳來的幽靈之聲。每首祭歌總有一人領唱,三、四句之後,大家再齊聲應和。祭歌有長有短,內容從第一章的招請矮靈,到中間敘述兩族恩怨,再從第十二章開始送靈、逐靈,一直到最後第十六章;在最後一天清晨送靈之前,後面五章是不能唱的,第一章的招請也只能在前兩晚唱,其他各章則大致反覆吟唱,一直到隔天清晨六、七點。
舞步是一個兩拍子的節奏,右腳一前一後來回踏著,大家圍繞成圈,向逆時針方向緩緩移動,有時還會隨歌詞內容變換隊形成螺旋狀。而背負臀鈴的舞者總是在最外圈,數支象徵不同姓氏的肩旗也穿梭其間,有時還會兩旗共舞,互相較勁一番。原本午夜十二點前,沒穿賽夏族傳統服飾的外族人是不可以入場共舞的,今年為了體恤在旁等候多時的客人太過辛勞,便提前在十點開放外族人共舞,這樣的應變與通融,也算是一種歡迎。
在長達十二個多小時的歌舞中,由夏家負責扛護的「Sinaton」,每隔兩、三個小時,便會從守護禁區出來繞場一次,底下有一群人簇擁著,在舞圈外小跑步個二至三圈,幾面肩旗也會在周圍護駕,這是十年才見得到的場面,所以每次出來,大家總是鼓掌歡迎。
第二晚的午夜十二點,有個稱為「komawas」的重要儀式。此時歌舞暫歇,懷孕的婦女必須迴避,朱家媳婦六人各持火炬率先步進祭場,朱家女婿則合力將木臼推滾至祭場中央,今年的朱家主祭──tahes a taymo帶領大家圍繞成半圈,全體面向東方而立。朱主祭首先站到木臼上,對著全體訓示,要大家不忘矮靈的教誨,維持賽夏族優良的傳統與文化,並檢討兩年來的生活得失,現場一片肅穆。接著,朱姓以外的大長老(ti-no da-ti-ni)──opaS a obay也簡短發言,之後便吟唱第七章的「wawa:on」,祈求落水而亡的矮人繼續保佑族人。
本文感謝賽夏族長老的不吝指正,及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文化藝術協會所提供的珍貴資料。改編版曾載於「探索」人文雜誌2007.11月號。】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Seeing Image 影像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