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華北平原的水資源衝突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黃河:華北平原的水資源衝突

2015年08月27日
作者:David A. Pietz(亞利桑那大學環境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席)

在1992年那個酷熱乾燥的8月,河北省白芟村和河南省盤陽村的村民發生了衝突。雙方隔著漳河對罵並互相投擲爆炸物——漳河是灌溉系統紅旗渠的源頭,也是河北河南兩省的邊界。

事發前一天晚上,70名白芟村村民涉入漳河修築攔河壩,要把漳河水引到他們的農田裡。盤陽村村民聽說此事立即糾結隊伍把築壩者趕走。兩天后,白芟村村民穿過漳河進入河南地界,並用爆破的方式阻塞了一條向盤陽村農田引水的水渠。

黃河。圖片來源:Teruhiro Kataoka。CC BY-NC-ND 2.0

圍繞水資源的爭奪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地方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在紅旗渠發生的這些爭鬥有著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氣候、地理和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動20世紀90年代華北平原水資源衝突不斷升級。

20世紀60年代早期紅旗渠建成之初,水量十分豐富。紅旗渠是大躍進時期水利工程樣板項目之一,並被政府視為大型地表水利項目的典範。然而,20世紀80年代之後,上游取水灌溉活動和當地工業活動大大加劇了下游地區的水資源爭奪。

村子間的爭奪是華北平原水資源緊張的早期預兆。後毛澤東時代的改革措施增加了水資源消費和水污染,而中國三十年的經濟大發展更是將華北平原推到了生態極限的邊緣。政府不得不採取大規模水域間調水等激進措施,以維持表面上的生態平衡。

年可用水量從1956年的419億立方米下降到2000年的325億立方米。年人均可用水量從1952年的735立方米下降到2009年的302立方米,而水資源消費卻急劇增長。20世紀80年代以來,家庭水資源消費量上漲了150%,到世紀之交時中國已經面臨著嚴重的地區水資源困境。

隨著工業發展、城市擴張以及農業生產強度的飛速提高,如何在黃河河谷地區和整個華北平原有效地分配已經不足的水資源成為了關鍵問題。

從經濟角度考慮,政府可以通過水資源分配維持各行業的發展,但數據也表明,新世紀之初農村地區日益頻繁的騷亂源自對淨水分配方案的不滿,給社會穩定投上一層陰影。

只有從歷史的角度,我們才可以透徹理解中國所面臨的水資源挑戰。華北平原此前的文化選擇和客觀現實仍決定著當前和未來的局勢。即便是在毛澤東時代(1949-1978),儘管當局曾試圖大規模開發華北平原水資源(即在很多人看來的「與天鬥」),水利開發的方式和目標仍是由幾個世紀之前的模式所決定。

華北平原一直是中國生態最脆弱的地區。與南方相比,這裡的降水較少,並且主要集中在夏季的幾個月份。在這種氣候條件下,當地群眾深受大規模洪水和飢荒之害。黃河自其中游開始便卷攜著大量淤泥,塑造了華北平原地區的人居生態。華北平原還是中國維繫國家和王朝運轉的重要糧食產區,全國將近一半的小麥以及三分之一的玉米和棉花都產自這裡。全國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華北平原。

長期以來,國家一直都在試圖管理華北平原生態,連續數個政權都投入了大量資源用於防控洪災。中國的封建王朝也曾試圖通過建立官方糧倉並在飢年放糧賑災的方式緩解水資源缺乏造成的經濟混亂。時至今日,保障糧食安全仍然是中國領導人關注的一個根本問題。

1949年之後,中國領導人在蘇聯式的大規模、高科技、中央控制的資本密集型項目與毛澤東偏愛的強調小規模、本土經驗和管理、大規模動員和自力更生的農業生產方式之間不斷變換,對中國的水資源造成了特殊的影響。

毛澤東激進的水利開發措施有利有弊:大規模動員創造了標準的灌溉系統,但較差的排水系統和對水資源儲備的過度開發也破壞了土壤的肥力。雖然發展後的灌溉系統的確提高了農業生產力,並有助於滿足不斷擴大的人口對糧食的需求,但長期的結果卻是對水資源的過度開採。

如今,中國飛速的經濟發展大大提高了對能源和水資源的需求。工業發展、城市化和農業生產結構的改變都加大了對水資源的需求,而中國的政治領導人也深知,水資源的枯竭和水質的惡化都有可能造成社會不安定。在某些前蘇聯國家,環境運動引發了更大範圍的改革運動。中國要做出艱難的權衡——如何才能向鄉村地區提供足夠的水資源以保證農業生產和社會穩定,同時還要向工業部門提供足夠的水資源以維持經濟增長。

幾個世紀前的做法決定了今天中國的水資源管理措施。例如,此前歷代對黃河流域溝渠的持續投入給中國的水利規劃者們留下了一個難題。一方面,大規模工程——例如宏大的南水北調項目——對於目前當政的共產黨領導人來說仍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水資源分配和污染都催生了對水利工程的反思,並推動了向需求管理的轉變。明顯不同於以往的一點在於,今天的中國已經融入全球貿易網絡,這使中國的資源挑戰成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