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政點評:2020選戰過後,蔡英文的新四年環境考題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李根政點評:2020選戰過後,蔡英文的新四年環境考題

2020年01月1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2020年1月11日,民進黨蔡英文以817萬票高票連任總統。綜觀蔡政府四年任內,能源轉型有明顯進展,但礦業改革、農地工廠等環境政策卻成效不彰。不同於四年前選舉被批為「空心菜」,這次蔡英文拿出政績當背書,卻沒有提出大格局的政策願景。

邁向第二個四年,蔡政府將有哪些挑戰?《環境資訊中心》特別邀請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點評這次選戰,以及蔡政府未完成的任務。

地球公民基金會在礦業改革、國土計畫、農地工廠上著力甚深,也是民間能源轉型推動聯盟的一員。李根政更曾在2016年的選戰中擔任綠黨召集人,他也是第一屆的「國土計畫審議會」唯一的民間團體代表。


李根政資料照。攝影:林倩如。

第一題「能源轉型」:從衝高綠能數字到公民參與的距離

蔡政府力推能源轉型,雖然光電、風電都有顯著進展,但在埤塘光電、鹽田光電、中火減煤等議題上都曾引發社會爭議。2018年擁核方發起公投後,2021年也將以重啟核四捲土重來。

李根政表示,能源轉型不只是提高再生能源、減煤而已。這過程中要考慮到公民參與,例如公民電廠、社區參與,才能帶動社會轉型、深耕社區、民眾。避免保守勢力的翻盤,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二題「農地」:政策誘因與農地工廠即報即拆並行

2015年底國土計畫法三讀。蔡政府任內完成的「全國國土計畫」原本規範各縣市應維護的農地總量,最後在農業縣市強力反彈下退縮。少了規範,農地是否遭大舉開發?今年上場的「縣市國土計畫」將是關鍵。

李根政表示,許多縣市都以開發住商區、工業區來賺大錢。要守住農地總量不能只靠規範,在財稅制度上應給予農業縣市誘因,這樣才公平。

另一個鯨吞蠶食農地的是農地工廠。蔡政府2016年一上台就喊著任內新增農地工廠即報即拆,但成果有限。2019年通過《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是否落實也有待觀察。李根政表示:「即報即拆只是最低標準。」

第三題「被遺忘的循環經濟」:減少空、水污與廢棄物

蔡英文2016年就職演說指出,「對各種污染的控制,我們會嚴格把關,更要讓臺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把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但在這次大選,這個議題卻未受重視。

李根政表示,廢棄物的重新利用可減少空污、水污、廢棄物,也能創造產業動能。除公司內的能資源相互利用,也可以跨公司整合,讓A工廠的廢棄物變為B工廠的原料。循環經濟已經受到大公司重視,但小公司、跨公司的整合仍需要政府用心。他希望違章工廠搬遷、重整的同時也納入循環經濟的作法。

第四題「礦業法」:捲土重來 環團盼一年內完成

蔡政府四年完全執政仍未完成《礦業法》修法。隨著立委改選,已達成的修法成果付諸一炬,新會期須重新來過。

李根政表示,民進黨應承諾一年內完成修法並在選後立即展開協商,民間團體也會爭取跨黨派的支持,《礦業法》一年內完成,仍是可能的。

第五題「空污」:改善成果要讓民眾看見

空污是民眾最關切的議題,不過,李根政認為,蔡政府缺乏的不是政策,而是民眾溝通。

李根政指出,蔡政府很具體的提出「14+N」空污改善計畫,空污也在改善中,但改善仍須時間。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任內,定期向社會報告進度,有助於社會了解空污改善的期程跟進度。蔡政府重返執政後,他希望恢復這種做法。

李根政表示,政府要讓民眾理解,空污改善需要時間。除了發電廠外,工廠、交通、各種逸散污染源也要改善。以汰換老舊汽機車為例,就很難馬上改變。

缺乏政策願景的一場選戰 「空心菜」面對下一個四年

20190111總統大選

綠營支持者歡慶蔡英文連任。攝影:陳文姿

雖然蔡政府以高票取得全面執政。然而,這次的選戰缺乏國家長期發展的願景和規劃、環境政策更是極度被邊緣化,李根政難掩失望。

回顧2011年的馬政府時代、蔡英文發布「十年政綱-給下一代的承諾書」,從國家安全、產業、科技、能源、環境、農業、社福、教育等面向展現企圖心。對比這次的選戰,李根政批,韓國瑜只重「發大財」,蔡英文的競選網站只重「政績」,雙方都在比利多,缺乏大格局的規劃。蔡英文雖然以能源為亮點,可惜的是,「環境政策不只是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