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關於我們
電子報
網站導覽
捐款
新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編輯直送
時事專題
在理想中擱淺的鯨豚觀察員
我推的防災生活
直擊阿聯氣候新時代
擱淺118—打開海龜急診室
當草鴞飛過
陽明山,誰的家?
原民狩獵有沒有問題?
武漢肺炎疫情總整理
追蹤縣市國土計畫
石虎專題
生物多樣性與他的7個小迷思
離岸風電時代的生態備忘錄
新聞懶人包
你來報報
我們的島
回顧與前瞻
專欄
生物多樣性
親近國家公園
與野共生
透視中國環境
環球360°
黑潮海嶼鯨
減碳新生活
律師來開講
看守綠生活
RE-THINK新日常
綠色影展
綠色人物
多媒體
圖輯
攝影
手繪
綠繪本
綠遊戲
影音
懶人包
環境電影節
副刊
環境書摘
自然生命印象
享綠生活
自然人文
自然書寫
自然書訊
詩情畫意
評論
公共論壇
社論
活動
環境徵才
綠色消費
首頁
災害復建
2025-03-26 09:36
災後復建工程「趕時間」致生態陷阱 民團5月公布全台首份河溪復育設計指引
台灣河溪網協會23日舉辦第一屆「台灣河川希望工程獎」及復育論壇,頒發五個希望獎,表彰河川生態復育領域表現卓越的工程計畫,亦公布兩項失望工程案例,包括烏溪雙冬堤防工程,主管機關堆置逾237萬立方公尺的棄土於河道,導致辮狀支流及灘地植被被填埋,...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