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醜蔬果翻身 台大生募資建「格外品」推廣平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助醜蔬果翻身 台大生募資建「格外品」推廣平台

2015年10月13日
本報2015年10月13日台北訊,林睿妤報導

「本來跟農民說,這一批我們會拿來做果汁、果醬,所以醜一點沒有關係。沒想到拿到蔬果時,真的有嚇到,心想『這實在也太醜了吧!』」談起與「醜蔬果」親身接觸的經驗,台大學生戴劭芸說,在農地裡看見的蔬果樣貌,常常超乎想像。

因為修習學校開設的創業與創意學程,七位來自台大農、社、商、管領域的學生組成「醜蔬果大翻身」團隊,企圖為「不為市場所容」的格外品發聲。今年8月,團隊成功在flying募資平台集資新台幣約11萬元,接下來將陸續推出電銷平台,販售農產格外品。

在市場看到裂開、有疤的地瓜,你會選擇購買嗎? 圖片提供:醜蔬果大翻身團隊。

如何銷售無法進入市場的農產品?

決定以格外品為題,源自法國超市Intermarché在2014年推出的「醜蔬果計畫」(Inglorious Fruits and Vegetables)——為奇形怪狀的蔬果拍宣傳照,製造出個性形象,再搭配折扣優惠,成功讓「不正常」的蔬果銷售一空。

國外陸續有許多格外品的相關討論及案例,在台灣仍算少見,「這些明明都能吃,為什麼沒有賣?」帶著疑惑,團隊開始發想如何為格外品另闢市場。

在台灣,作物收成後,農夫會將農產品分級,送至相應市場,例如送往生鮮市場、或做加工,剩下來找不到銷售通路的,通常就稱為格外品。「其實有些農友已經建立完整的銷售計畫,」團隊成員台大經濟系四年級同學林宜蓁表示。由於團隊期望與採用有機或友善耕種方式的農友洽談合作,在探訪過程發現,從事新型耕種、產銷型態的農友已開始想出解決之道,有農友早已規劃好各等級農產品的去處,例如烘乾地瓜、磨成粉末做飲品。針對這些有「機會」用不同方式處理產品的農友,其實他們不太有「格外品的煩惱」。

但對大部分的農友而言,格外品還是難以處理,大多以自食、贈送給街坊鄰居,或者以一公斤一元的價格出售,用作飼料或堆肥。而團隊目前提出的計畫則是直接販售格外品生鮮、以及加工品。讓這些原本不能販售的格外品,進入新的市場。

談及如何為團隊販售的「醜蔬果」品質把關,戴劭芸表示,首要標準當然是可以吃,像是長「腳」、外形像薑的地瓜,只是造型獨特,味道一樣好;但如果是有受蟲害,例如被甘藷蟻象咬過,地瓜就會變臭,難以下嚥,因此不會販售;至於綠色的馬鈴薯,雖然有農民說泡過醋之後就可以吃,但搜尋更多資料後,發現毒素不一定能完全去除,就沒有收購。經過多次的溝通、品質確認,目前已有三個固定與團隊合作的農友。

沒有預想過的困境是‧‧‧‧‧‧

計畫募資成功一個月餘,除了加快回饋品製作的速度,團隊也正思考下一步。「生鮮真的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做法」,原本團隊發想的運作方式是透過電商平台,讓消費者直接向農民訂購格外品,並直接配送到消費者手上。然而目前物流運費幾乎和農產品價值(收購成本)相當。

團隊在校園擺攤,推廣農產格外品。圖片提供:醜蔬果大翻身團隊。

林宜蓁直言,計畫推行過程,就有農業前輩給予建議:「這個收益很少,你們確定要做?」隨著執行遇到的困難越多,真的「醒悟」到這些事情沒有被推行過,真的就是有其困難之處。

戴劭芸補充,開始推動計畫時,身邊朋友的回應幾乎都是「好有意義」、「好酷喔」等正向回應,但自己與農民接觸獲得的反饋常是,「喔,那妳就試試吧,」顯示農民其實並不期待真的可以從格外品身上獲得收益,甚至在他們的觀念中,「這些東西就是不要的」,是被消費市場淘汰的。這兩端之間的落差讓她體認,「應該要更腳踏實地,」思考是否真的能「靠這個活下去」。

醜蔬果要翻身 先重新定義「食物」

雖然以格外品為號召,應可去除消費者對生鮮品質的部分質疑,但戴劭芸解釋,實際運作起來卻不是這樣,「消費者會覺得我付了這個錢,應該會獲得這樣的品質。」

對獨立於市場的格外品,每個人的認知歧異就會更大,消費者常會覺得不符預期。

戴劭芸進一步說明,尤其根據團隊擺攤販售格外品的經驗,發現長久以來上市場看到產品再購買的習慣還是深植人心,且必須由團隊介紹格外品的意涵,甚至協助釐清產品是否無虞。要如何在網路電銷平台販售同時,讓格外品與消費者的想像達成一致,是團隊未來執行重點之一。

作者

林睿妤

念過森林,見過幾次微光透入林子的魔幻場景。現在覺得世事不能勉強,但願還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