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辜之狼背負著你的恐懼
阿爾卑斯山裡的惡魔
牠的後腳弓起,作勢向前,準備往遠方奔去,或牠再也不能動,凍結在21世紀,終於能以動物的身份存在,而不是一個惡魔——狼。
以狼為名的展覽,以狼為第30屆主題的生態影展,就在阿爾卑斯山脈群的中央,義大利的北部小鎮松德里歐(Sondrio)展開,為期一週,僅有拍攝國家公園的生態影片,才能夠入圍參賽。
影展開始前,我蹲在這裡,與一頭狼的標本對看。
牠的表情沒有齜牙咧嘴,我想像不了中世紀時,人們說牠是貪婪的惡魔,會擄走婦女與小孩,喝他們的血,和肢解他們的身體,所以人類必須先下手為強,讓牠的屍體穿上俘虜的衣服懸掛示眾,宣告人類是不可侵犯的;牠的動作沒有狂妄暴戾,我想像不了在19世紀中葉時,人們說牠狡猾成群,會吃光羊群與家畜,於是重金獎賞獵人,為民除害,一對一的對決已經太慢,科技成就了毒藥,快速精準的滅絕成群與幼體,以絕後患。
阿爾卑斯山脈的子民們萬眾一心,從西至東,摩納哥、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到斯洛維尼亞,共計1200公里的努力,在20世紀時終於消滅這個壞蛋。
狼即使消失,但狼的故事還在,歐洲童話中的《小紅帽》、《放羊的孩子》、《三隻小豬》代代相傳、飄洋過海,即使在台灣從未有過狼的紀錄,「狼很壞」的刻板印象仍深植我心。
但是,義大利松德里歐國家公園影展要告訴我們,錯了!大錯特錯了!狼不壞,狼很膽小,狼是森林裡重要的關鍵物種,失去牠之後,大自然的損失慘重,我們錯怪牠了,但沒關係,前幾天有人看到狼在松德里歐小鎮上閒晃。
狼回來了!
![狼的標本展示於松德里歐國家公園影展。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647/38468664945_4bd00932ce_b.jpg)
![展覽中陳設狼的標本,與被狼獵捕的野豬標本。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635/38468664205_24234e3896_b.jpg)
![展覽中的中世紀文件資料。上圖左側,是人類將狼的屍體穿上囚犯衣服,懸掛示眾,藉此警戒世人狼的邪惡。下圖將狼身形畫的巨大,並會吃人。狼承受污名的歷史已久。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645/39346041601_9b8b22b5a6_b.jpg)
![展覽中19世紀中葉資料。左圖為當時被視為英雄的獵狼獵人,右圖下方是一窩幼狼屍體,均死於毒餌。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594/39346041001_be89ef4eee_b.jpg)
狼回來了!我該歡迎你嗎?
才抵達松德里歐小鎮沒多久,就告訴我狼來了,人生地不熟,還真的有一點害怕,但同時也有一點期待,因為除非夠幸運,否則很難見到狼!阿爾卑斯山野狼研究協會寫道:「如果真的看到狼,好好的享受這一刻吧!因為牠將馬上逃去,記下時間跟地點,回報給我們!」
就目前的研究資訊顯示:狼非常膽小,在近百年的義大利紀錄裡,狼突襲人類的數量是零;狼吃任何有勝算的獵物,是機會主義者,而被圈養的家畜是最現成的選擇;如果真的需要擒獵,狼並不殘忍,牠的攻擊方式不似猛獸,無法在短時間將獵物制服,而是採取拖延耐力賽,狼能一直追一直追,追到對方再也跑不動為止,每一次的追逐可長達數小時,並輕鬆移動數十公里的距離。被趕出阿爾卑斯山的狼之所以沒有真正滅絕,也許源自牠們的超高移動耐力。
義大利的狼在1970年,還有僅存100隻的紀錄,當時被發現已往南遷移至縱貫南北端義大利的亞平寧山脈(Apennines)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類忙於彼此廝殺,無暇取用大自然,使得森林逐漸復甦,招喚著生態萬物與狼群歸來。1987年,狼從亞平寧山脈北返,在法國與義大利交界處首次透露蹤跡;遂後,範圍逐漸向東;1994年,瑞士也看到狼了。直至2003年的紀錄,狼在義大利的數量恢復至600隻。
非自願性的移動,從家園中敗退又重返的狼,看到的是怎樣的風景呢?
松德里歐小鎮是高山與都市的中繼站,位於群山之中的河谷坡地,海拔300公尺,流經於此的阿達河(Adda)水滴,若在離開小鎮前回頭一望,會看見一座又一座高達4000公尺的大山。11月的山頂初雪是浪漫的糖霜,將連綿的山峰灑成一氣,間繫之中,匯聚成阿達河的前身;若阿達河水滴繼續直下,將離開松德里歐,衝進科莫湖(Lago di Como),一塊在太陽下閃爍的寶藍色大果凍。這裡是義大利最富庶的倫巴底區(Lombardia),緊鄰瑞士,擁有阿爾卑斯山群、眾多湖泊美景,首都米蘭在此山腳下,從高山至都市僅需兩小時的火車車程。
![從火車上看出去的科莫湖風光。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691/38468662525_9b789367f5_b.jpg)
![](https://c1.staticflickr.com/5/4737/38468662255_3a5db77330_b.jpg)
在與狼相見前的上午,我才從米蘭車站啟程,平坦的都市棋盤逐漸起了變化,順著山勢,一寸一寸的開始波動。在抵達松德里歐車站時,放眼望去的地平線有如暫時停止呼吸的波浪。置身在這麼豐富的線條之中,我只是一個對大自然毫無貢獻的外來過客,但沒有人會審核我是否可以存在在阿爾卑斯山裡,我自由自在的循著狼重返的路線,來到第30屆松德里歐國家公園影展的圓桌論壇。
影展邀請了地方政府官員、生態研究者、拍攝狼主題的導演、寫作狼主題的作家、與影展評審一起討論:「在理想與現實之中,阿爾卑斯山的居民該如何與狼相處?」
「在小鎮上閒晃的狼群到底該怎麼相處?我的孩子下課後可以自己回家嗎?在山間裡狩獵的狼要怎麼防備?我的賴以為生的羊群被吃掉了怎麼辦?」
![松德里歐小鎮俯視圖,攝於鎮上地圖看板。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634/38468661645_b143439196_b.jpg)
![圓桌會議中,生態學家正說明狼在義大利的分佈區域,方塊格代表曾紀錄過的族群編號。在地圖中央的Lombardia是倫巴底區,而松德里歐位在該區的最北端,與瑞士為鄰。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692/38468660305_c82b7150be_b.jpg)
人與狼的競爭依然存在,在面對整個義大利也許還不到一千名的狼,人在潛意識裡還是很害怕。
在都市裡成長的我,無法真正體會到他們的恐懼,以科學理性的前提下,我擁抱著狼的歸來,但這並不是當地人的誠實心聲。
我注意到在場有許多穿著英挺制服的與會來賓,他們原本服務於國家公園,在狼的議題擴大下,當地政府成立「警犬隊」,定時定點的在小鎮內巡邏,確保人們不被狼群攻擊;此外,補助畜養人家加裝觸電圍欄,防止狼群靠近;最重要的是,每隻被生態學家發現後開始研究的狼,都在其脖子上圈裝追蹤器,藉此瞭解其行為與行蹤。
無辜之狼,背負著人們的恐懼,數量已如此稀少,還要識相的選擇不惹人類生氣的獵物進食,願牠們多福。
![展間角落特別設立童話閱讀區,除了呈現經典壞狼的角色外,也有很多好狼的新故事,同時併陳。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595/25477245988_eb4cfc5a65_b.jpg)
![義大利關於狼主題的紀念郵票,無辜之狼,背負著多少污名,這個壞人當得太冤,當到幾乎滅絕。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647/25477245258_704c792967_b.jpg)
華麗晚會帶你環遊世界上的國家公園
松德里歐國家公園影展僅接受在國家公園內拍攝的生態影片,由於國家公園有進入跟申請拍攝的限制,和往往自然環境嚴苛,人類不易到達,拍攝成本極高,在生態市場上的產出比例較低,因此入圍名單像是一場環遊世界,藉著各國導演的鏡頭,走訪人類已退出的野生角落。
在第30屆影展最初的投件名單共有81部片,最後選擇12部入圍名單,它們有來自阿爾巴尼亞的Theth國家公園;流經中、俄、北韓的黑龍江;奧地利最險峻的卡爾克盆國家公園;著名的美國黃石公園、大提頓公園;與近年來備受原住民傳統領域爭議的加拿大Jumpo Valley,共計將呈現18個國家的壯闊風景。
問影展主辦人瑪麗娜(Marina Colli)這樣的條件會不會成為侷限呢?她非常有信心的說:「絕對不會!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特別!和我們有精心設計的晚會表演,這是在九年前我上任後,才開始改變的,效果很好,觀眾都會來!」
第30屆松德里歐國家公園影展為期七天,簡單隆重,僅有一個放映廳,在頒獎典禮之前,每晚播放兩部電影,但是絕非放放影片就結束了,影展要給你目不暇給的華麗,每晚都邀請特別來賓,搭配要播放的影片表演特別節目,從八點半到凌晨十二點,無中場休息,持續吸引台下觀眾的目光,讓人無法離開現場。
以我初抵達的那晚為例,已是影展進行的第四天,正是主辦單位與觀眾都會略顯疲憊的中段時刻,影展手冊裡標注的特別來賓是義大利知名的脫口秀主持人露丘(Lucio Gardin),他將從幽默的觀點分析大自然影片的編劇手法。
觀眾被特別節目所吸引,不到八點半陸續就坐完畢。
![松德里歐小鎮市中心,影展放映廳為當地劇場,位於畫面左上方。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640/25477244488_e102b13dc4_b.jpg)
![松德里歐影展放映廳分作兩層樓,在第30屆擁有兩萬名觀影人次。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593/38468656855_1c879da389_b.jpg)
時間一到,放映廳準時熄燈,先播放一部關於阿達河的生態宣導片,由松德里歐地方政府與自然史博物館合製,三分鐘的影片播畢後,燈亮,晚會總主持人茱悠拉(Gigliola Amonini)翩翩的走向銀幕中央,簡短介紹完該短片後,馬上恭請今晚第一部片的導演上台,直接在台上做Live專訪,也像是影片導讀。
受訪導演艾尼・波加(Ennio Boga)是本屆入圍影片中唯一的義大利人,就地主國的優勢,他的作品《荒野離島——基督山(Island of Montecristo, Wild Tyrrhenian Sea)》位於義大利托斯卡尼與法國科西嘉島的中央海域,屬於托斯卡尼群島國家公園(Parco Nazionale dell’Arcipelago Toscano),雖容易引起義大利人共鳴,卻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去,每年僅開放1000名遊客造訪。
該島因作家大仲馬的著作《基督山恩仇記》而舉世聞名,面積僅10平方公里的離島與世隔絕,關於人類的痕跡,僅一座13世紀的修道院,與書中所藏匿的寶藏情節供人遐想,沒有任何現代建物與居民,因此保留了豐富的生態相。
訪問完第一部片的導演與播放完影片後,今晚的特別來賓登場!
果然是脫口秀主持人,露丘才出場不到幾分鐘,觀眾的情緒便開始加溫,在我身旁的影展媒體聯絡人卡蜜拉,剛開始還能替我翻譯幾段重點,但才到不到幾分鐘的時間,她便跟著眾人樂不可支的大笑一直到節目結束。迷失在充滿節奏感的義大利文的我,真想知道他諷刺了些什麼。
會場再次熄燈,播放第二部入圍影片《奇幻濕地》(Magical Moors),德國導演楊・哈夫特(Jan Haft)走訪瑞士、德國、捷克、芬蘭、丹麥、挪威等地的國家公園,記錄濕地小世界中的微距之美。
長片壓軸,晚會結束後已經是凌晨時分,和小鎮子民陸續走出影展會場,踩著月光回家。
松德里歐小鎮是高消費的山間度假勝地,人口單純,即使在深夜散步也感到很安全。記得在每晚結束後,我慢慢走回民宿,呼吸著新鮮的峽谷空氣,想著剛剛的晚會節目,與剛剛遊歷到哪一國的生態風景,是在松德里歐國家公園影展中,最印象深刻的回憶。但我在松德里歐小鎮待了五天四夜,都沒有看到狼,真是可惜!
![第四天的特別節目,邀請脫口秀主人Lucio Gardin。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643/27569375809_d8834f62f5_b.jpg)
![第五天的特別節目,邀請沙畫藝術家Fatmir Mura現場表演(圖左),影展總主持人茱悠拉一同謝幕(圖右)。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684/38468655145_c8d90d2f6b_b.jpg)
![第六天的特別節目,邀請生態電影配音員Andrea Piovan。攝影者:李若韻](https://c1.staticflickr.com/5/4601/39316588692_82c4ea44d8_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