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農的選擇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稻農的選擇

2016年07月04日
採訪、撰稿:陳寧;攝影、剪輯:陳添寶

台灣,是世界上唯一仍在實施稻米保價收購的國家,40年來,公糧制度讓農民得以溫飽,糧倉年年囤滿稻米,卻也造成政府財政負擔。台灣人米吃得越來越少,政府希望透過政策,調節稻米供過於求的現象,農民將面臨什麼樣的改變?

糧倉年年囤滿稻米。攝影:陳添寶。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載滿了金黃稻穗的卡車,開進彰化竹塘農會的稻穀烘乾中心。這是每年農村最忙碌的時刻。農會工作人員熟練檢查稻穀品質及含水量,確定符合公糧收購標準,才能進到烘乾程序。

稻子收割後,濕榖必須盡快烘乾,否則就會開始發芽、發霉變質。一整排烘乾機日以繼夜不停運轉,就為了消化大量送進來的稻穀。烘乾完成,裝進公糧專用袋,才能送到各地農會倉庫存放。

稻子收割後必須盡快烘乾存放。攝影:陳添寶。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政府每年耗費50億,向農民收購稻穀,加入WTO之後,依照進口配額,每年還要從國外買入14萬公噸糙米。不管是台灣米或是進口米,放在倉庫久了,包裝難免破損、積灰塵,變得不適合食用。看到這樣的現象,不禁讓人想問,這是不是造成食物浪費?

站在農政單位的立場,公糧收購就像是買保險,一旦面臨天災、農作歉收,這些存糧就有穩定市場價格的功能。農糧署糧食儲運組組長黃昭興表示,2007年到2008年國際糧食危機,當時政府釋出十幾萬公噸米到市場,讓價格穩定,國人可能都沒感覺到,全球糧食危機對國內有什麼影響,這就是公糧收購最大的功能。

不過,天災、糧荒並不是年年遇到,政府每年持續收進數十萬噸的米,最後都到哪裡去了?目前公糧有15%是以低溫冷藏方式儲存,確保品質,這些新鮮的米,會撥作學童營養午餐、軍隊等團膳使用。此外,也會開放米製品加工業者申購或是捐助作為社會救濟。

儘管公糧已經有許多用途,每年還是會剩下大約20萬噸的舊米。黃昭興表示,存放2年以上,口感不好、不適合食用,就會撥作飼料米。

舊米會撥作飼料米。攝影:陳添寶。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飼料米的售價,是參考國際玉米價格,每公斤大約只有7、8塊,相較當初每公斤26塊的收購價,再加上倉儲管理費,可說是賠本出售。這樣無奈的情形,年年上演,也引來質疑,認為公糧制度必須改革。

彰化福興農會總幹事林坤宏認為,政府的公糧政策,只分稉稻、秈稻、糯稻,價格是齊頭式平等,農民會選擇產量大的品種,對稻米產業升級、精緻化,沒有好處。

依照目前的公糧收購辦法,第一期稻作,每公頃最多可繳交6200公斤稻穀,第二期可繳交4700公斤,對農民來說,衝高產量,才能保障收入。一般認為品質好的台稉9號,產量卻較低,相較之下台南11號的產量可以多出三到四成,成為繳交公糧的農民最喜愛的品種。

讓好米進到市場,自由競爭。攝影:陳添寶。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為了調節稻米生產供過於求的現象,新政府上台,試辦新的「對地直接給付」政策,希望鼓勵農民種植高品質的米,讓好米進到市場,自由競爭,不要再把繳交公糧當作唯一選擇。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對地直接給付政策的概念是,如果今天稻米品質比較好,市場價格會比較好,農民就不用繳公糧,可以直接賣到市場,每公頃政府會發放一筆一萬塊的直接給付。

對大多數的農民來說,自產自銷並不容易,如果沒有和糧商契作,繳交公糧仍然是最省事也最有保障的選擇。對於試辦政策,也抱持觀望態度。

試辦稻作對地直接給付,只是新政府農業政策其中一環,鼓勵轉作黃豆、小麥等雜糧,也是持續推行中的目標。但不管是改種高品質的稻米,或者轉作雜糧,在做每個選擇之前,農民最擔心的,還是能不能找到通路。40年來,已經習慣依賴公糧收購制度的農民,願不願意做出不一樣的選擇,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