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世界糧倉:當我們失去世居之地 | 環境資訊中心
選讀國家地理

下一個世界糧倉:當我們失去世居之地

2014年07月16日
撰文:Joel K. Bourne, Jr.;攝影:Robin Hammond

導讀人:蔡培慧(台灣農村陣線秘書長)

盧安達,瑪麗‧莫卡盧卡卡:「以前我種的食物只夠家人吃,而且只能吃兩個星期,」莫卡盧卡卡說。但自從獲得由「一畝基金會」借貸的種子和肥料後,她不僅大幅提升了產量,現在也飼養牲畜。攝影:Robin Hammond。圖片提供:《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4年7月號

「怎樣的發展,可以容許烏煙瀰漫遮蔽湛藍的天空?
   怎樣的進步,可以封閉遼闊視野阻絕清風拂過樹梢?
      怎樣的繁榮,可以放任污水漫流消滅萬物欣然成長?」

2011年7月16日,臨近子夜,凱達格蘭大道上,聽著吳晟老師緩緩念出的詩句,3,000多位農民靜默了。每個人的心裡懸著疑問?是誰可以恣意妄言,「數據上宣稱/你只是一處窮鄉僻壤,沒有出路/必須交出大片土地與海岸/接受大煙囪、大水管入侵/接受日日夜夜污染的洗禮/換取傳說中的發展與進步」。

或許當年農民連著2年夜宿凱道的團結腳步與堅定怒吼,震動了凱道盡頭權力的根基,逼得當權者不得不回應農民的訴求。馬英九總統於2011年8月24日在總統府,率行政院長吳敦義、內政部長江宜樺、財政部長李述德等人召開土地、居住與租稅記者會,強調以「更合理、更符合實情的補償,以落實土地正義原則。」這段話,反映了馬總統的認知,在他的認知中土地是財產,給你一次性的市價補償,「更合理、更符合實情」,也就「落實土地正義原則」。

然而土地正義僅僅是場價格之戰嗎?

世界各國的圈地,當前源自於全球化土地掠奪現象起因糧食相關、生質能源的搶種、減緩氣候變遷相關的土地掠奪,以及新興發展經濟區對資本的需求。在台灣則是台灣地方派系荒誕、海外資本回流與線性發展主義構成的土地資本化脈絡。

◆暖身Q&A:土地資本化的洪流裡,有沒有小農的生路?為什麼地方基礎建設,得靠企業金援挹注?


「如果你寫信給上帝,請祂賜給你最適合農耕的土壤和氣候,祂給你的就會是這裡,」阿根廷農藝家米格爾.巴胥說,他負責管理位於莫三比克北部、占地將近1萬公頃的企業型大豆農場「荷約荷約」。「這是種植者的天堂。我在巴西和阿根廷種植作物好多年,從沒看過這種土壤。」

馬普托郊區的這片土地就是非洲農業所面臨抉擇的寫照:未來非洲的糧食會由像香蕉王國這種經過整地的大型農場生產,還是來自稱作「馬查姆巴」的小農地?「大小農場勢必要共存,」這片遼闊香蕉園的創辦人德萊斯‧高斯說。攝影:Robin Hammonda。圖片提供:《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4年7月號

肥沃的土地、對大豆和稻米飆漲的需求,以及樂於達成大筆土地交易的政府,讓這個曾是葡萄牙殖民地的國家處在這場橫掃全非洲的土地熱中心。2013年,莫三比克名列世界第3窮的國家,國內有將近一半的5歲以下兒童因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

近來在北部發現的世界級煤礦和天然氣,以及其他採礦和林業特許權,都逐漸為莫三比克帶來了財富。開採這些碳氫化合物的風潮驅動了莫三比克的經濟,在2013年估計已成長7%。大型基礎建設計畫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許多計畫的主要資金來源,都是由急於巴結當地政治領袖以分得一杯羹的國家所提供的貸款。從2004年起,政府已將大約250萬公頃的土地租給國內外的投資者,用以生產林業產品、生物燃料和甘蔗等等,這些租借地大約占全國可耕地的7%,使得莫三比克名列非洲土地租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和部會官員在馬普托的高檔飯店裡簽署合約很容易,但要在往往充滿敵意的鄰居環伺下建造和營運大型企業農場,還要能賺錢,則完全是另一回事。荷約荷約農場位於莫三比克的主要大豆種植區古魯埃,它本來應該是非洲新農業最耀眼的典範,結果反而成為這種土地交易可以怎麼出錯的負面教材。

2009年,莫三比克官員將一塊將近1萬公頃的廢棄國營農場租給一家有政府關係的葡萄牙公司。問題是,當地村民多年來一直在那塊土地上種植作物、養家活口。葡萄牙管理者進駐時會見了村莊領袖,承諾會以面積比這裡大2倍的其他耕地補償,也會興建學校、診所和新的水井。

在衣索比亞容易發生饑荒的高地上,這家人利用手製工具和獸力收成小麥。教育已讓小農變得更有效率,但他們的小麥產量仍比全球平均值低了三分之一。衣索比亞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民營養不良,政府希望引進工業化農場以填補糧食缺口。攝影: 羅賓‧哈蒙德 Robin Hammonda。圖片提供:《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4年7月號

這些承諾沒有幾項兌現。

學校和診所始終沒蓋起,但這家公司確實買了一輛救護車,可將病患送到一小時車程外的古魯埃的醫院。村莊裡只有大約40名男性拿到農場看守員的低薪工作,其他數百人被迫遷移。而真有獲得土地的人則發現那些地離家遙遠、泥濘不堪且雜草叢生。卡斯托迪歐.亞伯托就是其中一人。我在荷約荷約農場外的打穀會上遇到了這位52歲的農人。會場上有20幾名當地羅馬天主教會的男性正用木棒擊打成堆的大豆,也有20名婦女以手工編織的簸箕篩穀。目前仍由教會控制的這塊土地面積3公頃,緊鄰著幅員遼闊、境內田野一路綿延至遠方青山的荷約荷約。

「對我們這些小農來說,生產大豆可以保障一個家庭的收入,甚至足夠讓我們送孩子上大學,讓他們有機會成為工程師、甚至當醫生,」亞伯托說。「土地是我們的根本。沒有土地我們活不下去。」

※ 2014年3月起,本站與《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合作,推出「導讀國家地理」專欄,期待透過《國家地理》觀照全球的視野以及其活潑、生動的科學報導,讓您更瞭解全球環境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