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坑部落,位於東勢鎮的山上,本來是一個小部落,原始基地0.85公頃,40多戶人家。4年前921大地震造成基地滑動,部落台地兩側主要擋土牆遭到破壞,並且由於建物老舊,部落幾乎全毀。震後,和平鄉公所依據成大防災中心探勘結果,認為三叉坑是一個危險部落,已不適合居住。而在與部落溝通不完全的狀況下,宣佈禁止原地重建,之後委託規劃單位(怡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規劃設計,推動「三叉坑部落重建計畫」。
該案最大的設計在於原部落基地不再讓居民居住,留作公共設施(如教堂、活動中心、綠地、停車場等),在部落東側價購將近2公頃的平坦土地,預計徵收之後編訂變更為建地,再行分割分配給45戶遷住戶,此為「以地易地」的精神。該案於89年四月經行政院原民會審議通過之後,由行政院核定在案,總經費為 8445萬元。然該案中,除了委託規劃單位設計三種形式的標準住宅設計圖,並無實質的蓋屋配套計畫。
鄉公所建設課與規劃單位的熱情,在於希望透過重建的機會,將過去幾乎沒有什麼公共設施的三叉坑,重建為一個新山村,擁有新的教會與活動中心、較安全的擋土牆與基地,整齊的道路,新的排水與簡易用水設施等等。這期間,由於原地禁止重建,部落被遷往幾公里外的組合屋社區集中安置,等待重建。對於某些居民來說,心情上被迫等待,無限煎熬;但多數居民則因為未來可以分配到建地,並且公所允諾會有蓋屋貸款的協助,這是利多,而處於配合態度。不管同意規劃案與否,形勢比人強,對規劃案有疑慮,主張原地重建的微弱聲音,淹沒在無盡的等待中,忍氣吞聲。深夜裡,想要回老家自力重建的心情,種種記憶與感情,只有獨自含淚忍下,一切已是無法挽回。
多年來鄉公所排除萬難,努力將願景達成,三叉坑擁有了有史以來最好的公共設施,地震過後的第四年,公共工程完工,擋土牆、整齊劃一的道路、排水、綠美化、路燈等等公設終於完成,環境影響評估通過。在這片荒涼的空地上,沒有房子,如今,真正的家屋重建問題,開始浮上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