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吐瓦魯人來說,一年之中有幾個重要節日,例如聖誕節、獨立紀念日、各島慶典等等。最近幾年,多了一個搭上暖化議題而產生的日子,即一年之中的最高潮汐日,當地稱為「King Tide」,國王大潮。
國王大潮通常在一、二月份出現。當日漲潮時,島上低窪地方都會淹水,不同於台灣颱風造成的淹水,南太平洋島國的”淹水模式”是海水隨著潮汐上升而慢慢滲出地表,咕嚕咕嚕的水泡從地底冒出,水位慢慢上升到居民的家門前。
根據澳洲氣象局的預測,今年度(2011)的最大潮汐出現在2月18日下午5點5分,潮高3.24公尺。這個時刻,吐瓦魯的政經中心_僅1.6平方公里的Fogafale islet土地,將有三分之一被上升的海水覆蓋,聽起來是個蠻大的噱頭!
大潮淹水 成觀光景點
當氣候變遷開始從科學數據的爭論,變成聯合國談判桌上的議程之後,吐瓦魯每年的國王大潮日遂吸引越來越多人前往,一、二月甚至變成當年度的”觀光旺季”。
去年(2010)吐國觀光局首度舉辦”國王大潮節”(King Tide Festival),邀請國外媒體前來採訪。觀光局動員當地團體、駐守的國際組織舉辦了一系列融合傳統與創新的活動,連續四天的活動,非常熱鬧。King Tide當天,因南美洲智利發生芮氏規模7.0的地震,連帶南太平洋各島國皆被發佈海嘯警報。我與島民們拿著簡單行李往高處避難,其實我們的心情是非常輕鬆面對,我甚至有一種在台灣偷到”颱風假”的感覺。倒是國外媒體朋友拍個不停,他們也無懼於海嘯警報。或許對媒體來說,島民拿行李避難的畫面是宣稱氣候變遷威脅最強而有力的說帖。預測災難的警報卻反而把國王大潮節的活動推向最高潮,真是始料未及。
Nui島聚會所 水深及膝
今年觀光局因財政與人力資源縮減,國王大潮節取消,但仍然吸引一些媒體前來採訪。2月18日下午五點左右,來自美國的攝影師、法國、德國、挪威、日本大學生、觀光客,久居在此的澳洲人、台灣人通通聚集到Nui島的聚會所(吐語:maneapa)。此聚會所因為地勢較低、靠近海邊,加上鏡頭能捕捉到非常”廣角”的淹水景象,每年King Tide當日都聚集非常多人在此圍觀。
五點半左右,海水越淹越高,足以淹到成人的膝蓋高度。攝影師賣命按快門,錯過這次,再等明年;記者拿著麥克風有條理地描述現場情況。我看著這一幕,覺得台灣媒體沒派SNG車來真可惜,不然來個全球連線轉播,收視率應會不賴。
那當地人呢? 因為高潮汐,處處都有積水,小孩們開心在水窪內玩水;男人與女人一如往常地餵豬、捕魚、煮麵包果,他們的生活好像沒甚麼改變。高潮、低潮不過是海洋的所呈現出的眾多變化之一。
國王大潮 忽成暖化象徵
海平面上升一開始講究是科學的證據,當越來越多人傳頌之後,科學的證據加上人為口語的說明,往往讓科學數據顯得薄弱。例如,我們不時被提醒海平面上升,可能對南太平洋島國造成的災害與衝擊,而國王大潮就因此被放大檢視,即便它其實早已存在。
像澳洲氣象局與澳洲大學潮汐研究所共同合作的”南太平洋海平面與氣候監測計畫”(South Pacific Sea Level and Climate Monitoring Project) ,自1993年起在吐瓦魯設立潮汐監測數據,監測每日每秒的高低潮差,而後統計分析成日、月或年度的統整報告。查閱從1993年起的潮汐監測資料,其實吐瓦魯每年King Tide的潮汐高度呈現頗為規律的起伏。
當然我也聽過一些當地人說「海水上升比去年高」、「海平面上升越來越嚴重」、「小時候沙灘比較大,現在越變越小」等等說法。其實我很好奇的是,當吐瓦魯居民漸漸了解海平面上升與全球暖化足以提高他們國家的能見度後,他們對於氣候變遷的認知是否會受影響?
KIing Tide年年都有,來吐國的觀光人潮卻越來越多,這些是否會左右當地居民看待原先他們習以為常的自然景象呢?這似乎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範疇。然而,目前還未有針對吐瓦魯居民之於海平面上升的態度、描述的精確度做量化統計。氣候變遷已經從自然科學朝向不同學科的研究範圍,我們審視的角度也要更多元,避免陷於單一角度的思考。而潮水,仍舊是悠然灑脫的上升、下降啊。
註: South Pacific Sea Level and Climate Monitoring Project 網站,可下載南太平洋12個國家的潮汐數據。http://www.bom.gov.au/oceanography/projects/spslcmp/spslcmp.shtml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