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宮前搖滾開唱 旗山新世代蕉農用創意行銷家鄉味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天后宮前搖滾開唱 旗山新世代蕉農用創意行銷家鄉味

2014兩岸有善環境農業交流,系列報導六

2014年10月23日
本報2014年10月23日高雄訊,謝璧如、林姝函報導

「他是好山好水一個好所在。蕉海四竄,人客攏來,要講台灣鄉鎮沒幾個。搖滾奔放,旗鼓相當,各方羅漢鬥陣來打拼。」滑稽的造型,搭配鈴鼓與口風琴,甚至是口技模仿鳥鳴,這另類的搖滾樂團,是由尊懷文教基金會青年志工發起的「台青蕉」樂團,但他們其實還有另一個身份:旗山香蕉農。

台青蕉在天后宮前說唱,大夥突發奇想,用手比出香蕉串的樣子!

天后宮前開唱蕉農心聲 熱情創意感動中國農友

21日晚上,台青蕉搭起簡單的舞台,交流團成員拉把塑膠椅,就在天后宮前廣場講唱起來。

3人高低和鳴與乾淨的吉他聲,他們串起旗山的火車站與歷史、農產與生活,用搖滾樂生動地傳達在地人的心聲,台青蕉全然憑著一顆珍愛家鄉的心,努力喚起旗山人對家鄉歷史的記憶與重視,而成員雖多是半路出家,搖滾樂並非本業,仍然場場博得滿堂彩。

不知不覺間,竟然也吸引了不少當地居民與路過的遊客,交流團成員盛廣濤甚至表示,從台青蕉身上感受到強烈的熱情,回中國後有動力撐下去了!

農產的創意行銷更是這次交流成員最感佩服之處,無論是台青蕉的另類講唱、香蕉產品的多樣研發或宣傳創意的展現,每項都讓交流的夥伴豎起指頭大聲喊出「讚!」

重現風光 新世代回鄉擺脫蕉農悲情

旗山是香蕉的盛產地,巔峰時期種植面積高達4000公頃、年外銷14萬噸,地方許多農民靠種植與出口香蕉賺進大把鈔票;當時公務員一年薪水6至7千元,而蕉農竟然可到20萬!也因此出現一趣聞:茶室小姐對西裝筆挺的客人不屑一顧,反倒殷勤服侍穿著蕉衫(註:沾染上難以洗掉的香蕉乳汁的衣服)的客人,甚至是越髒越受歡迎,因為代表香蕉種的多、賺得多,從中足以見到蕉農在社會、經濟上的地位。

但自1970年代,由於東南亞國家開始加入香蕉貿易的行列,一旦臺灣受氣候災難影響品質或出貨日期,旋即被他國的香蕉取代,香蕉的風光不再,旗山也逐漸沒落。老一輩務農人都因為自己一生辛苦的經歷,希望孩子千萬不要學做務農,最好離開村鎮到大都市讀書就業才有前途。不斷把孩子外推的結果,造成年輕人口外流,農業人才斷層。

當香蕉的價格已一蹶不振、蕉農也不再受人尊重,該怎麼扭轉劣勢?台青蕉想出以走唱的方式介紹旗山歷史文化與議題,並邀請年輕人體驗種蕉的樂趣,試圖擺脫蕉農的悲情。

大家全神貫注聽尊懷文教基金會發起人王中義分享他們如何扭轉蕉農悲情的形象。

勉勵找回土地連結 年輕人願捲起褲管種香蕉

在一波波危機中,卻出現一群逆向而行的年輕人,他們深刻感受旗山的命運依附香蕉,於是他們捲起褲管開始種香蕉,並採用自然農法栽種。他們大方拿出香蕉請交流團代表品嘗,團員宋闖表示,吃過「會有回甘的感覺,」口感也很棒。

站在旗山的土地,台青蕉告訴中國務農的朋友:如果你失去對土地環境的連繫,那也只剩下農業啜泣,國家如果沒有重視,就要自己起來救援,因為這是民主的價值,用社區的行動,完成我們的夢想。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謝璧如表示,當兩岸農業面臨務農人口大量流失,年輕人在城市中辛苦追尋生活目標時,看到尊懷文教基金會從教育著手、生活紮根,努力傳承旗山香蕉產業的技能,並積極保護當地文化,運用不同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願意親近土地,學習如何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