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前瞻 | Page 27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7-11-29 14:36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公家單位部門希望能夠將資源有效運用,於是運用BOT (Build-Operate-Transfer)的開發方式,推動許多重大開發案。表面上,BOT開發方式可以讓公家單位替納稅人賺取稅額,以及開發權利人開發土地而受惠,達到...
2007-11-29 14:30
擁有廣大土地、廉價勞力、豐富資源的中國,在全球化之下已成為世界工廠。近年來,世界各國仰賴中國進口民生必需品,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層出不窮的危險商品事件,讓「中國製造」蒙上一層黑心商品的陰影。 接連不斷的產品安全事件於2007年中爆...
2007-11-29 14:10
中國人對鐵樹一直都很喜愛,加上傳說有避邪的效果、樹型又優美,總是可以在庭園內看到鐵樹的蹤影;不過如果仔細觀看,可以發現蘇鐵上面布滿密密麻麻的白色物體,包覆住鐵樹的枝葉以及芽心,原來是遭到外來種白輪盾介殼蟲的入侵,從南到北,只要是蘇鐵科的植物...
2007-11-29 13:59
台灣四面環海,擁有絕佳的海洋資源,只是過度的捕撈與開發,卻影響到海洋珍貴的生態體系,永續經營正是目前刻不容緩的議題。行政院有感於此,於2007年1月17日通過台灣首座海洋國家公園——「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之成立。 ...
2007-11-29 13:51
環境影響評估法自從1994年實施以來,直到2005年環保署長張國龍任內的第六屆環評委員,才納入民間團體參與。而這些民間團體出身的環評委員積極參與環評運作,改善了環評淪為橡皮圖章的情形,卻也因為審查嚴謹而被扣上「經濟絆腳石」的大帽子,甚至傳出...
2007-11-29 13:36
司馬庫斯風倒櫸木事件自2005年發生以來,即產生許多爭議與衝撞。泰雅族人為捍衛本身自治權,不惜出動所有族人聲援三位被起訴原住民青年;林務局則堅持立場,認為風倒櫸木屬於國有財產而不肯退讓。這場原、漢之間的法律攻防戰撼動了2002年推出的「新夥...
2007-11-29 13:15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2007年5月指出,台灣中油在桃園觀音沿海施行天然氣管線興建工程,已破壞有數千年歷史的藻礁。經環保署環評委員調查,要求中油應暫緩動工,民間同時發起搶救千年藻礁行動。經環保署於11月9日下午召開環評大會第158次會議...
2007-11-29 12:20
蘇花高議題,最早始於1990年代交通部長張建邦提出的環島高速公路計畫,交通部更於1998年提出BOT計畫,但最後無廠商願意承包。時至2000年的總統選戰,藍綠陣營皆承諾將由政府接手,在當時政黨輪替的混亂之際,蘇花高於2000年3月通過環評,...
2007-11-28 09:26
均富(Grant Thornton)會計師集團旗下的Grant Thornton美國會計師事務所,日前針對500多位主管進行訪談後發現,大部份主管相信「企業責任計畫」可為企業帶來正面影響,且有助於達成策略目標。 在全球暖化議題受到越來...
2007-11-27 20:20
2001年7月北京申奧成功,正式取得2008年奧運主辦權,當時天安門廣場上歡天喜地的場面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中國近幾年經濟發展快速,工業生產隨之而來的空氣污染,不僅成為全球氣候暖化的幫兇,空氣品質對健康潛在的威脅,也是這個2008年奧運主...

頁面

訂閱 RSS - 回顧與前瞻 訂閱 回顧與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