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星星銀幣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星星銀幣

2015年11月15日
作者:海德瑪麗.施維姆(Heidemarie Schwermer)

海德瑪麗.施維姆與《不花錢過生活》的製片人賴‧哈爾沃森。攝影:Martin Bruckmanns© Dalchows verden / EiE

星星銀幣

很久以前有個善良的小女孩,父母雙亡,貧窮困苦,沒有房子可住,沒有小床可睡,除了身上的衣服以及手裡一塊好心人送的麵包之外,一無所有。由於她舉目無親,無人可以依靠,只好四處流浪。小女孩在路上遇到了一個窮人,窮人對她說:「啊,可以給我一點東西吃嗎?我肚子好餓呀。」小女孩把麵包給了他,然後繼續邁開腳步。

這時來了一個小孩,啼哭道:「我的頭好冷,可以給我東西包住頭嗎?」小女孩摘下帽子送給他。她又走了一會兒,遇見了另一個小孩,衣不蔽體,凍得發抖,於是她把自己的外衣給他穿。後來有人要她的裙子,她也給了。最後小女孩來到一座森林,夜幕低垂,伸手不見五指,這時又出現了一個人,跟她要襯衣。小女孩心想:「夜色這麼黑,沒人看得見妳,把襯衣送給他也沒關係啊。」於是她脫下了襯衣,同樣送給了對方。

她現在身無衣物,什麼都沒有了。忽然間,夜空上的星星紛紛落下,變成了亮晶晶的銀幣。雖然她把自己的襯衣給了別人,但身上很快又出現了新衣服,而且是上等的質料。小女孩撿起銀幣,從此過著富裕的生活。

放手

什麼也沒有改變。我從小就知道除了生活的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童話裡往往蘊含深意,總能讀到如何克服不公不義,以及良善最後贏得勝利的故事,例子不只有〈星星銀幣〉。我從陪伴我、幫助我的故事中汲取力量,鼓起勇氣,自然也因此受人訕笑,老是聽見人說:「妳的公主和精靈又來了。世界不是這樣的,妳好好張大眼睛看清楚,到處是災禍、痛苦和疾病。妳逃入了一個不真實的世界。現實是殘酷的,而我們無力改變。」

什麼也沒有改變!我到現在仍不時聽見這句話。世界不是這樣的,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後面往往又接著:「是啊,或許妳可以吧。妳又不必承擔責任,一個人獨立自主,所以能過這樣的生活。反觀我們,卻必須適應環境,賺錢謀生。」

是的,我十分篤定童話裡深蘊真理,告訴我們,世界是美好的,充滿了驚奇。童話中處處隱含著象徵,只要留心,很快能發現故事其實反映了現實。善與惡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巨人、魔法師、女巫和侏儒,公主、精靈和皇后,全屬於人類的潛意識。每個人都有力量形塑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也有能力加以改變,重點只在於是否走上了正確的路,就像〈星星銀幣〉這個童話一樣。

小女孩送出了一切,對當下每一刻保持開放的心態。她行走在世界上,目光晶亮警醒,領悟到不少事情,與其他躲在世界一隅,只繞著自己打轉,從來不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情的人不同。我們在日益狹隘的界線之內凋零枯萎,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瑣事上。

「我們到底該怎麼做?」經常有人問我,「難道要像〈星星銀幣〉裡的小女孩一樣,放下一切,流浪在外,把自己所有東西都送人嗎?」不可以只擷取字面的意義。但是,我們確實應該放下,切割掉掌控一切進而造成限制的規則,尤其應該拋棄不適合我們的規定。換句話說,沒有一條路能阻礙我們反覆思考自己的存在,重新定義爭執與不快,並從中找出教訓。結果並 非一蹴可幾,而是一步步循序漸進。

這麼做可能會很辛苦,我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我曾經希望當個老師,因為我喜歡小孩,希望發揮創意教導他們。後來我退出了,因為不適合我。幾年後,我又再度退出,引起家人與朋友撻伐。他們不諒解我的決定,責問我怎麼膽敢拖著兩個孩子這麼做,一點保障都沒有!沒有人願意聽進我聲嘶力竭說自己若再如此生活下去一定會生病,他們認為寧願生病,也比沒有保障好!

我從不後悔自己得到了自由。雖然我的方式未必適用於所有的生活境況,但至少可以帶給他人勇氣。

曾經有位男士從其他城市來找我,他正面臨人際關係危機,內心十分混亂,生活也陷入了瓶頸,無以為繼。他覺得自己被一位女士誤解,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我們一起努力找出他內心真正的渴望,很快發現他其實希望擺脫至今為止的生活,只不過提不起勇氣,所以給自己找了幾百個藉口。最後我告訴他應把眼前的狀況視為轉機,藉此放掉不適合的一切。「那位輕蔑你的女士,事實上是送給你的禮物。透過她,你才有機會發現生活出了問題。收下這份禮物吧,再從中去找出意義。」 他從我們的對話釐清了一些事情,或許有機會成功走上自己真正的路。

新的價值觀

形塑我們當代意識型態的價值觀是最近幾個世紀才形成的,尤其強調理性,在時間的洪流中,排擠了與本能和感受有關的一切,若是比他人更有洞見、更加敏銳,反而往往會受到無情的迫害。在現今時代,有勇氣大膽進行實驗,思路不同凡俗,摒棄普世價值體制的人,仍舊需要對抗他們在別人身上引發的怒氣與不快。

我曾經對一群老太太演講。這不過是她們多年來聽過的其中一場演講,一邊聽,一邊喝咖啡聊天,然後回家休息。演講對她們而言只是閒聊的一部分,由兩位社工人員負責統籌講者與主題。十年來,演講內容從未引起騷動,始終平和結束。

但是這次有所不同。我才剛開始說明自己的行動背景,聽眾中就傳來異議。我感覺失去自主權,所以反應有點激動。老太太們也越來越浮躁,忽然之間,有位老太太摀著胸口,大口喘氣,一位社工趕緊送她回家。大廳裡喧嘩吵鬧,她們高聲責罵我,我試圖幫自己辯護,卻只是白費脣舌。我壓根兒不知道究竟是哪一點激怒了這些老太太,讓她們對我如此生氣。

奇怪的是,兩位社工不認為這個晚上的演講以失敗收場,反而很高興老人家終於有一次積極參與了演講。我們一起釐清引發她們氣憤的真正原因,最後得出一個解釋,結果與價值觀不無關係。老太太們歷經了戰後滿目瘡痍的廢墟時期,靠著自己的力量,投注許多心力才得以
存活。許多人在當年失去所有家產,必須從頭賺取一切。她們親身經歷過匱乏與貧窮,所以特別不喜歡我推動不要花錢過生活的想法。由於我的動機不是源自於固有的價值觀,而是創造新的價值,她們沒辦法而且也不願意了解,甚至可能因此想起了當年的痛苦,想起自己發誓不要再經歷同樣的困境。她們傾注一切保護新的財產,如今我這個人憑空出現,蔑視她們珍重的事物,所以感覺受到了我的威脅。在她們即將步入人生終點之際,不想要再聽見什麼新實驗,掌控了自己大半輩子,沒人有資格告訴她們這樣做不太對。

或許我的口氣也不對,或是有點急躁不耐。我覺得很遺憾沒有辦法與她們平心靜氣討論,畢竟我從與他人交換經驗與觀點中受益良多。我下定決心,未來在措詞與表達上要更加謹慎寧願事後回答許多問題,也好過擲地無聲。


《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書封。圖片來源:我們出版

《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

作者:海德瑪麗.施維姆(HeidemarieSchwermer)
出版社:我們出版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ISSN:9789869125246

提供人生及這個失衡的世界另一種答案……

海德瑪麗.施維姆是德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她擁有15年小學教師資歷,之後還成為開業的「完形治療」心理諮商師,但為了兌現小時候對自己的承諾,她一再主動離開安逸去尋找生命的答案,全力推動一個「付出」與「接受」得以平衡的社會,最後還一舉顛覆人類追求安全感的本能,將自己所有的金錢、財產分送給人,20年來不使用貨幣生活。過程雖然餓過肚子,還得長年從事清潔打掃或是幫人家顧房子的「低階」工作,然而,她的理想卻在其中逐一實現,並得到了她夢寐以求的自由與富足……

※本文擷取自《無窮奶奶的富足人生》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