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家賦女】芒種:停格的稻浪 | 環境資訊中心
糧家賦女

【糧家賦女】芒種:停格的稻浪

2015年06月06日
作者:李慧宜

※ 陽曆6月6日前後,稻子已經結實成「種」,結實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芒」,故稱芒種。

從去年9月19日水利署發現颱風雨量不足開始,到今年5月25日,水利署宣布台南降為一階限水、高雄解除限水降為水情稍緊的綠燈為止,整整乾了8個月的旱季,創下台灣68年(有紀錄)以來的紀錄,而解除旱象的大功臣,正是在5月底延續了一星期把台灣灌飽飽的梅雨鋒面,整個台灣,從南到北,莫不雨露均霑。

跟微風吹拂下的稻浪比較,這一大片風雨後停格的稻浪,顯得壯烈許多。攝影:李慧宜

對世紀旱災來說,這波梅雨,真的很補。農村入夜後的蟲鳴蛙叫,「聲」猛有力有如開趴歡慶,乾涸的高屏溪滾滾濁水與日俱增,5天內河川流量飆漲上千倍,連高雄一直以來鎮日灰濛濛的天空,在梅雨稍歇陽光露臉的短暫時刻,也變得藍白相間清晰透淨(其實不少工廠也趁機大排特排,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翻開每天的報紙,新聞標題振奮人心,「水情轉好」、「水庫進帳」、「旱象有解」、「解旱大利多」......可是,我們家,稻子還沒有割呢!我的婆婆每天屋前屋後來回踱步望天興嘆,「啊哉!這下子美濃的禾仔仰介煞*1啊?」

在美濃,梅雨落下的第一天是5月20日,我記得非常清楚,因為這一天原本是我們家收割稻穀的日子,但是卻因為大雨,割稻行程被迫延期。5月27梅雨離開的第一天,我開車帶著小樂四處晃逛訪友巡田,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普照,黃澄澄的阿勃勒依然高掛枝頭,綠葉在湛藍的天色下特別顯眼,可是入目所及,美濃的稻子,幾乎全倒,嚴重的是整片田的稻株往同一方面緊趴地面,受害較輕的是迎風面之處倒趴一整排直到被田埂撐住才停下,還有一些倒伏方向立體洶湧如風似浪,真實紀錄下大雨滂沱強風吹襲那一刻大自然的力量。

成熟後的稻子一旦倒伏,在溼度、溫度的交互作用下,非常容易發芽,一旦發芽,這一季的收成就會變成飼料米了!攝影:李慧

一邊開車、一邊拍照,遇到的農民只有兩種,一種是還沒有排到割稻機的人,他們面如苦瓜呆立田邊,一種是割稻機已經下田的農民,他們目光銳利意志如劍正推著轟隆隆的大怪獸在田中搶救稻穀。30多台割稻機,在美濃平原上奮力割、拼命跑,如果說一部新型割稻機,平均一天可以收割3、4公頃以上的面積,那麼美濃一天就可以收到上百公頃的稻田。

美濃區農會供銷部主任劉相登說,「前天晚上(應該說5月31日凌晨),我們小姐收穀收到早上4點才回家,我是5點回家洗澡,8點又回到米廠上班。」我問他,「那這一天,美濃區農會收了多少稻穀?」他抓抓頭,「從來沒有這麼多,創紀錄,總數是1640公噸,1570公噸是公糧,70公噸是良質米。」

1公頃平均可以收割10公噸溼穀,那1640公噸產量對應的收割面積即是164公頃,也就是說,2015年5月30號締造紀錄的這一天,美濃一共收割了164公頃的稻田(1公頃是3025坪,約莫50萬坪)。在小島小農的台灣農村裡,這樣的產量和面積,有些嚇人。但不只美濃如此,全台灣稻農都在想辦法追高單位產量,而且一遇到雨天,非得搶割保住這一季的收成不可。

等待繳穀的車龍。新型割稻機越來越厲害,速度快又靈巧,一遇到下雨搶著收割的時候,就能展現其效率,可是收割完後烘乾、倉儲的流程不變,導致雨後割稻的當晚,總是免不了要大排長龍等待繳穀。攝影:李慧

一般人看到倒伏,會覺得是天災難測,農民真難為,只能看老天爺吃飯,但其實稻子倒伏的背後,還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推波助瀾,那就是全世界只剩台灣還在推行的公糧收購制度。

所謂公糧收購,根據政府政策的說明簡要來說,就是基於穩定糧食價格、保障農民收益,政府每年會編列預算來收購稻農所耕種的稻米,每公頃收購的乾穀數量,計畫收購額度是2,000公斤,每公斤26元,輔導收購額度為1200公斤,每公斤23元,餘糧收購額度3000公斤,每公斤21.6元,其他不在額度內的收成,全部以私人糧商的收購市價計算,約莫每公斤10元到15元之間,因此如果一個農民種一公頃稻作,在無天災人亂的豐年之際,他一年至少可以有14萬4400百元*2的收入。

這筆錢是農民的保障,可是跟現今台灣收入水平來比較,種了3025坪的稻子,一年只有收入14萬餘未免太少,所以如果要增加收入,那就得想辦法增加產量,只有產量越多,收入才會增加,因此形成了一種搶種風氣,每個農民都費盡心思挑選高產量品種,撒盡肥料為的就是創造每個單位的最高產量。

可是如人一樣,吃太多太飽變胖變不健康,稻子的下場,就是熱天病蟲害、雨天一片倒伏慘狀,所以說,倒伏是天災嗎?如果一期稻作遇到梅雨倒伏、二期稻作遇到颱風倒伏,只要雨下大一點、下多一些,稻子就倒伏,而且年年都在倒,這還可以說是天災嗎?老實說,在我看來不是,那絕對是制度誘導的結果。

發芽的溼穀、欲哭無淚的心情攝影:李慧

或許,將近半世紀前開展的公糧收購制度,立意良善,可是原本自給自足的台灣主食稻米,在WTO(世界貿易組織)的遊戲規則下,政府被迫年花百億推動休耕政策降低生產面積,卻又一樣年花百億推動公糧收購制度支持農民種稻,一手休耕、一手收購兩相矛盾的制度,來來回回花了將近一年200億的支出,再加上在加入WTO後,每年開放14萬餘萬公噸的稻米進口,台灣自產稻米庫存嚴重,浪費的絕對不僅僅是田間倒伏的稻子而已。

稻農收入不是比高是比低、務農價值受到漠視,稻米是糧食過剩的主要農業品項,從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角色,搖身一變成為台灣農業發展中最沈重的負擔,我不禁要說,這年頭稻子的倒伏不是因為風雨,而是來自於台灣政府臣服已久的全球化潮流,是這股浪潮,每年趁著梅雨和颱風,吹出台灣農村裡那一道道停格的稻浪!

稻子可以說的故事很多,稻作的農村文化、稻農的生產智慧、稻業的環境管理和生態效益、稻豆輪作和稻麥輪作的嘗試,甚至是百年前稉稻育種所呈現的台灣被殖民史與20世紀下半葉飲食西化的變遷,實在說不完。今天是「芒種」,梅雨季剛過,無論倒或沒倒,美濃的稻子已經收割泰半進入尾聲,「停格的稻浪」只是試圖透過田裡的倒稻,抽絲剝繭讓大家更加了解,景象背後的真相!

全球化浪潮吹出農村裡一道道停格的稻浪!攝影:李慧
 
註1:仰介煞,就是「怎麼辦」。
註2:2000公斤*26元+1200公斤*23元+3000公斤*21.6元=144,400元。

作者簡介:

公共電視記者。高中喜歡看電影,大學蹺課玩社團,23歲到30歲之間,換了11個工作、搬過9次家,直到投入新聞工作後才得以確立人生志向,近年積極拍攝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議題。

影像作品獲獎(入圍)紀錄:

【農村的生存遊戲】系列報導(榮獲2009年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穿越時空看佳冬】系列報導(入圍2006年第一屆客家新聞獎)
【水圳在唱歌-美濃水圳】系列報導(入圍2007年第二屆客家新聞獎)
【淹沒溪望】水患系列報導(入圍2008年第七屆卓越新聞獎)
【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獲邀2011年國家生態電影節)

音樂作品:

2005年【好客戲】音樂專輯(協力製作人)(第17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2005年【被遺忘的國寶~樂生黑手那卡西】音樂專輯攝影
2010年【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