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浪潮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核廢浪潮

2006年06月16日
文字:張岱屏(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錦彪(公共電視記者)

1980年起核廢料漂洋過海到蘭嶼,自始核廢料成為蘭嶼人揮之不去的惡靈今年4月28日,立法院通過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從6月開始,台電將依法開始遴選候選場址,並在候選場址所在縣市舉辦公民投票,如果通過,蘭嶼的核廢料最快可在10年之後遷出。就在此時,卻有地方民代私下表示,如果核廢料搬走,可能有許多蘭嶼村民付不出電費與健保費,因此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的去留可以重新考慮。在選址條例公佈的同時,我們回到蘭嶼,回顧當年蘭嶼人反核的意志與現在的矛盾。

蘭嶼的核廢料場貯存了97,000桶的核廢料民國69年核廢料從台灣漂洋過海到蘭嶼,從此以後,伴隨著蘭嶼小朋友長大的,除了飛魚、迷你豬,還有核廢料桶。

蘭嶼核廢料貯存場位於蘭嶼東南方龍頭巖附近,23座露天的壕溝裡,貯存了9萬7千桶的核廢料。根據台電的資料,當年之所以會選擇蘭嶼,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研發核廢料海洋投棄技術。後來海洋投棄被國際禁止,核廢料成了蘭嶼揮之不去的惡靈。

林義夫任經濟部長期間曾承諾將核廢料遷出蘭嶼從民國77年第一次「驅逐惡靈」運動到現在,蘭嶼反核廢料的抗爭已經過了20年,無奈的是核廢料遷來容易,想送走難如登天。政府曾經要求台電在民國85年選定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民國91年將蘭嶼的核廢料遷出,但最終處置場始終無法確定。民國91年5月,遷場的計畫跳票,終於爆發了蘭嶼人封島的強烈抗爭。當時的經濟部長林義夫到蘭嶼與民眾協商,代表政府向蘭嶼人公開道歉,並且承諾一定會將核廢料遷出蘭嶼。

平靜的蘭嶼村落4年過去,核廢料依然在蘭嶼的岸邊,一切都顯得平靜。遊客來來往往,以往反核廢的標語已經消失無蹤。

在蘭嶼機場的服務台,我們遇到回鄉工作的青年施拉橫。服務台上放了各式各樣台電公司的文宣手冊,原來他服務的單位是核廢料儲存場,今天輪到他在機場值班。從十幾歲開始就參與反核廢運動的施拉橫,現在是台電核廢料儲存場的溝通人員,他最主要的工作是拜訪村子裡低收入戶的居民和和孤苦無依的老人,利用台電一些回饋金,幫助村子裡需要協助的人。

海洋是蘭嶼人的冰箱,每年的黑潮替蘭嶼人帶來豐厚的漁獲當反核廢料的抗爭漸漸消退,現實的經濟問題正壓得蘭嶼的年輕人透不過氣。過去,海洋就是蘭嶼人的冰箱,每年黑潮為蘭嶼帶來取之不盡的漁獲。如今,要蓋水泥房,要養家活口,靠捕魚是不夠的。年輕人要賺錢,只有到台灣打零工做苦力,如果有機會回家鄉工作,又有誰不想好好把握呢。矛盾的是,提供工作機會的,竟然是長久以來被視為「惡靈」的核廢料貯存場。

反核標語飄揚在風中在民國91年的抗爭之後,台電貯存場改變了原本的溝通方式,不再由場內員工直接跟村民溝通,而是雇用當地青年。目前蘭嶼儲存場37名外僱人力中,有22位是蘭嶼當地居民,其中6位是溝通宣導員,這樣的角色有時也會被村民貼上標籤,說是為台電做事。施拉橫也曾因為這樣的角色感到矛盾與掙扎,但是他說,只要能留在自己的家鄉,能夠藉機會為家鄉的老人做一點事,就算是在核廢料貯存場工作,也是眼前最佳的選擇了。

這樣的妥協與無奈,似乎也是蘭嶼的處境。

20多年來核廢料桶採露天放置,任憑海風跟鹽分侵蝕20多年來,核廢料桶在蘭嶼露天的儲存槽裡,受到海風與鹽分的侵蝕而產生鏽蝕甚至破損。去年開始,蘭嶼貯存場進行檢整作業,大約有3、40位蘭嶼青年回鄉,成為檢整工人。

核廢料檢整是為將來搬遷做準備。今年4月,立法院通過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根據此條例,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的選定需要5年,場址選定後整個處置場從施工興建到啟用,還需要花5年的時間。接下來,由3艘郵輪密集運輸島上的核廢料桶,需要花4年才能將蘭嶼的核廢料完全運出去。最後 蘭嶼貯存場拆廠、除役,也需要耗費4年的時間。總結來說,蘭嶼人要完全揮別核廢料,最快也是18年以後的事。但是最終處置場址能否確定,最後還要經過當地公民投票決定,似乎又更增添了選址上的困難。

從重新選址到興建到遷移,蘭嶼人想要揮別核廢料最快也得要18年核廢料暫時搬不走,回饋金又源源而來。在今年年初,蘭嶼鄉公所土地審查委員會通過了民國91年到94年蘭嶼貯存場的土地續租案,蘭嶼鄉也可以順利取得2億2千萬土地租用回饋金。從民國71年至今,原能會與台電對蘭嶼的回饋總金額是7億6千多萬,其中有4億多是民國91年以後所編列的,這些經費的運用包括公共工程、教育醫療、電費、急難救助、社區總體營造等等。

當年蘭嶼人反核廢驅逐惡靈的堅定意志,在長年回饋金的補助之下,如今似乎正漸漸鬆動。當然仍然有許多老人家說,他們寧願不要回饋金,只希望核廢料遷走。

潮浪持續地拍打著蘭嶼的海岸。潮來潮往,在不斷與外人接觸的過程中,遊客進來了、核廢料進來了、回饋金進來了、公共工程也進來了……

蘭嶼人沒有辦法阻擋這一波又一波強大的浪潮,只能握緊船槳,在波峰與波谷之間,擺盪著,向前航行……



 

採訪側寫

踏上蘭嶼之前,有一通約訪的電話令我印象深刻:

「你好,我是『我們的島』記者….」

「喔,『你們的島』喔?」

面對回饋金跟台電福利,有人產生動搖,有人仍是堅決的拒絕第一次到蘭嶼是10年前的事了。當時對蘭嶼的印象是鹹鹹的飛魚乾,滿街亂跑的小耳豬,當然還有噴漆著反核廢料的標語。那時的我,純粹是一個來度假的台灣觀光客。

轉眼間10年過去,飛魚依舊懸掛、小豬依舊亂跑,遊客依舊如浪潮般,在島嶼上來來去去,但是蘭嶼卻漸漸喪失了本來的模樣。大型的水泥港口、破壞山林的人工步道、三面光的水泥河道,粗糙的公共工程,一點點吞蝕了蘭嶼原本純粹原始的顏色。在各種經費的挹助下,究竟是增添了更多資源,還是加速蘭嶼本來面貌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