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永續成為年節關鍵字 台博館推五道永續年菜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讓永續成為年節關鍵字 台博館推五道永續年菜

2017年01月16日
本報2017年1月1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正當全球魚類資源直直落,身為海島國家的台灣社會,是少數吃出海洋文化與漁業文化的國家。除夕夜將至,為永續加碼,台灣博物館再推5道以可永續漁產及生態養殖的白蝦設計的年夜料理,吃出聰明又永續,新的一年「金光搶搶滾」!

台灣博物館繼去(2016)年推出海菜拌軟絲、破布子醬燜魚肚、櫻花蝦米糕、香辣雙魚醬拌米粉永續年菜幾道永續年夜菜,今年再推「烏魚團圓火鍋」、以生態養殖的白蝦做成的「鮮蝦玉米可樂餅」、「酒蒸白蝦」,以肉質不輸白鯧的「紅沙」做成的「紅燒金鯧」,以及「鐵炮壽司」。


做為活的自然史博物館,臺博館再推五道永續年菜,讓台灣吃出金光搶搶滾。圖片來源:臺博館提供

做個明智海島人! 找出年夜飯永續元素

「推動地球與環境永續是全球顯學,台灣要把永續的觀念放到日常生活,更要放到年夜飯中!」台博館館長洪世佑說,整個地球是補給年年有魚的最好倉儲,要年年有魚,就得落實永續地球的概念。

維繫自然資源永續是博物館責無旁貸的時代任務,人類得以發展千年歷史,關鍵就在於「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14日發表會上,洪世佑舉《史記》將捕鳥只留三面,網開一面列入重要史觀,印證讓地球得以休養生息,是維繫人類永續的關鍵。

「我們需要把過去使用自然資源的知識與智慧找回來,與現在技術結合、改變消費習慣,讓海鮮可以更永續!」臺灣責任海鮮指標(RFI)創辦人徐承堉表示,漁業和文化也很深的連結,例如布袋戲說的「金光搶搶滾」,其實來自「烏魚煮米粉」一看到烏魚料理,使人精神百倍的意思。

傳說中,為了撈捕烏魚,吸引漢人前來台灣。科學研究也指出,烏魚每到冬天就從南方洄游到台灣,為台灣帶來豐富的海洋蛋白質。推烏魚火鍋是讓台灣社會在團圓之際,回顧烏魚帶來的豐盛飲食及文化,期待「烏魚來鬧熱,年年搶搶滾!」


捕捉烏魚是吸引漢人移居台灣的原因之一,烏魚與文化連結極深。攝影:廖靜蕙

兩道白蝦料理,是以雲嘉南沿海近年辛苦研發出生態養殖生產的白蝦,這個季節正值產季。「以生態養殖的白蝦取代大蝦,代表永續的心意。」徐承堉說,蝦蟹類由於顏色鮮紅,象徵喜氣,而廣受台灣社會喜愛。過去重視產量、專養的養殖方式,常有超抽地下水影響地層下陷速度的疑慮。如今,藉由魚蝦蟹貝以生態系統概念混養,降低養殖密度,避免淡水使用過度,更減少環境負擔。

金鯧過去是「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嘉鱲七赤鯮八馬頭 九烏喉十春子」中的紅沙,是非常好的魚,透過箱網養殖便宜,肉質不輸白鯧,又可避免因野生捕撈造成的族群消失擔憂。此次重新詮釋這類經典魚類料理,是將過去魚類海鮮利用智慧,重新引介給台灣社會。

最後一道鐵炮壽司,是日式料理經典,食材依季節不斷變化,年夜飯使用透抽最適合。去除內臟、清洗乾淨的透抽,經過熱水川燙、冰水浸泡後,再以壽司飯搭配海苔、小黃瓜等食材捲成壽司,塞入透抽腹內就完成。

以透抽等當季食材做成的鐵炮壽司。圖片來源:臺博館

而透抽生產速度快,雖可養殖,不過還有更明智的方法。徐承堉說:「就是把大海照顧好,讓大海養透抽!」

聰明挑海鮮,中華日式料理發展協會理事長永連生也建議,當季盛產、便宜美味的魚最好,白鯧因量少、價格昂貴,而台灣養殖業發達,以金鯧替代便宜又美味;永續的關鍵也在於漁法,例如透抽產卵期不要捉牠,讓資源永續,才能於年夜飯時有透抽裹飯的鐵炮壽司。

農委會漁業署主任秘書繆自昌表示,台灣是海島國家,周遭很多魚類,生生不息的秘訣就得永續經營。沿近海漁業及養殖已從重視撈捕總量,走向資源保育的概念,重視品質的提升;無論烏魚、金鯧都發展養殖技術,並具備水產養殖ASC認證概念,讓養殖過程融合棲地保育概念,提供消費者永續的選購參考。

永續海鮮食材還有烏魚、白蝦、透抽、嘉臘等,都是注重大自然負載力且採人工養殖的海鮮,特別是小卷、中卷及透抽等,在臺灣沿近海資源量豐富,且大部分壽命少於1年,很適合消費者選購。

吃年夜飯不忘關切海洋現況

前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邵廣昭則分享剛結束的生物多樣性公約會員國大會資料,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最新資料,全世界有30億人口,生活與海洋有關;全球20%蛋白質來自海洋及相關製品,5億人口仰賴海洋、漁業為生計;但地球有60%的海洋生態系正在劣化,包括19%的珊瑚礁、20%紅樹林已經完全消失了。

海洋研究學者邵廣昭說明海洋保育現況。攝影:廖靜蕙

台灣由於缺乏過去長期正確的調查資料,缺乏背景資料之下,我們無從得知海洋訊息,包括長期的趨勢為何,是往下或往上?邵廣昭說,政府委託計畫常常都只有3~5年,並因取樣樣本,造成不同解讀。但是,要了解海洋生態系的趨勢,必須歷經20~30年的監測資料。而國內尚未針對珊瑚礁消長正式的研究調查與統計。

「要縮短這個差距,或許可以到台灣各地的漁村,問問老中青三代漁民,或者喜歡海釣、釣了20~30年以上的民眾,魚類以及海洋生物變化的面貌;或者問問潛水30~40年,問問現在珊瑚礁變得怎麼樣。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無法了解。」邵廣昭說,可以確認的是,我們每個人使用海洋資源的態度必須改變。

國際上在海洋保護區的概念上,是以網絡方式思考,例如台灣主要海洋保護區都集中在珊瑚礁群的保護,北方三島,海科館的八斗子已經劃設了,即可與澎湖北部連成網絡。即使是珊瑚礁保護區,仍有些離島尚未劃設,例如蘭嶼、綠島、三仙台、龜山島等;另外,北部與南部的生態是不同的,也應積極劃設保護下來。

台灣海洋生態系非常複雜,因此除了珊瑚礁生態系外,其他的生態系也極需要保護區保全。

提到海洋保護區管理經營,則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邵廣昭認為,第一是管理資金要到位,其次,政策要落實取締管理,否則只是紙上保護區。台灣依據不同法令劃設保護區,不成問題,只是主管機關要願意投入人力、物力管理;要正面補貼,而非負面補貼。例如,漁船用油補貼的經費,即可用於鼓勵保護區的劃設,投入管理成本,讓海洋保護區發揮作用。

海洋保護區所佔的比例,在全世界都是重要指標,台灣政府號稱海洋保護區佔47%,是以含內水的12海浬為計算分母,這與國際標準200海浬的專屬禁區水域是不同的;若以國際標準來談,恐怕1%都不到。

邵廣昭認為,台灣政府需務實的面對、改善海洋生態,不能將一種魚法、一種魚種的保護都視為保護區,而是要以棲地、生態系的保全為目標;而農委會漁業署應負起責任,進行海洋保護區(棲地保育)的重新檢討。「海洋保育不能等,再等下去就完蛋了!」

看似慘澹的保育氣氛中,仍有一絲亮光。去年十月俄羅斯終於點頭,同意設置南極「羅斯海(Ross Sea)」保護區。這項決議必須獲得「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ntarctic Marine Living Resources,CCAMLR)」30多個國家首肯,2012年由科學家銜命推動,經過幾年努力,直到年10月27日終於化解最後一個反對勢力;這項法令將於今年10月正式生效,希望能留住最後藍海以及南極鱈魚為代表的生態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