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碳革命的風潮中,很多人懷疑,真有人是為了環保而騎單車嗎?大部分單車社團或俱樂部的確不是為了這個理由而成立的。不過,從登山車發明之後,單車早已革過一次命,使之更厲害、更有影響力,也充滿無限可能。
20年前,美國汽車文明已達巔峰,沒有汽車就跟沒有腳是一樣的,馬路早就不適合騎單車。認為騎車是有趣而健康的人,開始把單車往山裡面騎,創造出所謂的「登山車」。不過10年,從舊金山灣區到全世界都在騎登山車,促成近代第一波單車大勃發。
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
「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1」也是在那波風潮中成立,比較特別的是,長鬃山羊打從一開始就不是定位為純運動社團。在每次假日活動中,嘗試單車的各種可能,導入生態認識、文化體驗與地方認同,如非成果,也是願景。樂趣、健康、環保是單車的3大面向,現在則越來越彰顯。 說「環保」有點沈重,「樂活LOHAS」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因為那由「你應該」,轉變成「我想要」。在歐美,油價高漲是很多人轉而騎車的現實誘因,而「樂」在騎車,才是實踐的強力引擎。所以,要騎士遵守一些環保守則之前,我想先談談樂趣的部份。
長鬃山羊的活動經常在挑戰自我的單車能力,假日騎乘之後要累個兩天,要扮演好平日的角色,花很多時間協調活動事宜、把每週的影像活動更新上網等等,如此周周循環,如果不是因為樂趣及其所引發的熱情,斷然無法持續下去。從一開始的玩樂,到成員中只要有可能,大多騎車通勤,實踐樂活主張,水到渠成,一點都不勉強。
單車上路指南
所以騎士的環保守則其實很簡單,就是:多騎車、少開車。不過台灣目前環境友善度及支援性都不夠,短程的沒有通勤車道,長程的缺乏大眾交通工具支援(例如單車上火車),總是覺得有點非戰之罪。
很多的單車騎士守則*2反而是在教導騎士如何自我保護,如個人安全裝備、夜騎燈具,包括遵守交通規則。不管國內外,大多人認同騎單車的健康性與環保性,而阻止人們上路的主因是:道路不安全,等待環境改善才要上路。即使如此,單車上路的好處,還是比壞處多,以下是單車上路指南:
.規劃替代路線:能走小路、後街巷弄(Back-street Routes),就不走大馬路。單車可以更有彈性去開發一些通勤路線,遠離擁擠、烏煙瘴氣的幹道,更安全、舒適,甚至更省時。
.遠離車陣:紅燈時別塞在車陣中,免得多吸廢氣。預先觀察燈號,選擇遠一點地方停,或暫時進入人行道等。只要燈號系統仍未考量單車,那就還有通融的空間。
.裝備齊全:安全帽、鮮豔衣物、警示車燈、口罩、車鈴等,並時時檢查單車的胎壓、煞車等是否正常。
.提升騎乘技巧:登山車跨越障礙的技巧,其實在道路也很好用。加入車隊,培養騎乘技巧及體能,對於通勤有很大助益。
看在單車是低碳功臣,大環境該改善的比個人規範要多。放眼國際,英國倫敦施行「塞車稅*3」、法國設置「公共單車系統*4」、美國推「單車上班日*5」……,都是要大家多多騎單車。
「臨界量Critical Mass*6」活動對於鼓舞大家騎車上路、爭取道路平權有很大的功用。先進城市幾乎都有定期的臨界量活動,不過不是一開始就適用在每個城市,像高雄市目前有定期的「微笑單車上路*7」活動。其前身是「單車免費早餐*8」,由單車社團自力發起,積極運用網路的力量:只要來騎單車,就可以分享到一份早餐。先傳達善意,而不是像「臨界量」的衝撞體制,把參與層面擴展開來,去除單車上路迷思,目前無法評估其成效,只是個開始。
單車是很棒的交通、旅行、探險工具,哪裡都可騎車,自是不用設限。急迫要做的事就是:單車上路吧!
參考資料:
1、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
2、"Bicycling Street Smarts"
3、"London Congestion Charge"
4、"Velib"
5、"Bike To Work"
6、臨界量精神及其做法
7、微笑單車上路
8、單車免費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