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30年大調整 分區分級如何變? 資料不公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農地30年大調整 分區分級如何變? 資料不公開

2016年08月09日
本報2016年8月9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本報昨(8日)報導內政部正著手檢討變更農地使用分區,初估涉及數十萬公頃農地的使用分區將受到變更,影響深遠。今日接續探討這項規劃所涉及的基礎判讀資訊,並未完整公開,官方說法是資料精確度尚待加強;民間團體則質問,有資訊公開才有政策溝通,政府應儘快說明何時才能有夠水準的資料,讓民眾釋疑。

農委會農地分類分級調查資料  至今未公開

農地劃設涉及多個機關,在中央機關,內政部負責土地使用分區的劃設與管制,農委會負責指認農地總量與區位。最後,各縣市使用分區的劃設則落實在地方政府。

內政部重新劃設農地的原則有二:在總量的部分,參考農委會委託的研究計劃,估算糧食完全無法進口的嚴峻情況下,全國應維持的最低農地總量為74 萬至81萬公頃。

在農地分區的細部規劃方面,主要參酌農委會2012年度起協助15個直轄市、縣政府辦理的農地資源分類分級成果。該調查將全國農地分為四級(簡稱為農一、農二、農三、農四)。

雖然各縣市四種農地分級的總量已對外公布,但到目前為止,那些土地被劃入農一?那些又被劃在農二?這份農地調查資料至今仍未對外界公布。

全台灣農地資源分類分級成果(2014年)。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資料來源:營建署。

數十萬公頃變更迫近 資料不公開各方解讀不一

這項資料將對未來的土地分區管制產生關鍵性的影響。而內政部估計,這波分區影響層面超過數十萬公頃,是三十幾年來變更規模最大的一次。

據內政部規劃,未來,農委會所畫設的「農一」,將被嚴格限定土地使用方式,只能維持農用;而已受污染、或已成工廠聚落的「農三」,也可能在這一波變更中,依循土地變更程序,變成非農用。

這項規劃的時程緊迫。規定這項修正的法源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預計年底完成,屆時,各縣市政府必須在六個月的時間完成分區變更的法定程序。隨著時間的腳步一步步近,農地的分級資料卻尚未公開,各方有不同看法。

農委會:精確度還須加強 願與內政部其他圖資一起公布   

對於這份資料目前仍未公開,農委會企劃處副處長黃振德指出幾點理由:

一、調查資料的精確度還須再加強。目前,各縣市對於資料與劃設的細節還有意見。

二、法規的銜接性。農一、農二、農三、農四的分級是「資源盤整調查」,但不是法定的「土地使用分區」,也不是分區調整唯一的參考資料。

從「農地分類分級的調查資料」轉換到「區域計畫的土地管制」,兩者間並非直接對等,目前已設定轉換的主要原則,但還需更精細的規劃。

如果單獨公布的話,很容易引起誤解。當內政部要把分區劃設相關的圖資都一併公開時,農委會也會配合一起公布。

台中清水農地。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攝影:陳志昌。

台中清水農地。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攝影:陳志昌。

內政部:管制農地開發靠土地規劃  資料主要來自農委會   

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組長林秉勳表示,內政部希望能將能將「農一」列為「第一級環境敏感地區」,以後不允許使用分區變更,這樣才能有效限制農地不被任意開發破壞。

林秉勳說,那些農地是「農一」,土地的指認還是必須倚賴農委會提供資料。除了參酌農委會農地分類分級的調查結果,內政部也會參考現地環境跟地方政府的規劃。

內政部能否提早公布分區規劃的結果?營建署綜合計畫組蔡玉滿解釋,因為現在全國區域計劃修正案尚未通過,無法提早公布分區規劃。等到區域計畫修正案通過後,縣市政府才能製定分區圖與使用地編定圖。到時候,縣市政府會辦理公開展覽、說明會與專案小組審議後,再報請內政部核備。

台灣農村陣線:政策溝通第一步就是資訊公開  

民間團體台灣農村陣線副祕書長陳平軒質疑農委會的說法。他說,農地分類分級資源調查是由農委會請地方協助調查,再由中央彙整所得的農地資料,照理說,資料正確性跟該有的調整都已經好了。農委會作為全國農業主管機關,有何理由不公布?

這份資料不僅是農地調查資料,也是未來土地使用分區調整的重要依據。陳平軒強調,政府推動政策,要跟民眾充分溝通,第一步就是資料公開。不公開,就失去推動好政策的機會。

他表示,如果政府相信所提的政策是正確的,立論是充足的,就應公布出來,不要怕辯論。如果政策是對的,但立論還不夠充足,就要去補強,準備好足夠堅強的理由。

美濃農村社區景觀。圖片來源:台灣農村陣線。

美濃農村社區景觀。圖片來源:台灣農村陣線。

地球公民基金會:資料不夠精確 恐影響民眾信任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潘正正雖然贊同資料應該公布,但對公布的時機還有疑慮。她指出,農委會不敢公布資料的理由,應該是這份農地資料調查不夠精確。

潘正正指責農委會,在過去的幾年,並未確實調查農地資料,地方投入的經費與人力都不足,這份資料可能不到90分,甚至是不及格的。以致這份資料要被用作土地使用分區依據時,農委會遲遲不敢公布。

潘正正擔心,貿然公布一份不及格的調查資料將產生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危機,造成衝突與矛盾,甚至讓一個好政策失去成功的機會。

她呼籲農委會應盡快提出一份說明。講明白會用什麼方式、投入多少的資源人力、還需要多少的時間,可以負責任的拿出一份合格的資料。

花蓮吉拉米代部落的水田。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花蓮吉拉米代部落的水田。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立委蔡培慧:公開只是第一步 後續討論應盡快開始 

長期關心農業發展的立委蔡培慧認為,資料應該公開,但在這之前,要先公開資料調查的過程與方法。例如,分級的詳細標準是什麼,怎麼訂出來的,縣市政府填寫資料時,是否有到現場調查,還是紙上作業,這些都要先講清楚。

蔡培慧也指出,公開只是第一步。台灣農地上有許多問題,但過去沒有面對,導致狀況日益惡化。無論是對已被破壞或流失的農地,還是對未來農地的保存與規劃,討論都須盡快展開。

農地資源分類分級劃設成果及應維護之農地資源面積 圖表來源:區域計畫修正草案

農地資源分類分級劃設成果及應維護之農地資源面積。圖表來源:區域計畫修正草案。

全台灣農地資源分類分級成果(2014年)。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資料來源:營建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