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庫斯共管制度下的資源保育與利用 | 環境資訊中心

司馬庫斯共管制度下的資源保育與利用

2007年08月20日
作者:林俊強(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

共享資源的保育與利用,ㄧ直是眾人關心的議題,1980年代起即有許多研究者針對不同社區制度對共享資源管理的意義提出看法。透過研究者對數百個個案的審視,發現諸多歷時百年之久的制度對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以及共享資源的保育與利用,有其不可或缺的意義存在。

社區居民的屬性與資源管理的制度安排深深影響到在地社群對共享資源的取用與控制,而資源性質、社區居民屬性與制度安排之間的動態的平衡,對於資源的保育與利用及生物多樣性的保存,會有相當積極且正面的意義。新竹縣尖石鄉晚近十年來媒合傳統上的共享概念,發展出屬於當地的Tunann制度,在該制度中土地是共有的,資源是共享的,特別是在觀光經營活動以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管理與原住民傳統知識上。

司馬庫斯部落一隅。圖片來源:司馬庫斯近年來,伴隨著保育思潮與觀光活動的興起,臺灣原住民部落對於傳統領域環境共享資源取用與控制的形式亦隨著社會的脈動而轉向觀光發展。

洪廣冀、林俊強(2003)針對司馬庫斯部落觀光經營制度的研究中,指出為了避免強度過高的觀光經營方式危及社群內部的資源取用、分配問題,族人具創意地理解其自身所處的脈絡,創造嶄新的方式詮釋之以獲致共識。其中關鍵處在於制度能否可再分配社群因生計系統轉換而導致的不均,並將其嵌合於傳統的互惠與共享規範中。

將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知識納入到當代環境經營議題時,即回應當代的社群轉向,從由上而下、排除式的典範轉而邁向由下而上、納入式的研究取向,強調地方社群的主體性,嘗試共管機制的建構。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的生成仰賴於原住民族對於傳統領域日常性的接觸,過去並透過集體社會制度的運作,得以有效取用、保育環境資源,對於傳統生活的維繫,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司馬庫斯的巨木區。圖片來源:司馬庫斯司馬庫斯傳統知識的形成與延續仰賴於對環境長期性的觀察與經常性的口述傳統的知識傳承。過去,司馬庫斯族人例常性的前往觀察環境狀況,透過植物的生長情形,動物的足跡來掌握動物的族群數量。對傳統領域中之野生動物生育地編有核心保護區包含大壩尖山地區與鴛鴦湖地區,規範司馬庫斯族人不得前往狩獵,即便是一般的獵場,亦經常於觀察到動物族群數量與環境變遷狀態後,針對特定傳統領域採取兩年不予狩獵的決策。因此傳統知識的維繫與延續是得以依存在對於動物的保育之上的,基於此,司馬庫斯部落族長倚畍先生正努力推行五年不狩獵政策,已獲族人響應。

Kowrow自然生態公園。圖片來源:司馬庫斯其次,透過對司馬庫斯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的運用機制及形式的了解,司馬庫斯的原住民傳統知識是能有效回應當代環境資源保育的目的,包含在環境資源調查、環境資源保育機制,環境資源保育人力以及文化資源的再生,並得以在跟政府機器在對等的互動機制下,尋求共識。司馬庫斯部落獲得雪霸國家補助開闢神木步道,生態旅遊解說員訓練,在林務局同意下接受雪霸國家公園的補助開闢KOWROW自然生態公園步道,在風災後,更嘗試透過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進行更進一步的傳統領域環境資源調查。基於族人對於在地生活永續發展願景的追求,原住民族是能跟國家官署與保育社會取得協力行動,並朝著共同的願景邁進。

泰雅族狩獵時所設的陷阱,當大型的動物踏在木板上時,機關馬上起動,將獵物前或後腿往上拉。圖片來源:部落e樂園第三,司馬庫斯族人在保護其所生存相依的傳統領域上仍面臨一些困境,其中最大的困難是鄰近部落居民與部分族人對於山林的狩獵、採伐。於此部落族人在發現此一情況時,採取許多規勸及通報林務機關的舉動,卻因部落社會關係的壓力與公部門反應的遲滯而徒呼負負。

原住民的傳統知識生成與部落組織與社會規範的復振,需在當代社會下運作出嶄新的形式。唯有與當代社會在願景層次有效的嵌合,方得以讓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持續的繁衍再生,對原住民族自身及當代社會產生更為深遠的貢獻。

參考資料:

洪廣冀、林俊強 (2003) 社群主位與資源競合—泰雅爾司馬庫斯部落觀光經營制度的浮現與變遷,2003年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東華大學主辦。

延伸閱讀:

洪廣冀、林俊強(2004)觀光地景、部落與家:從新竹司馬庫斯部落的觀光發展探討文化與共享資源的管理,地理學報,37:51-97。

盧道杰(2004)臺灣社區保育的發展:近年來國內三個個案的分析,地理學報,3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