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社水庫淤積800年清不完 壽命恐剩10年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霧社水庫淤積800年清不完 壽命恐剩10年

2012年04月10日
摘錄自2012年4月10日中國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前言:霧社水庫別名「碧湖」,這個美麗的名字,不到1甲子,卻變成「土庫」,大量的淤砂,造成原計畫使用到2211年的霧社水庫折壽,不清淤,水庫壽命恐剩下10年;要清淤,經費近150億元,依現行清淤進度,800百年還清不完,衝擊發電、蓄水與觀光,霧社水庫的淤積,也是國內其他水庫危機的縮影。

有效蓄水量高達1億4千6百萬立方公尺的霧社水庫,1957年啟用,當時依照常態每年50萬立方米淤砂量,預估使用年限可達250年。但1994年道格颱風來襲,當年淤積量即高達850萬立方米;921地震後,72水災、龍王颱風、69豪雨、聖帕颱風、辛樂克颱風、莫拉克帶來豪雨與驚人土石,水庫迅速淤積,如今有效蓄水量僅剩5千2百萬立方米。

1座水庫所裝的土石,竟然比水還多,1個辛樂克颱風即能帶來超過5百萬立方米的淤積量,不用10個辛樂克,霧社水庫即被填滿,先前經濟部曾估算,霧社水庫可能只剩10年的壽命,而淤積也造成水庫上游集水區山坡加速崩塌,衝擊觀光與農業。

位於霧社的塔洛灣餐廳,標榜看碧湖最漂亮的角度,業主劉惠珍10年來每天看著碧湖變化,她說有客人對照菜單上10年前的碧湖照片,滿臉狐疑,「這是碧湖嗎?」感慨湖光山色消逝之餘,用餐的心情也受到影響。

劉惠珍感慨,十幾年前父親會開著舢舨載著好友遊湖,如今僅限於下游小面積水域能駕船,還要不時擔心擱淺,過去碧湖的魚頭料理是很有名的,如今餐廳要做砂鍋魚頭還要調日月潭的食材,這幾年眼睜睜看著碧湖的水綠被砂石的暗灰掩蓋,不曉得如何跟客人解釋「碧湖」這美名的由來。

漁民王維煥指出,過去漁民靠抓碧湖的魚即能維生,如今魚蝦愈來愈難撈,連他的漁船也在一次颱風中被泥沙覆蓋,現在漁民不兼差工作,難以生存下去。

不僅漁民,農民的生計也受到衝擊,春陽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哲夫指出,碧湖淤積,造成上游的塔羅灣溪泥流難以宣洩,河床不斷抬高,他在溪旁十多甲的土地被泥沙覆蓋無法耕種,20年前的塔羅灣溪床是卵石,魚蝦蟹得以繁殖躲藏,如今全被砂石覆蓋,這條溪的生態可說是被判死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