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六輕排放量的一團亂帳,如今可望藉著重作環評獲得釐清。環署17日下午進行六輕4.6(台化、台醋)、4.8(南亞、南中石化)、4.9(台塑、台塑旭)的環差聯席審查,環評小組更要求重新辦理環評,希望六輕藉此全面整理數據,釐清長久以來的爭論。
民間團體直指,六輕排污核定量早已超過環評結論,更有長期短報的疑慮,環評委員亦不滿六輕仍是「問A答B」,專案小組提出了需重辦環評的建議,但仍須在環評大會進行確認。
環評小組據第38條第1項第4款「計畫變更對影響範圍內之生活、自然、社會環境或保護對象,有加重影響之虞者。」要求此案重作環評,打破過去六輕分成多案多頭審查的狀況。
先併案再要求重作環評 環署盼全面盤點六輕排污
六輕陸續提出4.6、4.8、4.9環差案,多年來引發爭論,至今未決。面對這團「亂帳」,上月環署副署長詹順貴更已宣言「我不會再讓他(六輕)4點幾,點下去了!」
去(2016)年9月7日,環署提出由於三案同樣涉及計畫產能、空污等變更,會內容累積、交互影響,因此要求三案併審,也尋求三案有一樣的標準來審查。由環評委員劉希平與李育明兩人一起擔任主席,此次初審,更討論是否能以環評法施行細則第38條第1項,去要求此案重新辦理環評。
環團在會議前召開記者會,訴求應該停止六輕所有的環評,因為六輕的污染排放,環評核定量早已遭過環評結論。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學術召集人陳椒華強調,在第266次環評大會時已決議,六輕四期的環差空污抵減並需以實質減量來認,六輕過去總是以減掉環評給得太高的許可量來過關,卻無實質減量的作法,已行不通。
上屆曾任六輕相關審查案召集人的陳美蓮認為,六輕審查的確需要全面盤點,才能看到排放的全貌。若是繼續進行環差審查,不管是分成三案還是併案,都不可能完成,只是每次會議各方大陣仗的前往,卻還是一直空轉,但六輕在各案分別提出的數據,仍不受各界的信服。
「爭議都沒釐清就要談擴廠,對六輕也不是好事。」立委劉建國也到場參與,指出雲林空污問題,六輕難辭其咎。若六輕的減量已有具體成效,才可能有談擴廠的空間。劉建國更指出,六輕之前答應做三座海水淡化廠,說要水源自籌,但至今一個都沒有,說2020年要營運一個,至今都沒看到動工。
劉建國指出,六輕跟雲林縣府有10億空污費的爭議,還有日前爆出2.5萬筆資料憑空消失的新聞,都應該好好釐清再說。
綜計處著手整理六輕歷年資料 提出多項待釐清事項
環署綜計處為此,花了3個多月整理資料,列出三案審查情形。綜計處點出,此案是否要重作環評,需要確認環差申請擴增產能,有無漏未評估項目、及六輕所提的減量專案,有無實質減量效果兩大事項。在有無漏未評估的項目,綜計處提出,應該確認包括設備元件的VOCs排放量、健康風險評估中的毒化物、原料有無衍生上游製程產能擴增等,有無漏未評估的項目。
在六輕所提的減量專案中是否有實質減量效果,綜計處也列出,六輕減量來源的承諾減量已超過2012年空污申報,要求說明如何減量;風險減量來源的物質,又是否確實與原風險評估基礎是相同的。
綜計處此次提出的資料整理驚艷全場,不僅主席劉希平讚譽有加,陳椒華也嘆「做到了我們不能做到的」。陳椒華說,這也是因為六輕資料不夠公開,民間不若政府能取得這麼多資訊。
不滿得重作環評結論 六輕反批審查延宕多年逼出走
不過,當小組宣布重辦環評的結論後,六輕副總經理吳宗進當場表達不同意,認為在會議中提出的解釋都不受採納。但耘林藝術人文生態關懷協會理事長林富源也怒吼,為何沒有直接裁撤掉六輕。
吳宗進指出,4.6環差已近6年,4.8、4.9期也快4年。不但遭延宕多年,近一年甚至沒有進入實質審查。「不讓我們在台灣投資?」吳宗進強調,企業需要掌握時機。
六輕表示,三案已進入實質審查程序,且累計增加產能未超過10%,不應再有重做環評之適法性討論;三案雖然產能擴增,但皆已提出污染抵減措施,並符合專案小組曾提出的「空污增1減1.2、溫室氣體增1減1.5及用水量增1減2」等要求,對環境改善有實質之助益,應加速通過審查。
是否開始準備重作環評或是將提出行政救濟,吳宗進表示等待環評大會有確定的結果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