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原料7成外銷 經濟學者:何需石化專區?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塑膠原料7成外銷 經濟學者:何需石化專區?

2014年08月22日
本報2014年8月2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高雄氣爆後,經濟部釋出「石化專區」的風向球,行政院長江宜樺和高雄市長陳菊將於本週五22日會面,討論石化業走向及相關法規。然而,台灣石化產業的政策該往哪個方向去?有無石化專區需要?皆未曾與全國討論。

綠黨於21日下午舉行石化政策論壇,從高雄及六輕現況,談到國內經濟甚至對中國的貿易。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強調,石化產業目前7成外銷,台灣不需成為中國的離島工業區,也不需成為世界工廠,因此根本不需另外成立工業區。

「石化業出大錯居然換來更大的發展機會,公平嗎?」面對可能佔地數千公頃的石化專區計畫,時間彷彿倒退至2010、11年時國光石化爭議,當時雖然終止了國光石化的計畫,但石化產業何去何從卻沒有繼續討論出結果。

多方討論石化真相  綠黨將率先推政策  

此次綠黨找來陳吉仲、反黑箱民主陣線召集人賴中強、稅改聯盟發言人洪敬舒、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雲林淺海養殖協會林家安、林進郎、彰化環盟理事長蔡嘉陽等人,多方向討論石化產業的真相,與石化專區的可行性。綠黨召集人李根政指出,綠黨將要率先推出石化政策,而國、民兩黨目前都尚未發表類似的宣言。

「最近那把破雨傘又出現了。」陳吉仲指的是反國光石化運動時,經濟部推出一系列廣告,強調每個人生活所需充滿塑膠製品,以此論證發展石化產業的必要。「但經濟部沒說的是,這些石化廠產出如乙烯等塑膠原料,只有3成內銷,7成都是出口。」目前台灣的石化產業若談自足完全綽綽有餘,根本不需要這麼多。陳吉仲表示,石化產業確如經濟部所說是高度產業關連,但既然7成為外銷,代表效益根本不在國內。

陳吉仲駁斥經濟部「乙烯自給率」不足的說法,解釋是因將全球總需求納入計算

陳吉仲駁斥經濟部「乙烯自給率」不足的說法,解釋是因將全球總需求納入計算

石化GDP效率  遠不及農業

陳吉仲分析圖表,表示外銷高過內需即發生在2000年六輕開始營運後,台灣開始成為全球石化加工出口區。陳吉仲強調,雖然政府很愛說產值、說石化產業創造的GDP佔全國3.97%,但他提出,產值不等於附加價值,而檢視石化產業所需投入資源以及耗用的外部成本,石化業生產GDP的效率,其實遠不及農業。

而國光石化當時經濟部一再強調乙烯自給率的重要,陳吉仲也重申,當時經濟部把全球的總需求都納入計算而產生錯誤結論,但若回歸國內需求,早就超過3倍。因此若直接終止高雄現有石化廠,也不需另成立石化專區。

石化業享租稅減免  汙染留全民

「會積極要求政府盡快簽訂貨貿的就是石化跟面板類,你幾時看過腳踏車廠有這樣的要求?」為反服貿、貨貿等對中協議奔走,律師賴中強強調,都是高污染高耗能低利率的產業,因此他們希望取得零關稅優惠;但反觀如腳踏車等高利潤的產業,便不會在意那些關稅。而中國向台灣爭取零關稅的卻是農產品,「我們要為了石化業繼續把污染留給自己又傷害農業嗎?台灣到底要走向哪一條路?」

洪敬舒表示石化產業享受租稅減免,以六輕為例不但稅制超低,甚至還曾在賺錢時得到退稅優待,但這些優待只會進了企業的口袋,污染、健康風險卻留給全國。這樣的租稅優惠,不但助長貧富不均,也造成政府推動政策時,偏重與依賴大企業的程度。

六輕前車鑑  雲林居民訴慘痛經歷

高雄與工廠煙囪共存,當地甚至製作一系列明信片控訴外傳石化專區若要設在高雄,極可能往南星工業區周邊大林蒲去,六輕鄰近的雲林淺海養殖協會與高雄在地環團地球公民則以現況來說明為何無法承受。

「談到六輕,悲哀講不完。」林家安、林進郎、林富源指出,六輕落腳雲林十多年來,深深影響了沿海的文蛤牡蠣養殖區,文蛤從8個月收成一次變成2年,生長期倍增;而六輕大船進出擾動,能出海捕魚的時間也大為減少。

漁民無以為繼,逐漸放棄漁業,最後只好成為六輕包工。「當地老人家離開了生活重心後,生命意義何在?」「對我們這一代來講,回家的路好遠,因為最後一條農業的路,也夢碎了。」

林富源表示,雲林海線明明有生態有文化,新鮮海風培養出很好的農作物、東北季風鍛鍊出強健的青年、美景與大海也孕育了相當多有藝術天分的孩子。他強調,海線從不是文化沙漠,卻因為要迎接六輕、為了製造合理性,而一再抹滅優點。

越近六輕、罹癌越多  政府不願正視

「難道窮縣就一定需要拿污染跟健康來換錢嗎?」 林進郎指出,他參與了六輕監督委員會,卻在其中更感到「無力回天」,政府說讓六輕進行「自主性管理」,找了一批專家學者就說是自我管理,但在他看來,分明是自我保護。「每次都說自己沒有問題!看到異常的數值,都推說是從中國飄過來的!」而會議不斷「議而不決」,更讓他憂心於雲林人的無力與無助。罹癌甚至因此死亡的人數不斷增加,卻無法究責。

一再提出六輕周遭健康風險,台大公衛系教授詹長權指出,長年所做的研究若以一句話來歸納,就是「越接近六輕的鄉鎮,癌症(比例)越高」,詹長權強調,很多國家能接受他這樣的算法並據此制訂政策,唯獨台灣還在推說是居民生活習慣不好,仍說非六輕所致,甚至一再要求他做出更完美的研究調查。「對污染源的挑剔程度遠低於對研究者的」詹長權大嘆,實際在當地調查,明顯感受到「麥寮變了,人的性格、土地都變了。」觸目所及都是壞的工業化,而人被馴服了。

石化業出包連連  高雄無法承受之重

「罹癌容易治好難,污染容易究責難。」地球公民副秘書長王敏玲指高雄現有的石化廠其實早就出包連連,台塑林園廠因為大雨太冷而在深夜氣爆,大發工業區的達成聚化又因為天氣太熱造成設備破裂而發生外洩,造成34人送醫,2008年又有長春惹出潮寮毒氣事件,當地國中小學生送醫。

王敏玲指出,高雄早已無法再承受石化業了,光是屬一二級致癌物的就有22種。住宅、工業區、農地混雜,許多人生活在「我家前面有油槽,後面有煙囪」的窘境中。以林園石化工業區為例,當時要作健康風險評估,情境不管怎麼設,都是超過可接受範圍。

對此,詹長權以六輕為例補償,六輕周遭不過才6~7萬人就已經傷害如此深,但高雄有幾百萬人口,很多人問他說石化專區要退到多遠就會安全?他老實說,他也不知道。

林園工業區2011年所做健康風險評估

詹長權強調,石化業的原料是100%進口,且需千頃以上土地、大量水資源,並會製造空污。他分析,高雄目前已找不到不影響周遭居民的數千頃空地,恐怕只剩填海一途;而所需用水不能跟居民搶,只能花錢做海水淡化;至於空氣,為了不製造空污,只能燒天然氣。總之,應取消對石化業的一切優惠,再來談要不要設立專區。

未來如何抉擇?  蔡嘉陽:石化政策該轉彎

當時反國光石化運動重要舵手蔡嘉陽指出,20多年前反六輕的宜蘭與擁抱六輕的雲林,現在兩者相比,兩地居民的平均收入相差不多,但雲林卻少了1.5歲的壽命。

而4年前拒絕了國光石化的彰化海岸濕地,現在生態旅遊蓬勃「牛車開出去一趟就能收1,600元呢!」這些例子都在告訴台灣該如何做出選擇。「現在唯一要轉彎的就是石化政策」當年吳敦義「白海豚會轉彎」的主張,引發各界聲援反國光;對此,蔡嘉陽重申,該轉彎的,應當是石化政策。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