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度機會點談環保團體發展契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從年度機會點談環保團體發展契機

2006年06月28日
作者:陳瑞賓

「非核家園」有機會成為厚植反核力量的助力;生態旅遊是取代七股濱南工業區等各類開發案的另一種選擇;九月預計在南非舉行的第三次地球高峰會,則是台灣環保團體重新凝聚共識的契機;在環境保護及自然保育的工作上,公益信託更將可能成為環保團體的一項利器。

「非核家園」有機會成為厚植反核力量的契機

核四廠的興建與否,只是反核運動的重要事件之一。長達二十餘年的反核四運動,結果在去年民進黨執政之後反而功虧一簣。為了平撫台灣社會大約40~60%的反核意見,陳水扁總統以建立「非核家園」做為對支持反核的民眾的交待,也同時企圖以家園將無意見,甚至是擁核的民眾納入其中。

但是,延續去年「非核家園」的工作,是一個契機,也可能是危機。

因為,對於反核的環保團體而言,雖可藉由參與「非核家園」的政策執行中取得經費,同時,也能將反核的教育宣導層面,直接從中央部會擴展到各級學校,成為非核家園的執行及代言者,發揮更大的力量,將反核的理念直接傳達到社會各個層面。不再只是停留在過去所偏重的媒體論述,點狀的遊行、抗議活動,或鮮為人知的政策監督與立法遊說。但是,如果自身缺乏明確的長程目標,流於執行非核家園的種種計劃,淪為新政府政策執行的工具,非核家園反而成為消耗反核人士精力的一個策略。

就社會、政治現況而言,新內閣肩負陳水扁總統連任之責,在沒有立即選票壓力(指需要吸收反核的票源),社會安定的需求下,在今年轉向支持核四停建的政策,顯然是不太可能。因此,反核的環保團體,不如把精神及力量集中,將反核的理念藉由非核家園所提供的計劃及經費,推展到社會各個層面,厚植未來反核的力量。

「生態旅遊」提示環保與產業發展兼顧的可能

今年,正好是國際生態旅遊年。國內生態旅遊之所以被重視,源自於環保團體不斷的就環境保護的觀點來批判消費式的旅遊行為。同時,也希望以生態旅遊來取代一些傳統的經濟發展行為。

例如試圖以發展生態旅遊來取代台南七股濱南工業區...等各類開發案;921地震震跨了中橫橫貫公路之後,生態保育聯盟也提出了以發展生態旅遊來取代中橫沿線高冷蔬果的產業,並建議不再開通中橫橫貫公路;再加上去年國內產業向外發展,將生態旅遊視為高價值低污染的產業,觀光局將之視為重點工作之一。而許多環保團體長年來也不斷的直接或間接的在推動生態旅遊的活動,例如自然步道的解說、賞鳥活動、自然生態攝影、大安森林公園等定點解說活動。這些長期以解說導覽為服務項目的環保團體,都可以藉著國際生態旅遊年,提供更加值的生態解說或導覽,不僅可達到既有旅活動生態化的目的,也可在台灣各地發展出生態化的旅遊,同時兼俱環境保護及產業發展兩個目標。

「地球高峰會」是凝聚國內環保團共識的好時機

去年,以議題倡導、環境運動為主要任務的兩大環保團體-環境保護聯盟與生態保育聯盟,同時面臨財務危機與人員流失的問題。環境保護聯盟為老字號的環保團體,俱備一定的社會號召力;生態保育聯盟則由43個民間組織共同組成,可視為國內保育團體的策略聯盟。

由於環保團體在組織經營管理的發展上,逐漸以服務工作,如教育解說、共同購買...等,來獲取社會認同與經費。原本就層出不窮的環境問題,已讓環保團體疲於奔命,再加上眾多服務的工作,不免將有限的人力與資源,分散的更為嚴重。雖然,環保團體的數量增加了,但各自在各自所關心環境問題上雖能投入較多的關注,但整體的力量,卻在缺少彼此互相支援的狀況下,則有弱化的趨勢。

每十年舉辦一次的地球高峰會,預計數萬人前往南非參與,必然會針對接下來的十年,做出全球性的宣示,尤以目前計劃草擬的地球憲章最引人注目,其地位及效力將為世界各國所遵循。透過參與地球高峰會的民間會議,針對台灣環境進行共同的討論與會商,將成為國內環保團體重新凝聚與交流的最佳時機,也可視為國內環保團體整體力量呈現的另一個指標。

「公益信託」在環境保育上的運用已現曙光

公益信託在信託法裡雖有專章,相關施行細也已擬定,但並未為國人所熟知。荒野保護協會的宗旨:「透過購買、長期租借、捐贈或接受委託,取得荒野的監護與管理權,將之圈護,儘可能讓大自然經營自己,恢復生機。」可說是國民信託中的土地信託的最佳寫照。

在去年,以法務部為主管機關的第一個公益信託基金會已經成立。環保署也開始針對公益信託在環境保護上的運用進行研究計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則在今年向農委會提出了「保育公益信託法規研擬制定」的研究計劃,都可視為政府已正式將公益信託的發展納入正式業務的重要訊息。前者,可能將與受到污染的土地信託有關;後者,則與廢棄的農林漁牧用地有關。

此外,台北鳥會接管關渡水鳥公園、荒野保護協會租下雙連埤旁的國小做為教育解說中心、水雉復育委員會以人工棲地做為水雉復育用棲地的成功都展現了環保團體對環境維護、管理與經營的能力。環保團體除了展現其能力外,透過公益信託的策略,或可成為向社會大眾宣示的新契機。

綜言之,環保團體在今年將以服務及展現其專業經營能力為主要的目標,在環境議題及運動的投注比例上,可能還是持續偏低;如何利用地球高峰會議交流、重新凝聚力量,將成為環保團體整體能力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