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聽過希臘音樂家雅尼Yanni所作的一首優美又充滿中國古典音樂情調的《夜鶯》,再聽韓德爾的《杜鵑與夜鶯》,用管風琴生動又有趣的模仿著杜鵑與夜鶯的叫聲,總教人興味盎然。而近年來,總有人誤以為在中南部被控訴噪音擾人的夜鷹就是夜鶯。
就好像馬勒《少年的魔號》之「高度理解的讚美」中杜鵑與夜鶯的比賽歌唱。杜鵑單調的布穀、布穀鳴叫與聲音悅耳動聽的夜鶯,在馬勒歌詞中因杜鵑的狡猾請驢子當裁判,聲稱驢子有著大耳朵能聽得更仔細,結果音痴的驢子最後卻把優勝判給了杜鵑。這如同將夜鷹比作夜鶯一樣地,大概會令夜鶯忿而提出抗議吧!
多人會誤以為夜鷹就是夜鶯,緣於其音同吧!夜鶯nightingale為歌鴝屬的一種鳥類。與其他鳥類不同,是少有的在夜間鳴唱的鳥類,其聲甜美婉轉,故俗名夜歌鴝。而夜鷹nightjars為夜鷹科鳥類,同樣在夜晚鳴叫,但其單音節的「追~追~」叫聲,彷彿初學弦樂器的稚童,用力扯著弦所發出的單調音節,在靜謐空靈的夜晚,忽起忽落的起伏著,睡意也就在寤寐間擺蕩。
之前在借宿的台中朋友家,終於領教了夜鷹失眠曲的滋味。但不知傳唱69年之久的「夜來香」歌詞中「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悽愴」,其中悽愴的夜鶯啼聲是否就是夜鷹呢?若是,那麼歌詞中另一段「我愛這夜色茫茫,也愛這夜鶯歌唱」,會是夜鷹嗎?以民國32年上海的時空背景,也許詞曲創作者黎錦光只是套用一般熟知的夜鶯而已吧。
夜鷹古名為「蚊母」。一般認為夜鷹的名稱源自於日本的「よだか」直譯為夜鷹沿用至今。蚊母之名乃因此鳥出沒於夜間,常張著大口捕食飛行中的蟲類,古人於夜裡昏暗的光線下誤以為其張口而蚊出,每作一聲,則蚊子群出其口,故名蚊母。唐代李肇記述曰:「江東有蚊母,亦謂吐蚊鳥,夏則夜鳴,吐蚊於叢草間。」
夜鷹羽毛黃褐色交雜有極佳的隱蔽色,眼大、呈紅寶石般光輝,白天常閉眼,腳短無力,難以行走,因其羽翼長而尖,於夜間展翅飛行時如鷹,其嘴短且嘴裂闊,口腔巨大,常被形容為外形醜陋,啼聲擾人,真是不討人喜歡的鳥類,但也因此不會被人類捕捉,,逃過一輩子在鳥籠裡度過的命運,這該是牠最慶幸的事了。
日本早期作家宮澤賢治寫過一篇感人的《夜鷹の星》:「夜鷹其實是一種非常醜陋的鳥類。臉就像是被味噌給糊上去般,到處斑斑點點。凸出的鳥嘴呢,則是又扁又寬,幾乎要裂到耳朵邊。至於腳呢,簡直就像老人般的舉步蹣跚,笨重的連一步也踏不出去。雖是蜂鳥與翠鳥的哥哥,其醜陋的樣子卻常被其他鳥類欺負,又被老鷹強迫要改名,即使向太陽星星許願也不被理會。只有每晚不停在夜空中飛翔,牠常常覺得自己很醜且很自卑,也為了吃很多蟲而難過,漸漸地牠對生存產生了絕望,後來他選擇變成一顆星星,但是沒有錢和地位是被星星所瞧不起的,所以牠很努力很努力的飛,終於燃燒了自己變成了一顆星。」真是可憐的童話故事呀!
唐‧本草拾遺曰:「蚊母,此鳥大如,黑色。生南方池澤茹藘中,江東亦多,其聲如人嘔吐,每吐出蚊一二升,夫蚊乃惡水中蟲,羽化所生。而江東有蚊母鳥,塞北有蚊母樹,嶺南有蚊母草,此三物異類而同功也。」
台灣也有這3種生物,被稱作蚊母的台灣夜鷹為普遍的留鳥;蚊母樹為金縷梅科植物,台灣分布於恆春及蘭嶼,為稀有喬木。蚊母樹其名由來,傳說為其葉子容易受某類昆蟲寄生產卵而形成「蟲癭」,當蟲癭裡的幼蟲羽化後飛出時,恰巧被人發現,誤認為此樹會招來蚊子,因而稱為蚊母樹。
而蚊母草為玄參科婆婆納屬的草本植物,台灣稱為「毛蟲婆婆納」。因此種植物的子房往往被蟲寄生形成蟲癭而腫大,名稱由來與蚊母樹同。其果桃形,又名仙桃草。常生於平野、稻田等水濕處,四處可見。「婆婆納」舊名破破衲,為救荒植物。明‧徐光啟所著的《農政全書》中記載:「破破衲。不堪補。寒且饑,聊作脯;飽暖時,不忘汝。救饑:臘月便生,正二月采,熟食。三月老不堪食。」
古時此類野菜名稱頗多怪名,如:清‧袁枚著的《隨園食單》中的〈野菜譜〉就一堆怪名字:菜譜〉就一堆怪名字:「四明有雪里紅,雪深諸菜凍損,此獨青。又有破破衲、抓抓兒、絲蕎蕎、板蕎蕎、豬殃殃、油灼灼、看麥娘、燕子不來香、燈蛾兒、天藕兒、狗腳跡、貓耳朵、雁腸子、老鸛筋諸菜名。」這些怪野菜名,若能探究出來源因由,將會是很有趣的典故呢!
在過去的時代,人們雖然缺乏科學的驗證基礎,很多名字是在共同生活底層的經驗裡蘊釀而成,那裡面有許多的故事或共通的記憶。那些還藏在人們心裡的名字,在未被科學定義以前,也許具有一種浪漫的畫面或帶點矇矓的煙塵與香芬,也許那樣的漂浮不定,才存在著生命的想像空間與真正被呼喚的意義。
命名就像一場結婚儀式,戀愛總是在命名還來不及發生的時刻。
※ 本文轉載自 得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