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材反空污 港和國小老師劉育豪要找回「高雄藍」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多元教材反空污 港和國小老師劉育豪要找回「高雄藍」

2015年06月10日
本報2015年6月10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如果有一天,我們呼吸的空氣需要購買才能吸得到,你會買嗎?」2014年底,當高雄再次進入天空灰濛濛、空氣品質閃紅燈的冬季,港和國小老師劉育豪與三年二班的小朋友開始了一場猶如動畫電影《羅雷司》(The Lorax)追求希望和改變的行動。

幾年前,劉育豪開始注意到高雄的空污議題,他發現教室裡的落塵非常嚴重,開始思考如何透過課程規劃,讓小朋友認識周遭空氣污染的問題。他解釋,「在所有的環境污染問題中,女性和孩童是最容易受到危害的族群,對小朋友的影響更大。」因此,希望在課堂讓班上的小朋友對空污有所了解和行動。

看《羅雷司》,空氣為何變成有利可圖的商機?

「小港是高雄市空氣品質最差區域的前幾名,會不會有一天,高雄人除了提桶子去買水外,還要像電影中的人們那樣,花錢買新鮮的空氣呢?」

劉育豪播放環境電影《羅雷司》,並跟小朋友討論,為什麼空氣會變成一種有利可圖的商機?

電影《羅雷司》中,因為樹被人砍光了,純淨空氣成為商品。圖片來源:Lorex影片截圖。

電影《羅雷司》中,因為樹被人砍光了,純淨空氣成為商品。圖片來源:The Lorex。

另一個與高雄市婦女分享反空污行動的場合,他說明高雄市空污嚴重的肇因是過往的政策,過去台北曾經工廠林立,空氣品質比高雄差,在政府決定將重工業移到高雄後,1995年高雄和台北的空污品質曲線出現了黃金交叉,從此高雄受揮之不去的工業污染所害。相關的數據也反應在中南部女性得肺線癌的比率高,以及高雄居民的平均壽命較台北短。

家住鼓山的劉育豪說,每天早上上班前,都會往南朝學校方向望去。他仿效台大教授詹長權所提出的玉山指標,把高雄最高的大樓「八五大樓」當成他的空品指標,只要看不見八五大樓的頂端,當天小港的空污就很嚴重,不僅學校落塵大,對小朋友的影響更嚴重。

要怎麼做,才能停止空污?

為了讓小朋友認識周遭環境的空氣污染情形,在課堂上他們做了什麼呢?

首先,透過學習單讓小朋友觀察居家生活中的落塵,簡單的使用膠帶反貼,放在家中連續數日,就發現膠帶上累積了相當多的落塵。

他還邀請科學老師拿顯微鏡來讓小朋友看污染微粒,以及到學校附近的小港空氣監測站,去了解環保局人員操作空品監測的情形,小朋友對於空污的概念更加深刻。

不想只停在知道,還要有所行動。劉育豪參考故事繪本《如果我是市長》,請小朋友寫下如果我是市長想要做些什麼事,效法故事中,巴西的小朋友如何影響政治人物去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劉育豪在教室用不同的教材教小朋友認識空污和行動。攝影:李育琴。
劉育豪在教室用不同的教材教小朋友認識空污和行動。攝影:李育琴。

有的小朋友說,她想要改善空污,也有人要改善停車問題等等,而空污是當中許多小朋友想改善的事。於是,全班開始討論要怎麼做,才能防止空污?

三年二班的小朋友們得出的結論是,要減少工廠、減少汽機車使用、少用塑膠袋、要種樹、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以及多騎腳踏車。

因此劉育豪開始請小朋友思考,對於這些方法,自己實際上能做到的程度有多少,並在假日統計自己使用的塑膠用品數量,嘗試減少使用。

不過根據小朋友自己做的統計,要在生活中不使用塑膠用品,還是很困難。劉育豪說,因為習性問題,即使是大人也很難完全做到,不過有些小朋友確實成功少拿幾個塑膠袋。因此,「人試著去改變的話,還是可以做到的。」

表演行動劇,影響學校其他小朋友


小朋友演出反空污行動劇。攝影:李育琴。

一連串課程下來,小朋友對空污和反空污的行動有了概念,也希望影響校內的其他小朋友。他們決定演一齣「塑膠公主」的行動劇,劇本和角色都由小朋友自己構想,在全校朝會時演出,透過10分鐘的短劇,讓其他小朋友知道,空污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但透過自身的行動可以改變。

2014年11月,港和國小和左營的文府國小參與了地球公民基金會的升空污旗行動,根據他們的統計,11月記錄的空品資料,20個上學日中,PM2.5指標達到或超過第4級(濃度大於35μg/m3)的情況,小港有12次、左營有11次。

劉育豪說,每到要升空污旗時,雖然小朋友都很開心地去升旗,但是卻也代表著這一天他們必須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不讓需要多運動的孩子在外面活動,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個兩難的處境。

港和國小雖非緊鄰著工業區,但港和國小校長李致誠表示,空氣污染是看不見的,因此小朋友和家長平常並不會特別注意,只有氣喘的小朋友明顯感受得到。學校舉辦了中年級設計反空污口罩比賽,把得獎的作品製作成口罩,發送給家長和小朋友,希望提醒他們注意周遭空氣污染的問題。在三年二班同學演出反空污行動劇的這天,校長也將口罩發放給孩童。

港和國小學生設計的反空污口罩。攝影:李育琴。
港和國小學生設計的反空污口罩。攝影:李育琴。

就如《羅雷司》電影最後,眾人在小男孩和一棵種子的啟發下,挺身對抗貪婪的企業,關心起自己周遭的環境,劉育豪說,高雄是個很美的城市,但也是石化重鎮,這些污染產業造成了高雄總有半年看不見藍天,希望透過民眾意識的提升,對空污問題的了解,讓污染產業離開高雄,「還我高雄藍」。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