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0日污染遠超警戒 呆1天等於抽15包煙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南京10日污染遠超警戒 呆1天等於抽15包煙

2012年06月12日
摘錄自2012年6月10日人民網南京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6月10日南京有多髒?呼吸有多困難?過去的24小時,南京每個整點發布空氣質量實時數據顯示,污染程度大大超出了紅色警戒線。南京城始終籠罩在灰霾中,路上的行人覺得胸口發悶,空氣中間還瀰漫一股淡淡的焦味。

環保專家表示,這一次的污染是極其罕見的大跨度,安徽、江蘇、山東、河南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重污染情況,形成了一整片的「污染地圖」。在江蘇、安徽等地區秸稈焚燒火點還在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天氣條件非常不利於污染物擴散,低壓、潮濕和靜風完全把天空變成了一個「玻璃罩」,污染物難以消散,不斷疊加和累積,越積越多。

6月10日下午,江蘇省環保廳和南京市政府都啟動了對付空氣污染的應急預案,全體監察人員組成巡查組,迅速趕往全省各地對秸稈焚燒火點進行巡查,嚴控秸稈焚燒現象。

空氣每分每秒都很「髒」

6月10日一整天,南京每時每刻的空氣都是在「深度污染」中,明顯改善的跡象為零。
根據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監測數據,從6月9日晚上7點開始,南京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異常升高,空氣質量急劇下降。6月9日20時為空氣污染最重的時段,市區PM10平均小時濃度為0.5​​78毫克/立方米,折算成瞬時污染指數為478,短時內空氣質量呈重污染狀況。PM2.5濃度佔PM10的比重在70%以上,草場門測點黑碳最大濃度超出正常濃度值近4倍,表現出秸稈焚燒影響的顯著特徵。9個國控點的監測數據顯示,仙林大學城污染最為嚴重。

戶外24小時呼吸,相當於抽煙15包

研究表明,空氣對人健康的影響更甚於飲用水,空氣中不可見的微塵、細菌、揮發性氣體及金屬顆粒,是導致人類68%以上疾病的根源。

6月10日,南京環保志願者和環保專家估算,南京綠石環保組織曾經對點燃的香煙進行測算,香煙在點燃到熄滅後的5分鐘內產生的PM2.5濃度為400微克/立方米,環保專家進行估算,發現:如果一個人24小時呆在戶外的話,那麼6月10日一天,其呼吸的空氣相當於抽了15包香煙。

目前南京各級環保部門及各區縣禁燒手段相對單一,巡查技術裝備不足,目前主要依靠組織有限的人員現場督查、巡查,高效的火點監測體系​​及完備的空氣質量預警體系尚未建立,難以及時客觀地掌握全部秸稈焚燒情況及做好相關預防措施。

南京市環保局表示,區縣政府層面重視程度不夠,未能從政府層面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沒有建立多部門聯合督查機制,對秸稈禁燒工作的查處力度不夠,目前為止,尚未處罰一起秸稈焚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