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融合蝕爐壁 通用原子公司找到阻止方法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核融合蝕爐壁 通用原子公司找到阻止方法

2006年05月23日
摘錄自5月22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美國通用原子公司的物理學家認為,他們已解決人工核融合研究遭遇的一大問題。在核融合反應爐中,粒子撞擊在一起,形成稱為電漿的帶電氣體。電漿受到強力磁線圈約束,被圍堵在稱為托克馬克裝置(一種環狀大電流的捏縮電漿體實驗裝置,用以研究受控熱核反應)內部。歐盟、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南韓2005年簽署協議,以100億歐元經費,在法國南部卡達拉施建造全球最大的托克馬克裝置「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ITER),作為以商業應用為最終目標的測試平台。不過ITER的設計面臨許多難題,其中之一就是稱為「邊緣局域模式」(ELM)的現象。電漿的外緣會突然出現流動或漩渦,腐蝕托克馬克裝置的內壁。

由通用原子公司研究人員伊凡斯率領的研究團隊21日在英國《自然物理學》期刊發表報告指出,該團隊認為其實可以巧妙控制ELM現象。該團隊發現,反應爐內部特殊線圈所產生的小型共振磁場,會在電漿邊緣製造「混亂的」磁干擾,阻止流動產生。

核融合和太陽發射能量的過程相同。太陽釋出能量時,氫原子被迫結合產生氦。人類在反應爐中添加氫的2種同位素氘和氚,即可製造核融合,最後產生廢料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