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斧男孩》飢渴好「火」伴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手斧男孩》飢渴好「火」伴

2005年08月01日
作者:蓋瑞‧伯森(Gary Paulsen);譯者:黃小萍、蔡美玲

布萊恩發現,從火花到火,是一段漫長的過程。

顯然,得有什麼可以讓火花著火的東西,譬如火種或乾木柴之類。但是有什麼呢?他到外頭拿了些乾草進來,在乾草堆中敲出火花,卻眼巴巴看火花熄滅。他試著將細樹枝折成碎片,不過效果比乾草還糟。所以,他將乾草與細枝兩者合用。

沒有用。敲出火花並不難,但是熱燙燙的石頭或金屬――他不知道究竟是哪個――所產生的那一點火花,劈啪作響後旋即消失。

他懊惱地跌坐在地上,望著那堆可憐的乾草和細樹枝。

他需要更有用的東西,可以引燃星星之火,絨毛般既細又軟的東西。

碎紙屑應該不錯,可惜他沒有紙。

「就差一點點,」他大叫:「就差那麼一點點……」

他將手斧掛回腰帶上,瘸著疼痛的腳走出棚屋。非得有個什麼東西不可。人類老早就會生火。人類用火的歷史已經數千年、數百萬年。一定有辦法的。他掏掏口袋,在皮夾找到一張二十美元紙鈔。是紙耶。在這裡一文不值的紙。但如果能用來引火……

他把這張二十美元鈔票撕成碎片,攏成一堆,在裡面敲擊火花。毫無動靜,就是無法點燃。一定有辦法――一定有辦法點燃。

在他右手邊不到二十呎遠的湖畔,有好幾棵斜向水面的樺樹。他呆望著它們足足半分鐘過後,心間才閃過一絲念頭。它們漂亮的白色樹皮,就像乾淨而稍帶小斑點的紙張。

紙。

他朝那幾棵樹走過去。只要是樹皮剝離樹幹的地方,都會伸出絨毛般的小卷鬚。布萊恩扯下一些卷鬚,纏繞在指間。它們不僅乾燥,而且像鋪了粉般,似乎很容易燃燒。布萊恩在這些樹上又是拉又是捲,一手拉扯,一手抓住,直至收集到棒球般大小的量。

之後布萊恩回到棚屋,將那顆樺樹皮球剝開,排放在黑色岩石底部。他想了想,又把那張二十美元紙鈔的殘餘碎片丟進去。斧頭一敲,一道火花竄入樹皮之中,而後迅即消失。但這一回,一枚小火星掉落在乾樹皮的毛鬚上――幾乎可以說是一塊樹皮了――而且熄滅前似乎燒旺了些。

引火材料必須更好一點。火花必須有個輕軟且精心設計的窩。

我得替那些火花造個「家」,他想。要有個完美的家,否則它們不會待著,也不會著火。

* * * * * * * * * *

他再次將火花窩擺好,向後緊握手斧,全神貫注,然後迅速地連敲四下。火花落下時,他儘快地向前俯身吹氣。

太賣力了。原有一道亮光,幾乎可以說是烈焰,但旋即不見。被他吹熄了。

再次連連出擊,敲出更多火花。他俯身吹氣,不過這回輕輕地吹,屏住氣,將嘴巴吹出的氣息對準最燦亮的目標。五、六枚火花落在一綹密實的樹鬚內,於是布萊恩傾全力在那團毛鬚上。

火花在他輕柔的吹呼下茁壯。紅色熾熱由小火花竄進樹皮,移動,擴大,變成了火蟲。熾熱的火蟲爬上樹皮卷鬚,與其他樹皮會合,壯大,大到一個如二十五美分硬幣大小的紅色區域,也就是成為一個紅炭。

當他吹完氣,得停下來再吸口氣時,那顆火球霎時化為烈焰。

「火!」他大叫:「有火了!有了,有了,有火了……」

不過,這道濃重的火焰燒得好快,那顆樹皮球好像汽油般,很快就要被消耗殆盡。他得供給燃料,讓它們持續燃燒。他儘速行動,小心翼翼地把乾草及一開始試用的木屑堆放在樺樹皮上,並欣喜地看著它們一一燃燒。

但它們很快又要燒光。他需要更多、更多柴火。他不能讓火焰熄滅了。

他跑出棚屋,到松林間折取低處那些枯死的細枝。將它們丟進棚屋後,他又趕快回到松林多折一些,再丟回去,並蹲下來折些樹枝丟進飢渴的烈焰中。當小樹枝燃燒穩定後,他出去找粗壯些的木頭,直到大木頭也燒得很好,才鬆了口氣。他斜靠在棚屋出入口的木柱上,微微笑著。

我有朋友了,他想――我現在有個朋友了。雖然是個飢渴的朋友,卻是好朋友。我有個名叫「火」的朋友。

「嗨,火……」

本文節選自野人文化《手斧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