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進口:惡劣生態環境下的無奈之舉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中國糧食進口:惡劣生態環境下的無奈之舉

2014年07月03日
作者:王悅(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記者)

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迫使中國在未來恐將越來越依賴糧食進口,以保障中國內需供給。

隨著城鎮化迅速發展,中國的糧食生產已越來越跟不上膨脹的人口需求。 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中國幾十年來追求產量的粗放生產方式則導致土壤污染地下水嚴重枯竭。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日前透露,全國中度與重度污染土壤約達5000萬畝,面積大概有比利時全國那麼大。這些土壤大多不宜耕種,且大多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魚米之鄉。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這幾年的糧食進口逐漸增加。過去的3年裡,玉米,小麥和大米的進口已經翻了一番。美國農業部去年10月份曾預測中國2013年糧食進口糧將達到2千3百萬噸。在水資源和耕地十分稀缺的情況下,中國糧食自給率已經跌破90%,低於官方要求的95%。美國全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的創始人萊斯特·布朗認為,這表明中國已正式從一個糧食自給自足的國家成為全球主要糧食進口大國之一。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近日的一份報告也指出,中國在未來的10年內必定會更加依賴糧食,油料和肉類進口。報告說,在資源逐漸緊張的情況下,滿足中國的糧食需求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布朗認為,中國領導人清晰的意識到糧食進口背後潛在的政治風險。2007年時,糧食生產大國,諸如俄羅斯和阿根廷,紛紛限制出口,導致國際糧價飆升,甚至造成一些國家內亂。

「改革開放以來, 我們的外部環境變化了。我們不能在封閉的條件下保護糧食安全。」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副主任李國祥說,「2014年我們看到可喜的變化,國家特別提出要適度進口。」

永續農業

現在中國的化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到4倍。化肥的過度使用以及工業排放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今年5月, 廣東發現來自湖南大米加工廠的產品鎘超標。湖南官方則宣稱大米中的鎘可能是由肥料帶入。而鎘的毒性具有積累效應,長期攝入可能發生極易骨折和腎衰竭,肝臟損傷的情況。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蔣高明研究員認為,可持續農業是能長期保障糧食產量和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蔣高明說,現在可持續農業仍然處於「邊緣化」的狀態。他認為,要做到真正的可持續,首先要將化肥使用量減少50%,而農藥使用量則至少要減少80%到90%。

找到新的耕地絕非易事。城鎮化的進程造成農民和城市建設「爭地」的情況頻頻發生。中國當局宣布,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然而,數據顯示,耕地短缺問題十分嚴重。第2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公佈,人均耕地較1996年第一次調查時下降至1.52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中國日報的一篇社論指出,城市建設和保存耕地間的矛盾將會「日益突出」。

蔣高明說,更永續的農業方式,比如節水農業,循環農業,是在有限耕地基礎上提高產量的最好方式。他介紹說,他主持的山東弘毅生態農場在杜絕農藥、化肥、農膜,充分利用生態循環原理的情況下,6年平均來看,產量超出普通農田24%,經濟效益超出40%,最後3年超出110%。

「如果不搞生態農業,不去調整的話,現在已經大概看出來,需要外國人來滿足我們吃飯問題。進口糧大概解決了我們近2億人的吃飯問題。這個賬要好好算算,這個是很不可持續的。」他說。

困難重重

聯合國糧農組織北京代表張忠軍認為,地方政府在發展可持續農業中起關鍵作用。然而,農業對地方GDP貢獻不大,官員積極性一直不高。

「追求產量仍然是首要目標。地方對環境的重視遠遠不夠。」他說。

蔣高明說,地方上仍然對可持續農業持懷疑態度。這種耕作方法前期投入比較大,且見效慢。「地方政府現在讓我們自生自滅。農藥和化肥的一些利益集團阻撓生態農業的推行。我們的做法已經表明,生態農業到了第4年,產量比起初翻了一倍,將低產田改造成了噸糧田。」

除了地方政府外,農民也對可持續農業缺乏熱情。較高的前期投入使農民的獲利空間進一步縮小。在「糧賤傷農」的現狀下,已有許多農民選擇去城市打工,而它們的土地也被「撂荒」。「中國需要加大符合世貿組織規定的補貼力度,鼓勵農民繼續進行糧​​食生產。」 張忠軍說。

李國祥認為,土地改革也是大規模推廣可持續農業的關鍵。現在農村土地使用權不可流轉的現狀阻礙了農業大型經營。大幅度推廣可持續農業更是遙遙無期。李國祥說,如果農村土地能夠流轉出來,集中到少數人手裡大規模去種,那麼糧食安全會得到進一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