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爆出大量福島核災災區內食品以造假的製造地進口販售,依法下架後,衛福部食藥署宣布380項全數無輻射超標,讓民眾稍稍放心,但立委田秋堇27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質疑食藥署「食品緊急計測之放射性含量檢測方法」是在核災發生當下快速的選出輻射較低的食物勉強下肚用卻無公開檢測方式,且檢測時間過短又無搗碎,可信度仍有待商榷,懷疑是草率護航業者。田秋堇更要求食藥署盡快下修食品的輻射值標準以保護國人健康。
福島核災後,台灣將福島及其外圍的千葉、茨城、櫪木及群馬等5縣食品禁止輸入,此次以造假製造地的方式所進口的災區食品,包括泡麵、飲料、零嘴及醬油等日前已依法下架,但若真含有高劑量的碘131、銫134、銫137甚至鍶 90等輻射,吃下肚的輻射物質會累積在人體中,仍具危險性,最嚴重可能造成甲狀腺癌、血癌、肺癌、乳癌等癌症的風險,甚至如骨髓或肺功能異常低落。女性則可能不孕、較易流產,或生下畸形胎兒等後遺症,因此檢測的結果受到重視與關注。
但田秋堇指出, 在食藥署公佈檢測結果全過關的同時,卻無依食藥法公佈檢測辦法,食藥署自身就是主管機關,之前對於消基會、主婦聯盟等團體所公佈的相關資訊一律嚴格要求,如此自己卻沒有做到實在相當諷刺。而食藥署主秘羅吉方與食管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澄清,檢測方式已在原能會協助下訂出,也早已公告,此次檢測方式依規定辦理,至於無隨檢驗結果一同附上的疏失將會檢討改進。
但事實上,這批食品的輻射檢驗食藥署並無能力執行,仍是由原能會進行。而採取的檢驗方式是先定性,確認當中是否有人工核種輻射反應後,若有則進行「精確定量確認」檢測程序 、檢查其劑量高低,每件產品檢測時間為1000秒,約17分鐘。
田秋堇質疑,此檢測方式為「食品緊急計測之放射性含量檢測方法」,算是「快速定性篩選」是在核災發生當下快速的選出輻射較低的食物勉強下肚用,如今並非緊急時刻,食品又都已經下架,原能會應當以更嚴謹的方式進行檢測,至少得將受檢食物搗碎、反應時間拉長至24小時等。
原能會保健物理科簡任技正兼科長廖家群表示,由於原能會的儀器為全世界最精準的等級,可檢測到10貝克,因此反應時間僅需1000秒,「輻射有就是有,如果有馬上就能檢測到,與檢測時間無關」,廖家群強調,在儀器夠靈敏的狀況下,反應時間1000秒或12小時、24小時,都將是無意義的差異,至於遭田秋堇一再質疑的「緊急」兩字,廖家群表示原能會將考慮修改。
潘志寬解釋,這些食品的檢測結果都無顯示數值,便表示它們輻射都在10貝克以下。至於田秋堇抨擊目前台灣對食品的輻射容許基準制定為370貝克/公斤太高需要下修,潘志寬表示目前仍正在研擬修法,且食品的進出口的規範「從嚴」,以較嚴國的標準為準,例如日本是100貝克,那麼從日本進口的食品就必須符合100貝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