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路沒必要 台13線三義外環道逼走石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開路沒必要 台13線三義外環道逼走石虎

2014年04月15日
本報2014年4月1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由交通部主導開發的台13線三義外環道新闢工程環差審查,歷經3次專案小組審查,即將於明(16日)送入環保署環評大會審查。此案因牽涉到切割石虎棲地,公路總局所提的保育策略,無法證明有效,而未能獲得環評委員認同;更重要的是,道路開發的必要性,似乎也無法說服納稅人。

8公里花52億,外部成本忘了算

石虎是台灣僅剩的貓科動物,雲豹雖然也是,但一般認為已從台灣島上消失。(田秋堇立委辦公室提供)這一條外環道路,位於苗栗縣銅鑼與三義鄉境內,北起台13線銅鑼外環道終點,繞過三義木雕街,與中山高速公路三義交流道路口相連接,全長約8.517公里,開發單位號稱造價52億,並不包括空氣污染、噪音、淹水、加劇土地開發以及土石流危機的外部化成本,而這不過是台灣瀕臨絕種保育類、僅存的貓科動物石虎所象徵的淺山生態系崩解的前兆。若是將這些都代換成價格,恐怕要加上數十倍。

依據公路總局環差審查第3次簡報指出,本案乃為提升台13線道路效益以及減少木雕街雍塞現象,2003年有條件通過環境影響評估,2009年取得交通部開發許可。因路線調整、施作順序變更以及土石方由原本挖填平衡,增加近29萬方棄土,「涉及原申請內容與環境保護事項及審查結論之變更」,2011年進行環差審查,2011年第一次專案小組初審。

另因計畫超過3年未實施開發行為,依環評法第16條之1,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

應考慮變更之妥適性及可行性

依據去(2013)年環差專案小組第3次暨現差專案小組第2次審查會議紀錄,專案小組認為依現況調查有瀕臨絕種之保育類動物石虎,但調查分析對於石虎生態習性,及分布資料尚不足佐證保育對策是否有效、能達到保護之目的,因此有必要就涉及其棲地熱區範圍內之開發方式重新檢討調整。

專案小組也建議,開發單位宜重新檢討本次變更之妥適性與可行性,並斟酌本案是否撤回重新研擬因應對策;並決議將本案提送環保署環評大員會討論。

僅存瀕絕保育類哺乳動物黑熊與石虎,不容損失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張學文即表示,台灣瀕臨絕種保育哺乳類5種,水獺、雲豹、狐蝠實際已不見踪跡,只剩下黑熊及石虎。石虎在台灣僅分布僅少數區域,苗栗淺山地區是其分布最多地區,而本新闢工程南段通過其分布熱點,對其棲地會造成破壞、破碎化,對其族群可能造成不可回復的影響。他建議召集國內專家,針對石虎召開會議,釐清其影響及對策。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意見指出,本案開發對於石虎棲地環境影響甚大,應優先朝保護區劃設評估,保護區範圍確立後,再論開發。本計畫路線周邊原生生物占近6 成,陸域動物調查結果發現有多種保育類動物,尤其是瀕臨滅絕保育類石虎之最大熱點區域。

石虎保育無對策 開發不手軟

反觀苗栗縣政府的意見,除了堅稱「本案環境影響評估於2003年通過,行政院已核定納入省道6 年改善計畫,本府並列為重要旗艦計畫之子項,本府全力支持,請積極推動辦理。」對於石虎保育直接跳過迴避、減輕、融入,即使環評委員對於本案的必要性打問號,縣府直接想以棲地補償解決問題。

只是我們要問,目前已知石虎分布棲地僅剩南投和苗栗,這麼多年來,苗栗縣政府是否已經充分了解石虎的生態廊道(這與人工施作的動物通道是不同概念)?如果苗栗縣政府善盡職責,了解石虎的棲地與通道,就不會每遇開發案就陷入困局,進退不得。

「石虎可以是三義的保育驕傲與推動觀光發展的明星物種。三義銅鑼不缺一條聯絡道路,但石虎滅絕一去不復還,地方要拚經濟,得先留觀光特色。」石虎研究學者陳美汀這一席話,應可為苗栗縣政府借鏡學習。

三義外環道設置路線示意圖。圖片來源:三義外環道.鄉民要知道粉絲頁http://goo.gl/ybuKwX

開路無必要性

台13線外環道路線不但大幅縮減石虎的棲地、增加道路致死機率,卻無助於減輕假日三義市區車流。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總幹事洪維鋒表示,銅鑼交流道的使用後,本路段與國道1號重疊,而假日會進入三義市區的車流不會因而減少,何來必要性?

銅鑼與三義交流道讓國道1號已具外環道功能,三義與銅鑼之間早已不需第三條道路的銜接,根本無興建的理由。而外環道無法解決假日木雕街遊客量過大的問題,目前台13線只有在假日時,因木雕街吸引大量遊客而在該1公里路段塞車,興建台13線外環道對紓解交通流量的貢獻極少。

相對的,開路卻可能危害三義居民權益與安全,居民即指出,路線緊鄰建中國小與三義國中上坡,施工與營運期間的噪音、空汙與震動的影響,以及山谷地形而加重。

道路減少坡地的透水面積,木雕街大淹水恐再現2012年8月2號蘇拉颱風造成木雕街大淹水,未來道路興建完成後,山坡地透水性變差,若日降雨量達391mm,慘況恐再次發生。

石虎是淺山生態系崩解的先行犧牲者

苗栗地區的石虎族群維繫,對台灣石虎族群存續是首要工作,也具淺山生態系及瀕危物種保育的指標性意義。

4/16要石虎、不要外環道記者會文宣。圖片來源:三義外環道.鄉民要知道粉絲頁http://goo.gl/ybuKwX

苗栗縣銅鑼與三義地區的淺山環境面臨極大的壓力,當地保有台灣最好的砂土,火炎山自然保留區就是為了保護得天獨厚的地質。

看似保護石虎的行動,其實是保護石虎所代表的淺山生態系。當城市邊緣的淺山無法讓石虎、麝香貓、穿山甲等保育類動物存續,象徵的環境警訊,人類有能力補償嗎?

※編按:4/16(三)14:30分,此案將於環保署召開環評大會,14:00,守護石虎團體將於環保署前召開記者會,敬請各界朋友前往聲援、關注。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