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蓋養雞場會導致文化消失?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什麼!蓋養雞場會導致文化消失?

2015年04月20日
作者:陳誼睿(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二年級生)

這幾年常會在電視、網路、報章雜誌上看到台灣政府大力推廣原住民文化的訊息,例如成立原住民文化學習教室、推出一系列體驗原民文化觀光行程、把原住民文化當成國民外交內容的一部份等。對於這些呈現,我的心情半喜半憂,喜的是長久以來原住民一直是被政府忽視的族群,而現在政府終於願意正視了!但憂的是所謂推廣原住民文化,到底是真心推廣呢,還是做做表面,單純想消費原住民文化而已?直到最近我才發覺我擔心的問題,原來是一直存在的!

雞場?墳場?

「孩子要健康!不要養雞場!」這是3月27日在台東縣政府門口近百餘名群眾抗議的口號,這些群眾皆為台東縣新園里的里民,是什麼事情讓他們來到縣政府抗議?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憤怒地高喊抗議口號?

新園里位於台東市行政區,「卡拉魯然」(Kalaluran)部落是這裡排灣族語的地名,意即「來自各社共榮的地方」,也是唯一劃入台東市範圍的排灣族部落。這裡是典型的農村部落,從人文到生態景觀應有盡有,但這一個原住民文化跟生態都保存良好的地方,現在卻可能因為財團入侵而消失殆盡。起因是南部養雞業者在新園里購買土地,打算興建5公頃的養雞場,飼養6萬多隻白肉雞,而此養雞場地點就在新園里居民居住地三百點多公尺處。

建設養雞場會導致文化、生態消失殆盡?也許有人會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但這卻是沉重且悲痛的事實。

現今的新園里是由比拉勞(Vilaulaur)、斗里斗里(Coricori)、及包霧目里(Pa'omori)等3部落融聚而成,這3個部落原本分別位於不同地方,有著自己當地文化與風格,但在1944年被日本政府依理蕃政策強制遷移至現今台東市新園里第一至三鄰。爾後在中華民國政府執政70年時間,他們好不容易又慢慢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家園並融匯出卡拉魯然的特色。這一次建造養雞場的事情卻可能會是繼日治理番政策後,讓族人再一次面臨被迫遷離居住地的危機。

守護家園,走上街頭

養雞場的總面積5公頃,但業者卻分割成4分地進行申請,疑似間接規避環評,而且在建造時業者並未傾聽當地居民的意見跟感受,就以合法為由執意要建造養雞場。新園里居民在得知自己居住權受到損害並協調無效時,只能自力救濟展開一系列抗爭行動。

首場抗爭是在3月27日,台東縣縣政府門口聚集了近百位抗議的新園里里民。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撤除養雞場的建造。一旦建立了養雞場,周遭生活品質就會變糟;一旦變糟,為人父母就可能為了孩子及長輩的健康搬離此地;居住地一旦少了人、少了年輕一代,原本好不容易隨著族人之間的互動而保存下來的文化就可能遭流失。

我原本以為縣政府會很重視這個事件,但縣政府卻是敷衍了事、草草應付。現場抗爭過了一段時間後,縣政府才派農業處長出面接受陳情,但處長僅僅口頭承諾表示4月底前保證不會動工,而不是所謂蓋養雞場會侵害當地居民權益、可能會造成原住民文化流失,應立即廢止、禁止建造等想法。

在整個抗議現場,我看不到以往有些抗議活動所發生類似毆打、丟雞蛋等行為,相反的我看到的是新園里里民們整齊排好安靜坐在座位上,每個里民眼神中透露著誓死守護家園的決心!而從青年勇士的戰舞,我也看到了另外一種不同的意義。戰舞最初的目的為威嚇敵人、壯大自己聲勢,但抗爭現場的戰舞少了一些威嚇的氣勢,卻多了些感傷,那是土地與文化隨時都有可能消失的感傷。

那一天,雖然是大晴天,但我看到的卻是雨天,因為祖靈們在哭泣。

就是愛台東,拒絕養雞場!

4月17日,台東縣議會的臨時會上,提出組成專案小組研擬「台東縣新設置畜牧場管理自治條例」的內容來處理養雞場在縣內設置的爭議,於5月正式會上再行審查。因此有越來越多台東人也加入全體里民的行列,持續抗爭,希望縣議會能夠做好嚴守把關的責任。

歌手張震嶽有一首歌「我家門前有大海」,歌詞中是這樣介紹他故鄉花蓮的好環境:

「帶你到我的家鄉去看一看,我家對面是蔚藍的太平洋
筆直海平線升起紅紅的太陽,走過一回一輩子不會忘
帶你到我的家鄉去看一看,我家後面是雪白的玉山
像是灑滿了顆顆翠鑽的星空,住過一宿你就不想走。」

但試想如果這畫面變成是未來必須與養雞場共存的台東呢?那歌詞可能就會變成:

「帶你到我的家鄉去看一看,我家對面是惡臭的養雞場
 清新空氣中飄起濃濃的屎味,聞過一回一輩子不會忘
 帶你到我的家鄉去看一看,我家後面是惡臭的養雞場
 像是堆滿了坨坨惡臭的雞屎,住過一宿你就會想走。」

政府往往只在乎表面的事物,卻鮮少關心到事物內部更深刻的部分。假使很幸運地這次解決這個養雞場的問題了,其他地方是否會又出現類似情形且求助無門呢?如果沒解決,那政府又該如何處理呢?

何謂推廣原住民文化,我認為所謂的推廣原住民文化很簡單,就是4個字「身體力行」。與其嘴巴上說說、花點錢在報章雜誌上打廣告誇業績,不如用實際行動去表達何謂推廣跟愛原住民文化、在乎原住民族人本身的想法與需求。

我在台東的日子,讓我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文化,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原住民文化。我叫陳誼睿,我來自彰化,漢人,我不是台東人,我不是原住民,但在這裡唸書生活的我愛這裡的任何事物,不論是人或者文化,捍衛卡拉魯然,不要雞大便,拒絕養雞場!

【本文為國立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族群關係」課實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