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讀大學時,住在宿舍,一夜風雨交加,門窗被吹打的咆哮不安,她一人獨坐,不知為什麼,浩爾〈Locksley Hall〉這一詩句,一遍又一遍在她腦中響起,並漸漸發酵。青青年齡,對海沒有經驗,迫切的嚮往著海,迷醉著海,幻想著海。狂熱過後,慢慢成長,一九四一年,凝結成她的第一本書,「海風之下」,圓了一個少女的夢。
一九六四年,卡森五十七歲,有名有錢,有全世界的尊敬,但已失去了健康,乳癌、心臟病、風濕,把她摧殘的萎弱不堪,每天坐在輪椅上,忍受著刻骨的痛苦,但澎湃的愛心,卻一如少女時的熱切,在遺囑中,要她的親人在她葬禮中宣讀艾特略〈T. S. Eliot〉的詩句:
「江河在我們之內
海洋圍繞我們
陸地邊緣是海,花崗岩
伸展到岸邊
被舉起,摔落
告訴著創造者的歷史
海星,鱟,鯨的脊椎骨
潮間池,供獻
人類的好奇─
那些纖弱的水藻和海葵。
…………………
海有很多語言……
…………………。」
同年四月,卡森逝世。
瑞秋‧露易絲‧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出生于一九O七年五月,在美國東北部賓州的一座小鎮,七年前他父親從匹茲堡搬來,買了僅有六十五畝的田莊,有幾頭牛和馬,有幾十隻雞和鴨,還有一大片林地。卡森幼年就在林中跑來跑去的生活著。春的煩惱,夏的炎熱,秋的蕭颯,冬的大雪,各種顏色和感覺,一一的刻入了她成長的年輪。受了母親的影響,她喜歡詩和音樂,三歲的時候,母親就教她認字,從懂事起,就要做一個詩人。十歲的時候,在兒童刊物「聖誕老人」發表了第一篇文章,贏得一面銀牌,若干年後,她說:「在我近年來所得的獎章中,沒有一件比那塊銀牌更使我興奮。」十一歲的時候,在同一雜誌上發表了篇文章,賺得三塊錢稿費,她常說:「十一歲時,我已是職業作家了。」
小學時代,卡森是一個寂寞的女孩,很少同年齡的朋友,老師們卻都喜歡她,她有時缺課,一個人在林中、在溪邊,與草木魚蟲打交道,或者躺在草地上做白日夢,她夢的不是社會圈的飛黃騰達,是才智上的獨立和成就。中學畢業後,她進入賓州女子大學,理所當然的選了文學系,她仍不停的寫作,並參加了文藝俱樂部和校刊的編輯委員會,這時她最好的朋友是教她作文的克羅芙〈Grace Croff〉教授。二年級的時候,她選了門生物課,科學的知識,實驗室的觀察,給了她另一種啟示和喜悅:鳥如何飛?昆蟲如何唱?花為什麼有紅有紫?秋天樹葉為什麼凋謝?那個年代,一般認為文學和科學是不相容的兩個極端,她喜歡文學創作,又迷醉于科學的神奇,何去何從,苦惱了很久,結果,三年級時轉入了動物系,並被選為「科學俱樂部」主席,文字創作一度中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