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會議「無解」 三大問題全部未能取得進展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華沙會議「無解」 三大問題全部未能取得進展

2013年11月21日
摘錄自2013年11月20日新華網華沙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華沙會議是為了取代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而進行的談判,因為《京都議定書》被普遍認為未能遏制全球范圍內的碳排放。

絕食抗議也換不來妥協。美國、歐盟、日本等造成氣候變化最主要的發達國家,已經斷然拒絕承擔歷史責任,更拒絕出資處理氣候變化,日本甚至撕毀了2010年所作的承諾。中國代表團表示,「我們說話算數。」中國方面還表示,中國官員將實行自然資源的離任審計,損害環境的要終身追完責任。

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受氣候變化影響是發達國家的10倍,世界銀行集團相關負責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氣候變化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造成的損失約為GDP的1%。」而這一比例相當于美國財政危機對GDP的影響。

為了向氣候談判中的阻礙者施壓、鞭策更多在談判桌上表現消極的國家,約700個非政府組織組成的「氣候行動網絡」每天都要頒發一項「化石獎」。談判至今,被「化石獎」砸中的國家分別有澳大利亞、日本以及東道主波蘭。

日本撕毀了2010年的減排承諾。日本宣布,到2020年,在2005年排放量的基礎之上減排3.8%,這意味著日本計劃在1990年的基礎上,不僅不減排,還將再增加3.1%。而日本原先承諾,到2020年比1990年減排25%。

澳大利亞直接拒絕派出部長級官員參會,拒絕在華沙會議上作出新的出資承諾,並聲稱要求發達國家作出新的出資承諾是不現實的、不可接受的。而中國將派出多位部長級官員參加本周第二階段的談判,包括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等。

剛剛遭受人類史上最嚴重臺風的菲律賓對發達國家的不負責任氣憤不已,其代表稱氣候危機「已經瘋狂」,而且發誓在談判期間絕食。小島國聯盟(Alliance of Small Island States)的談判代表馬莉婭‧塔拉凱稱,如果不採取緊急行動來控制海平面上升,「我們的一些成員國將不復存在。」

目前此次大會的三大主旨問題,全部沒有著落。發達國家談判意願明顯不足,直接導致「援助資金的落實」、「損失損害補償機制的建立」,以及「2020年之後新氣候條約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三大問題,全部未能取得進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執行主任Achim Steiner提出了直接批評,「我們在這些氣候會議上基本上就是在棋盤上擺弄棋子,從來都沒能讓談判有個結果。」而接下來一周就極其關鍵,各國部長需要停止氣候談判進程可怕的倒退趨勢,並達成更有力度的減排目標和氣候資金承諾。

對于如何補償受氣候變化衝擊最嚴重的國家,美國等發達國家已明確表示他們對大規模補償的反對。上個月,美國國務院氣候變化特使Todd D. Stern在倫敦的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集會上直截了當地說,「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不會很快提供大規模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