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演化生物學來看 同性戀為自然現象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從演化生物學來看 同性戀為自然現象

2013年11月10日
作者:顏聖紘(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編按:社會上熱議的多元成家方案,引起正反許多論戰,從生命科學角度或許無從對社會制度提出科學性的建議,然而當有人說出「同性戀不自然」的議論時,我們有必要明確指出這是悖離科學事實的陳述。本文邀請到中山大學副教授顏聖紘,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明自然界存在同性戀的事實。

最近公視的「有話好說」節目在談論「多元成家」議題時,出現一位明明是靜宜的專任卻經常使用其台大兼任發言的教授。他很可愛,在說不出合乎科學邏輯與社會正義的理由來反對同志婚姻權以後,居然冒出「同性戀就像兔唇心臟病等疾病一樣不自然」的言論。基於就事論事,我願意根據我演化生物學者的專業知識告訴各位,同性戀究竟是自然(natural)還是不自然(unnatural)?

我將就幾個重點來談談這個議題:

  • 為什麼社會性生物中會有相當比例的非生殖個體?
  • 同性性行為在動物中的普遍性?
  • 什麼是自然?什麼又是不自然?

社會性動物(social animals),也就是在演化的歷程中出現任務與角色分工、形態的分化,而且能形成組織、甚至形成紀律的動物。在社會性動物中,總有一些個體是不具生殖能力,或事實上具生殖能力但自己並不產出後代的。

我來舉幾個例子讓各位瞭解。以螞蟻、白蟻、蜜蜂、胡蜂這類的昆蟲來說,能夠產下後代的只有queen,而大多數的worker是沒有生殖能力的。能與queen交配的雄性其實少之又少,請問這樣的社會就崩解了嗎?沒有。因為大多數非生殖個體仍然維持整個社會的運作,包含防禦、修補、育幼、調節溫度等等。這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非生殖個體維繫了整個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許多鳥類與魚類都有合作生殖(cooperative breeding)的行為。什麼叫合作生殖?我用白話一點的方式來說就是類似「沒結婚或不婚的阿姨或姑姑幫嫂嫂帶小孩」。這種分工與合作就會形成一種小家庭,而且能夠使得這個繁殖群的適應更成功,因為這些自己不生小孩的個體在照顧別人小孩的時候,使得原生父母能有更多的機會維持繁殖狀態,卻又不會因為顧小孩與顧自己兩頭燒,在時間與能量的分配上受到折損。因此這樣的生殖模式有助於一個繁殖群對資源的掌控與後代的存活。

在人類不也是這樣嗎?那些不婚的阿姨姑姑,甚至是叔叔伯伯幫兄弟姐妹顧小孩,一方面讓親生父母能夠專心上班,二方面也使家族關係融洽,不是嗎?這就是合作生殖的益處。

所以,請問對人類這種相對長壽的社會性生物來說,至少有10%的非異性戀族群,再加上不婚不生的異性戀人口,會有問題嗎?其實不會。因為人類的族群量與遺傳多樣性其實已經大到不太會受到這些不穩定因素的影響而使族群或遺傳多樣性消失。

更何況少子化本身是經濟與社會因素,並不是人失去生育力。所以若要提高生育率,關鍵是在社會正義得以伸張、薪資能夠負擔教養與教育資本,讓人民可以看見幸福生活的前景。而且,我們別忘了,我們與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多少自己沒小孩的人的照顧與幫助?護士?醫生?老師?黑手?超商店員?我們在獲得其它個體的協助而發展自己順隧人生時,你是否曾經質問過他/她的性向或是否單身?你是否會因為他/她單身或不是異性戀而認為他/她應該消失?

答案是不會,因為根本不重要,而且是不可以置喙的對不對?

接下來要談同性性行為。既然在社會性生物中會有非生殖個體,那麼同性性行為就有可能會成為非生殖個體中的一份子。但我們不應該把homosexuality聚焦在性行為,應該還要包含同性的伴侶關係在內。環顧整個動物世界,同性性行為的成因很多,有時候是一種交配前的練習,有時候是一種儀式,有時候甚至是因為同性的緊密關係而使得被遺棄的孤兒得以被照顧。Wikipedia上的詞條已經把近年有關所有動物(含人類)的同性行為羅列清楚。到現在為止至少有500種動物的同性行為被記載。尤其在企鵝這類高度社會化的高智能鳥類中,同性配對並維持長久關係並不算不常見。

這時可能又有人要問了,是什麼樣的原因會產生同性行為?如果同性行為不會產下後代,又為什麼會在演化中被保留下來?事實上綜合近代的研究,先天與後天的因素都有可能會造成同性行為,而且與同性性行為的先天與後天因子極多,不可能事前知曉而預測。然而重點是在於,同性行為究竟危害了誰?就生殖觀點來說,非生殖個體並沒有造成社會性動物的崩解,反而因為這些非生殖個體對社群其它方面的貢獻,有可能有助社群的穩定。例如同志社群的消費、納稅、以及在各領域方面的工作付出,都是社群貢獻。因此使用「無法產下後代」為由認為同性戀不自然在科學上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就算是後天的,同性戀其實是相當難借由學習而模擬。因為就產生性慾、感到興奮並進行性交的實務上來說,異性戀與同性戀對同性的反應有相當大的差異。如果這是一種學習行為,那麼同性戀早就會消失,因為同性戀都是異性戀教養出來的,然而事實上對性行為對象的生理反應建構於先天default的生理差異。因此與其花時間「先天」或「後天」這種無聊的問題,甚至是以「恐同」(homophobia)做為探究議題的基礎,還不如多多關切食品安全、野溪消失、土石流、政府效能不彰、政客矯情、教育素質低落、勞資衝突,這些直接影響每一個人是否能「順利成家安養天年」的期望。別人對誰有性慾,又和誰談戀愛,究竟和大多數的人有什麼關係?值得上節目指三道四?

那同性戀是天然的嗎?當然。如果我們認為同性戀是天生的,那它就不過如同異性戀一樣是繁多性狀組合的一種人類樣貌。目前所有的醫學領域都不認為同性戀是疾病,那為什麼它不自然?所謂的疾病所指的是「該個體的性狀表現造成個體生存上的障礙」。然而同性戀與不婚的異性戀者只是不生小孩,並不表示他們無法製造健康的精卵啊。況且同性戀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歧視與傷害,不都是來自社會文化的壓迫嗎?怎麼會是因為自自然然產生的性狀呢?

反對同性戀者,最常使用的理由不外乎:同性戀無法產下後代,所以不自然。這種觀點乃是將人類的動物性擺在文明性之前,也就是說「不生小孩就不能成為人」。這樣的觀點對於不孕夫婦或選擇單身的異性戀情何以堪呢?然而當「動物界高達數百種動物都有同性戀行為」的事實被舉出來以後,這類人又會嘟嚷著「人類與動物不同,不能混為一談」。所以究竟要高舉動物性?還是文明性?請說清楚講明白!

當然,對於完全缺乏科學常識也不想瞭解演化科學觀點的人來說,以上的東西都算是白講。我可以同意這個社會一定會有理盲的人,但無法同意這樣的人影響公共政策,甚至從事教育,並扭曲大眾對科學事實應有的認知。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原標題〈同性戀為自然現象,但恐同症則是超自然現象(=跨丟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