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每日處理塑膠料只有6.5公噸,與全港扔掉2,000公噸塑料相比,數字微不足道,但仁愛堂認真做好回收的品牌,卻是「回收膠料*不會棄置堆填區」的信心保證。資源再生中心沒了,反映的是什麼?
政府試圖要大家安心,上周發出新聞稿,聲稱中心「已成功協助社區建立穩定的廢塑膠回收網絡,加上現有和新增的環保推廣及教育項目已陸續推出,以及市場有能力吸納已分類的優質廢塑膠等因素後,雙方同意中心的工作可以有秩序轉移至社區與市場合作。」
說安心前,先來「死因調查」。「再生中心」位處屯門環保園,要從市區山長水遠運載膠樽等塑料入園,成本不輕。倘運送前沒做好壓縮,只消0.5至0.8公噸膠樽*,便足以撑滿一輛5.5公噸貨車,經濟效益再打折扣;若塑料收集者只送上「賤價」的雜膠料,「再生中心」更是每載一車,便蝕一車。
油價在過去一年大幅回落,塑料價格跟隨下滑,重挫回收業;加上中國經濟放緩,對回收品的需求減退,外憂內患,仁愛堂能苦撑到現在,已不容易,值得致敬。換個角度看,沒有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ECF)——公帑——的長期資助,仁愛堂這種運作模式,根本無法持續。真實世界其實很殘酷:「再生中心」雖說會多營運十個月,但其實只在頭四個月接收塑料,之後半年,要消化囤積的塑料存貨。一位做屋苑回收的業界大佬不諱言說,最近已停收屋苑塑膠:「在香港回收及打碎膠粒的成本,遠高於購買入口再生膠料,為什麼還要在香港收膠?」
看到這個局面,能讓人安心嗎?「回收的塑膠,會扔到堆填區嗎?」這個魔咒,恐怕還會繼續纏繞公眾,打擊回收意慾。仁愛堂撤出並非個別事件,而是全港低價回收資源困局寫照,背後有值得總結的經驗。容我拋磚引玉:
一、過去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對回收物有龐大需求。但外圍環境轉差,而且還極可能會持續,港府仍走放任業界打包出口的老路,根本無法持續。要開創新局,至少在土地供應上,要有承擔。以上文為例,20萬呎的回收場最近被業主一下子加租8萬元(加4成),難以支撑。他說政府不重視回收產業,沒有在土地上作出長遠支援,「政府不必減租,能提供長年期的租約,業者才敢投資,把塑料再造成高價原材料出售。」
二、在自由市場中,大家只看價格,不理價值,低價物料注定葬身堆填區。生產者責任法規,就是要求生產這些膠樽的飲品大戶,不再躲到暗角,而是走出來承擔相應的減廢及回收責任,減少資源浪費,同時減輕回收業者的成本。可惜相關政策的環保部門步伐緩慢,令問題雪上加霜。
三、廢物按量收費的法案,是推動減廢及回收的火車頭法規,但因着立法會的當下形勢,要延至9月選舉後,才會推上立法議程,意味塑料危機,不會一時三刻能夠紓緩。
再說一遍,全港每日棄置的塑膠廢物逾2,000公噸,佔都市固體廢物的1/5,我們可輕易地把矛頭指向政府,但作為綠色公民,絕對應該做好減用即棄塑料和清潔回收的本份,那就更能理直氣壯,要求政府加快正視問題。
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