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低碳新聞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低碳新聞

2023-03-27 15:01
《氣候變遷因應法》今(2023)年2月公布施行,但攸關行政能量的《環境部組織法》草案仍在立院審查。環保署今(27)日表示,為提前擴充氣候工作政府量能,將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率先成立「氣候變遷局」。組織由原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改制,人力由4...
2023-03-23 16:22
台北市環保局於南港山水綠生態公園設置「創能、儲能示範場域」,於今(23日)啟用並對外開放,園區以風力發電、太陽能、氫能燃料電池結合儲能,可達到供電自給自足,不需仰賴台電供電。環保局長吳盛忠表示,希望能作為民眾能源教育的場域,同時也正規劃補助...
2023-03-23 11:31
隨著氣候變遷增加缺水風險,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在世界水資源日(3月22日)公布「因應氣候變遷永續水資源民調」結果,發現我國民眾對國內水資源供需情勢了解不足。不過有高達94%民眾認同缺水與氣候變遷相關,也有過半民眾不認同移用農...
2023-03-22 17:23
每年1月至4月適逢林火高峰期,興大永續棧昨(21日)舉辦線上座談會,由於林火讓森林從碳匯轉變為碳源,氣候變遷下,林火防治更顯重要。學者提醒,林火發生與乾旱指數密切相關,林火防治不能只看人為因素,也應掌握大方向環境因子,「就像追蹤個股,也須觀...
2023-03-20 22:10
遠傳電信今(20日)宣布加入RE100倡議,目標在204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比原先的2048年提前了8年。遠傳電信說明,透過自建太陽光電、外購綠電等方式,預期在2030年前先達成辦公室、門市及主要機房全面使用再生能源。 ...
2023-03-20 06:20
氣候變遷加劇,減碳意識日益抬頭,當如何減排在檯面上熱烈討論的同時,還有一種最原始的應對方法——種樹。種樹其實是一種「碳吸收」機制,協助我們將碳「種回」樹木或土壤中,進而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究竟為什麼植樹的同時也能種碳?哪一種樹的種碳效率最...
2023-03-17 20:27
經濟部今(17)日召開上半年電價費率審議,決議4月起產業電價調漲17%,住宅用電每月700度以上調漲3%、1000度以上調漲10%。此波電價平均漲幅11%,住宅用電約影響93萬戶,占整體7%。經濟部強調,調漲是受國際燃料成本上升影響,審議過...
2023-03-17 18:28
中油公司規劃今年底引進國內首座可移動式加氫站。不過有業者提出,國內目前無加氫站設置法規可依循,建議先參考國外方法試運行。而氫能運具初期的高額成本,也需靠政府補助解套,否則生產出來的氫氣將「沒有地方走」。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今(17日)宣布成立「...
2023-03-17 10:31
《狼女孩的氣候日記》(The Weather Diaries)由澳洲導演德雷頓(Kathy Drayton)花費長達六年時間,拍攝女兒伊莫珍・瓊斯(Imogen Jones)從孩童邁向成年的旅程,呈現母女看待氣候危機的不同心境。 ...
2023-03-16 10:50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發表的研究,生活在空氣污染嚴重地區的停經婦女骨質流失速度更快。在各類常見空污中,氮氧化物是造成骨質流失的主因,它對腰椎的損害更是一般老化的兩倍。 這不是第一次科學家發現空污對骨質疏鬆、骨密度、骨折的危害。新研究則...

頁面

訂閱 RSS - 深度低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