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與永續素養:知識、倫理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 環境資訊中心

「氣候變遷與永續素養:知識、倫理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2年09月07日

主辦單位:台灣師範大學
聯絡人:通識教育中心顏卲玫 小姐 (專案助理)
電話:(02) 7734 1128
Email: smyen@ntnu.edu.tw

https://sites.google.com/site/adaptationtocc/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極端氣候,已對世界與台灣造成衝擊,也讓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21世紀的高等教育機構亟需帶領年輕學子面對這些危機,瞭解問題的核心、省思氣候變遷的環境倫理與責任意識、具備基本知能,積極發展調適 (adaptation) 方針與主動參與減緩 (mitigation) 方案,才能培養有環境責任感的公民,為人類文明開拓出轉機。

有鑑於高等教育之領導性, 2007年6 月由數百位美國大學校長成立的「美國學院與大學校長氣候承諾」(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residents’ Climate Commitment, ACUPCC) 特別指出,高等教育機構除了提供與氣候變遷相關科學研究之科學發展與專業人才培育之外,亦必須肩負起為人類社會準備好為氣候變遷做出調適的責任 (ACUPCC, 201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在全球推動「永續發展教育十年計畫」(The 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SD, 2005-2014) 之際,於2009年再推出「氣候變遷永續發展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Education, CCESD);可見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教育與公民能力建構 (capacity building) 的重要性。

公民能力的建構需植基於知識與社會關懷等全觀性理解。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 2009 年設立的 「氣候變遷行動計畫 」(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 CCI),建議推動氣候變遷之減緩與調適教育,需結合四個面向之科研與跨領域訓練,共同學習。這四個面向,包括:(1) 氣候科學與知識;(2) 結合氣候變遷之永續發展教育 (CCESD);(3) 氣候變遷、文化與生物多樣性、襲產保育等議題;以及 (4) 氣候變遷倫理、社會與人文科學面向。

為厚植我國青年因應氣候變遷的知識與能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於本年度 (101年) 起接受教育部委託,協助推動大專院校在氣候變遷調適通識教育與學分學程,促進大學各領域與因應氣候變遷與協助社會調適之知識與行動,邁向新的學習里程。本項國際研討會「氣候變遷與永續素養:知識、倫理與行動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 Literacy: Knowledge, Ethics and Actions) 邀請國內外學者從知識、倫理與教育行動面向引領探討,並邀請相關政府單位、學術組織及大專院校教師共同參與報告與討論,期許引領新的思潮、啟發相關研究、促進學習、並加強國際接軌及交流合作。本研討會包括專題演講、論壇及實務交流。

活動日期: 
2012-09-13(週四) to 2012-09-14(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