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質柴油虎虎生風,官員媒體唬爛成風!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生質柴油虎虎生風,官員媒體唬爛成風!

2007年01月16日
作者:邱志郁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關心環保的友人興奮地寄來一篇中國時報的報導(詳見文後附錄),也期待我解答其中的疑惑。該篇報導中,除了宣稱生產生質柴油的替代能源,是當今時勢所趨,更還指稱台北縣環保局希望利用溼地生產生質柴油。表面上講得虎虎生風,實地裡卻是唬爛成篇,讓人笑掉大牙。回收使用過的食用油經過煉製,是能夠轉成為生質柴油。基於環保和資源利用的觀點是值得鼓勵。但是台灣是否適宜大規模種植油料作物,提供生質柴油用,需要審慎評估。

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在農機具的操作上,或是化學肥料的製造過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農地中所能生產的生質能量,根本上還不敷所投入的成本。無論種植油料作物煉製柴油,或是利用糧食釀造酒精當作替代能源,不僅無助於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反而間接助長溫室效應。目前雖有巴西等國家利用蔗糖所生產的酒精加入汽油當作替代燃料,主要是大規模種植得以降低生產費用,再則是仰賴政策性補貼。但是若純粹以能量的利用效能,或是二氧化碳的淨排放量等等生態的觀點加以評估,對於地球而言絕對是負債。

另一項過去被忽略的項目,是農業操作所造成農耕地土壤有機物的枯竭作用。耕犁翻鬆土壤,會促進微生物消耗原本蘊藏在土壤中的有機物,釋放二氧化碳。也就是說,整個農業生產過程,實際上是加速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以現代農業的栽培技術,並沒有樂觀的理由憑藉種植作物解決溫室效應的危機。

至於有關利用溼地種植作物,生產生質柴油事項,更是令人觸目驚心。要在溼地種植向日葵、大豆等不耐水淹的作物,真是要考倒天下的農藝技師。若報導屬實,不知要花費多少公帑進行此等荒唐的實驗,更不知要糟蹋多少可貴的自然環境。

行政官員專業素養不足、信口開河,搭配媒體浮誇不實、不求甚解的草率心態,堪稱是當今台灣病態、亂象的縮影。

本文部分內容曾載於2007年1月9日自由時報的〈溼地搞柴油 唬爛〉: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jan/9/today-o9.htm


附錄

生質柴油 漸受重用

2007年1月5日,中國時報,唐榮麗北縣報導

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燃油(煤)造成溫室氣體又持續危害環境,尋求替代能源成當務之急。除民間業者準備在北縣設風力發電廠,生質柴油的使用也愈來愈普及。

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不只來自發電廠,其他使用燃油、燃煤的工廠及交通工具也是汙染源。環保署因此積極推廣生質柴油,以北縣為例,九十五年共使用90公秉,主要混合在部分垃圾車、客運、重型機具油料中,九十六年將增為160公秉。

環保局表示,生質柴油可以將用過的食用油轉脂化,成為生質柴油,未來將直接加入柴油中販售。縣府期待打造人工溼地同時,在溼地種植向日葵、大豆等植物,一方面分解水中雜質,另可將葵花子、大豆榨的油製成生質柴油使用,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