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 | Page 6 | 環境資訊中心

土地利用

2025-01-02 10:55
民眾旅遊途經北回歸線界碑時,總喜歡合照留念。是的,台灣是全球22個有北回歸線經過的國家之一。不但如此,台灣更是全世界穿越北回歸線的國家中,擁有最高海拔、聞名國際的「高山島嶼」。 如果將北回歸線變成台灣永續品牌,台灣將端出哪些驚艷全球的...
2024-12-31 20:17
國土計畫法原定明(2025)年5月前全面上路,立法院趕在今(31)日審議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藍綠白三黨均有提案要求展延,表決後三讀通過國土功能分區圖作業期程再延六年,即最遲2031年才上路。在三讀宣讀條文時,藍綠兩黨立委把早已準備好的標語牌拿...
2024-12-31 10:28
花蓮,一個斷層經常錯動的土地,那些在錯動與爆裂中,反反覆覆被搖晃、擊倒、再站起來的日常經驗,該如何被看見? 今(2024)年403、423大震,不但劇烈改變了花蓮的地形地貌,也衝擊花蓮人的生活。道路中斷、房屋倒塌、生意...
2024-12-31 10:28
瑠公圳,一條自1740年開鑿、擁有284年歷史的古老水圳,見證了大台北地區的發展與變遷。然而隨著都市化進程,這條曾是生命之水的圳道文化,正面臨消失與迫遷的危機。 從灌溉之源到歷史見證 瑠公圳源自新店溪,與霧里薜圳...
2024-12-30 10:30
12月27~29日 環部擬自願產品碳足跡效期2年 業者盼期限再延長 環境部研擬「自願性產品碳足跡管理辦法」,將產品碳足跡有效期限從原本的5年縮短為2年,引發部會與業者憂心。農業部與業者表示,碳足跡盤查耗時費力,縮短期限可能降低減...
2024-12-27 09:19
台灣越野跑近年在爬山界、跑步圈越來越夯——穿上越野跑鞋、背上背心,新手老手在山中奔馳。然而跑者享受刺激的同時,該如何在山林安全、保育取得平衡?民眾或比賽主辦方在步道或林地上伐採竹木,會不會違法? 10月中,越野跑者林冠廷上臂傷口剛拆了...
2024-12-20 10:43
立院中相互辯論,地方上激烈抗爭,都因為國土計畫一延再延,形成許多爭議。 《國土計畫法》在2015年完成立法,經過漫長準備期,終於公告全國國土計畫,原訂2024年各地方縣市繳交國土功能分區圖,2025年4月公告實施。但是...
2024-12-18 11:58
近年受「中國因素」影響,現只有少數台灣釋迦能再次進口中國,加上颱風、強降雨加劇等極端氣候,進一步影響果農生計。國立台東大學近年協助建構生態標章有機鳳梨釋迦產業鏈,昨(17)日舉行記者會表示,有機農民改良種植方法、超市引入有機農產品,都有助於...
2024-12-10 10:47
我國太陽能裝置容量預計2050年達到40~80GW,國發會預估需要2~6萬公頃土地,幾乎是兩個台北市的規模。政府衝刺光電目標,光電搶地爭議卻層出不窮,環境部日前以符合特定條件的「光電進環評」解套,但外界更關注的是,光電政策環評何時做?環保司...
2024-12-09 10:50
12月6~8日 非法捕捉上百隻保育龜害13隻死亡 男面臨5年重刑、百萬罰金 新北市林男非法捕捉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食蛇龜177隻、柴棺龜103隻,並將其放置於未換水的不銹鋼桶槽及塑膠桶內,導致8隻食蛇龜及5隻柴棺龜死亡。士林地檢署...

頁面

訂閱 RSS - 土地利用 訂閱 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