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職人誌】開發無塑好點子:洪平珊與她的小事生活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人物

【綠色職人誌】開發無塑好點子:洪平珊與她的小事生活

2016年05月08日
作者:許靜娟(自由撰稿人)
※ 編按:有過這樣的時刻,點遍人力銀行網頁上的工作內容,仍無法做出讓自己願意付出人生光陰的最好選擇。輾轉多年,因著努力、還有些機緣巧合,才終於有了立足之地。但是,偶爾心中仍冒出迷惑,是不是還有其他可能?本月開始,綠色人物新單元將介紹多位從事不同以往工作形式的人物故事,可能這些新嘗試我們都還陌生,也還不一定可以將它稱為「產業」,至少在這一刻,這些選擇在實踐自己對生活想望同時,也考慮環境的職人們都還正在思索著,該怎麼繼續走下一步。

當塑膠製品大舉攻佔生活,塑化劑、塑膠微粒等物對環境或健康的風險也日漸受關注,除了擔憂,其實還有其他出路。「不逞強無塑運動」實踐者、人稱阿好的洪平珊,除了自己力行減塑生活,兩年前創業成立「小事生活」公司,推廣多種取代塑膠原料的生活用品給更多人認識。

最開始,阿好只是為了「改變生命」。本來擔任電影行銷工作的阿好,在30歲生日前後,獨自一人、山海為伴,從花蓮徒步走到屏東。那幾天的獨處讓她省悟,主流都市的生活方式不是她要的。離職後某日,她在書店看到《環保一年不會死》這本書,透過作者的分享,發現原來只要用心關注生活裡每天發生的細節,生命中的人際關係、工作、情緒、健康,有可能就此全部翻轉。

2013年,阿好在澳洲打工度假期間,受到美國「我的無塑生活」(My Plastice Free Life)發起人Beth Terry的啟發,決定開始「改變生命」,她每天拍照記錄自己製造的垃圾量、上傳臉書,這才發現「原來衣服、茶包…都是塑膠做的!」。她曾因為堅持無塑理念而忍耐、壓抑想吃洋芋片的念頭,最後忍不住衝到超市買了一堆洋芋片回家,卻一點也不開心。她反思「這跟減肥有什麼不一樣?」,於是決定不要勉強自己,而是透過「不逞強」的方式慢慢減塑。

沒有理想工作 就創業吧!

2014年,阿好回到台灣,立刻面臨「接下來要靠什麼維生?」的難題。她心目中對「理想工作」的標準是希望對人友善、對環境友善、不壓榨他人也不被壓榨,然而主流職場上現有的工作與雇傭關係,都不符合。

她發現自己根本「沒有選擇」。既然如此,就自己創造選項。

阿好本來想開一家無塑背包客棧推廣生活理念,不過冷靜考慮後,發現自己和老公都不是好客的人。來來回回地想,她決定成立「小事生活」,推廣、販售無塑產品,同時也分享她的無塑生活理念。對身為文學背景、個性帶著些許理想化的阿好而言,與其說創業是經過理性計算、成本效益評估的決定,更像是基於直覺、想嘗試找一條符合天賦又能友善環境的獨立生活方式。

小事生活在市集擺攤,向民眾介紹各類不使用塑料製成的生活用品。圖片來源:洪平珊。

小事生活在市集擺攤,向民眾介紹各類不使用塑料製成的生活用品。圖片來源:洪平珊。

透過不斷思考 小事生活逐漸成形

最開始阿好跟媽媽借了30萬的創業基金,以從澳洲回來時,放在行李箱裡的幾隻竹牙刷為起點,再加上布衛生棉、不鏽鋼吸管、酵素潔牙液等商品開啟小事生活的營運。「這些都是我平常在使用的東西。」對阿好來說,小事生活是從自己對物品的認同感開始的,要賣什麼的邏輯很簡單──產品製程與材質盡可能友善環境、同時自己使用過、覺得值得分享的好東西。

關於通路,阿好反思現今的網路商業模式,在文案撰寫、品牌經營、透過便利物流鼓勵消費的過程本身,或許就是讓資源過度消耗的幫凶,且考慮到包裝、物流運送過程可能產生的環境成本,阿好一開始並不想主打網購模式,而選擇週末到處去市集擺攤販售,透過和消費者面對面充分溝通,讓每樣商品能夠遇到真正需要它的主人。

但她漸漸發現市集的舉辦頻率有限、每次南來北往也不敷成本,加上創意市集多半以手作、文創商品為主力,年輕人不見得會花錢購買日用品;若要主打消費者以家庭主婦居多的農夫市集,主辦單位又多要求商家附上有機認證,讓小事生活不得其門而入。

面對這樣的現實,阿好才逐漸將網路視為另一個接觸消費者的重要管道。銷售系統從最開始在「小事生活」部落格放介紹文章、讓有興趣的客人自己寫Email訂貨,慢慢發展成google表單,後來才有自己的網路商店。整個過程「要學會拍照、建網頁、做美編‧‧‧‧‧‧這些都是我一個人自己來!」

小事生活在攤位展示各類生活用品,邀請民眾實地感受不同材質的質感。圖片來源:洪平珊。

小事生活在攤位展示各類生活用品,邀請民眾實地感受不同材質的質感。圖片來源:洪平珊。

同時作為「販售者」和「永續生活實踐者」,阿好一直面臨許多兩難的情況。比如她一開始並不想提供貨到付款服務,「快遞員已經夠辛苦了,還要幫忙收錢、找錢,我不想成為剝削勞力的幫兇。」後來,朋友們從另一個觀點提醒阿好,有些老人或家裡有小孩的主婦,並不方便出門轉帳,才讓她慢慢接納這點。但仍不忘提醒客人,取貨時準備好零錢。

又比如出貨。她盡可能重複使用包材,不管是用紙箱、紙袋、回收報紙做防震保護、用再生紙列印出貨單、沒印到的空白處會撕下來,做郵寄紙箱外填寫寄件資訊的紙張使用,並鼓勵客人重複使用收到的紙箱、紙袋。「我們的客人很支持這個作法,有一次被物流自行加了塑膠袋,客人還寫信來客訴!」

這些堅持,佔據阿好不少時間。她仍然在探索什麼才是真正符合環保的商業模式,持續地問自己,「如果銷售、推廣的方式本身就是促成資源過度消耗的元凶,環保商品應該採用這樣的方式嗎?」

堅持,讓產品資訊透明

實踐無塑生活,讓阿好更開始思考每個生活用品從原料開採、製造、使用到丟棄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過,用這樣的標準檢視,許多商品的資訊都不夠透明。阿好希望從自己做起,盡量讓小事生活的產品資訊詳盡。因此,她會盡量拜訪生產者,或者要求對方提出相關書面證明。

她從澳洲帶回Environmental Toothbrush的竹牙刷,當時品牌商標示刷毛為生物可分解的四號尼龍,回國後,卻發現找不到關於四號尼龍的介紹,品牌商也提不出進一步的證明。開始覺得奇怪的她,想在台灣自行送驗,發現台灣沒有四號尼龍的樣本資料,至於若要檢測生物可分解性,不但要耗時半年,而且要花費30萬,這對借款創業、且尚未打平收支的阿好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花費!

後來,她側面從同業告知,該品牌在中國的代工廠表示,竹牙刷使用的有可能只是市面上牙刷最常使用的六號尼龍,她自行送SGS檢驗後(檢測生物可分解性的費用要30萬,但是,檢測是否為六號尼龍,只要幾千塊),發現果然如此!她維持一貫的誠實原則,公開說明、並接受退貨,同時向供應商溝通。Environmental Toothbrush也因而更改產品標示。經過這次風波,阿好更堅定地走向開發MIT竹牙刷這條路。

等待許久 MIT竹牙刷終於誕生

其實小事生活剛成立時,阿好就拜訪過一輪台灣的竹工廠,希望能開發出屬於台灣的竹牙刷,但過程並不順利。澳洲竹牙刷風波後,阿好再次燃起這個念頭。終於透過朋友介紹,她認識了同時也在開發竹牙刷的30年老工廠──元泰竹藝社接班人林家宏。兩人一拍即合。

小事生活並不是第一個找林家宏開發竹牙刷的業者,但其他人大多只想找林家宏代工,阿好則告訴他:「你要自己做品牌!」她不在乎牙刷上是否印有「小事生活」的字樣,更關心台灣有沒有人能生產出自己的竹牙刷,並且在市場上立足:「我只要養活自己,元泰要養一個工廠!光是在小事生活的銷售,不足以支撐這條生產線長久維持下去。」

元泰竹牙刷。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元泰竹牙刷。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和元泰合作開發一支本土的竹牙刷,對阿好而言,不只是多一項環保產品,更讓她認識台灣竹製產業的脈動,「我開始了解竹子的來源,季節、天候對竹子的影響;還有台灣竹工藝的沒落與再生。」一支竹牙刷的誕生,不只關於環保,也是竹工藝的新契機。

林家宏懂竹子,熟悉竹子的質地特性和原料供應,能夠充分掌握製程;阿好對於環境理念的堅持,則為整個開發過程提供想法。雙方合作,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為了讓竹子更耐久,一般竹材在做第一道蒸煮時會放藥,我就會問元泰,你可不可以不加藥?」懂製程的林家宏,認同這樣的理念,也願意進一步跟加工廠做溝通,改用蜂蠟和亞麻仁油去取代一般牙刷柄防霉所需的化學漆塗層;在天然刷毛的選擇上,則努力尋找比豬鬃毛更為軟硬適中、100%可分解的馬毛;同時推出尼龍刷毛的牙刷,讓消費者可以慢慢適應。

然後,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好像慢慢實現了

創業第三年,小事生活在商品銷售這一塊的收入仍然不穩定。與其說阿好在做生意,倒不如說,她是透過小事生活在分享一種生活價值。「很多客人愛聽我介紹商品,卻不見得會花錢買。」隨著小事生活逐漸為人所知,演講邀約倒也增加不少,這讓她重新思考,產品也許就只是小事生活和群眾的溝通媒介。

對她而言,創業最有趣的在於看到自己能夠全面性地落實無塑生活,透過這個過程更認識自己。之所以能堅持,依然與最初練習減塑有關。因為減塑,發現無法再依循現有的選項,就得嘗試去認識問題的根源、思考解決方法。

如今脫離單純消費者角色的阿好,覺得自己獲得了更多的資源、力量去發現新的選擇,能夠創造出來自己心目中的日用品,然後一次一次累積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而不再覺得自己只是被迫在有限選項下做選擇的受害者。儘管每天都面對很大的現實壓力,她腦子裡還是充滿著對於無塑新商品的點子,等著她去落實。

阿好仍然持續記錄自己每個月的塑膠用量,圖為她在2016年4月份的紀錄結果。圖片來源:洪平珊。

阿好仍然持續記錄自己每個月的塑膠用量,圖為她在2016年4月份的紀錄結果。圖片來源:洪平珊。

附錄 ‧ 觀點Q&A

Q:對你來說,會希望有更多人投入減塑物品的生產、通路等相關產業嗎?為什麼?

A:一定的,因為希望生活環境變更好。但希望是針對不同的產品,最好是讓消費者真的有很多很多選擇,而且是容易的。

現在其實很缺乏通路,如果有通路願意接受產品進去,就有更多方式可以跟消費者對話;另外,廠商願意開發新產品,也很重要。每個環節都需要再有新的力量進來。但我真的希望大家不要再開發同樣的商品,它很可能會演變成惡性競爭,坦白說,臺灣的市場就是這麼大。就像是如果一條街上全開了鹹酥雞店,客人就是這麼多,只會互相競爭;但如果隔壁開了一家飲料店,那就會是雙贏。現在我覺得環保產業是比較缺乏像這樣的互助和合作。
 
Q:有什麼話可以分享給這些有志投入的人?

A:(考慮許久,反問原來我已經夠格給別人建議了嗎?)

請不要讓塑膠成為你憤怒情緒的出口,事在人為,不當利用與製造都來自於人,這其中也包含你自己,而塑膠本身是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