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獵人?布農族狩獵文化的過去與未來(上) | 環境資訊中心

最後的獵人?布農族狩獵文化的過去與未來(上)

2008年07月29日
作者:邦卡兒•海放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原住民專案計畫主持人)

學生時期我買了一本書叫做《最後的獵人》,吸引我的是這刺眼的標題。部落裡獵人不是很多嗎?怎麼有「最後的」獵人?在我的印象中,獵人好像都是悄悄的上山,悄悄的下山;部落裡也根本沒有獵人這個名稱,布農語只稱hanup(狩獵),或稱hanupan(獵場)。

狩獵對族人而言,是一種行為或工作。在當時60年代,山區伐木與狩獵仍未禁止,在部落中常聽到有人下山豐收慶祝,呼朋引伴共同分享山的飲食。當然獵人的工作也非全職、長期在山區駐紮狩獵,他們僅在工作閒暇之餘,入山去狩獵。獵人在部落的地位並無特別榮耀,這是布農人最基本的技術。

信義鄉的狩獵入口:筆石

狩獵文化孕育出布農族人與自然和諧的關係,且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圖為部落全年最大慶典「打耳祭」。圖片來源:台東縣政府小時候我們常在陳有蘭溪畔的平台做農事,東邊矗立的山壁是郡大山山麓剝落的岩石,我們稱這塊區域叫halunsibun(哈倫西本),閩南人稱筆就(筆石),意即石頭碎落之意。這面山壁長年崩落,且每日隆隆響,我們都習以為常。在工作時,常見山區狩獵的獵人經過這裡,這是他們必經之地。獵人有背負獵物時會停下來,從davaz(網帶)內拿一些肉給碰到的族人,尤其只要看到小孩,便會拿肉絲給小孩吃,小孩聞到香味就開始流口水了。獵肉烤得非常棒,香味十足,肉可以用手指撕開,紫紅色的肉塊是肉中極品。

獵人的標準裝扮是手拿著槍,肩上背著davaz,這是用繩子或藤編的背包,可收縮,大的可以背一隻山羊,或好幾隻山羌,非常好用。黝黑的臉龐,輕快的腳步,充滿自信的走在路上,白天的時候才會看到他們下山,上山的時間都在凌晨或黑夜,一般人都碰不到上山的獵人。

分享是為了下一次的收穫

我的父親曾說,他們小時候常看到長輩們聚在一起,祖父也在其中。只要有人從山上下來,大家就會聚在一起,分享獵物,從白天到黑夜唱歌、喝酒,十分高興。在部落中,這種為狩獵慶祝的狂歡時光,是種分享的表現,因為共享會被祝福,也藉此歡慶。由於中央山脈是布農族的maiasang(故鄉),有思鄉的情懷作祟,大家聚在一起可彼此訴說這次上山行經的區域,也分享山林遇到的狀況,有的人很久沒上山,想知道山的變化,溪流將溪谷沖刷成什麼樣,現在的獵徑有沒有改道……大家總會屏氣凝神,專注聽著上山的獵人敘述經過,這個獵人因為獵物分享,會受族人感恩,也是山上最新的訊息傳遞者,日後可成為族人詢問山區變化的對象。

傳統的獵人特質

獵人平時在部落的角色是農夫,是家長,也可能擔任部落的幹部。一個獵人要能把這些角色扮演好,才算是一個稱職的獵人。獵人的基本條件有什麼?他的養成如何?我們去詢問耆老可以得知,獵人並非浪得虛名。在13歲左右,要與族人共同上山,必須對於山林的地理環境、植物的利用,以及包括食用、建材、起火、陷阱用、藥用等等都必須詳加了解,因為山區沒有人會帶你找這些植物,什麼都得自己來。

獵人兼具許多角色,不是任誰自稱獵人就可以得到殊榮。例如在動物的認識中還包括腳印的辨別,高明的獵人除需認識動物各種腳印外,還需從腳印的形狀分辨出公或母,以及該獵物的重量。除在環境資源的熟悉外,個人的體力、耐力、背負等等,還有對山的信仰、敬畏,這些種種的特質完備之後,才是真正的獵人。

獵人是不善言詞、不喜吹噓的,他的表現主要在山林大地之間,他是跟自然對話,是跟山林競爭,是跟動物賽跑。獵人總是坐在屋簷前面,雙眼凝視山巒,手撫摸著刀或槍,思考著大地。獵人是寂寞的,他都在山林中生活;獵人是嚴謹的,他們遵從戒律與禁忌,他們相信山林賜與你一切的獵物之外,也賜給你平安,你的虔敬會指引你,讓你得到豐收,因此他們謹守勿語,上山不能開玩笑,也不能講有性的言語。

獵人對長輩、後輩的親屬關係非常清楚,沒有以下犯上,長輩說一就是一,沒有第二句話。長輩說的就是命令,命令不容懷疑。他要保護家族,不讓別族侵犯,他也做狩獵採集的工作,但並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成功的獵人,每一家族可以勝任獵人的角色,都得經過特別的時間累積與考驗。

今日獵人技術令人憂心

現代獵人。圖片來源:邦卡兒•海放南布農族有最後的獵人嗎?現代的獵人又是什麼樣的獵人?據我觀察,其意涵上已遠比長輩的遜色。我聽說我們部落有一個人,名字叫里安(lian),他天生雙腳無法行走,小時後在台中的殘障學校就讀,長大後也在外面工作,假日或年節會回到部落,兜售手錶。有一陣子他也當獵人,所以發生了一些趣事。

有一天,里安閒閒沒事出外打獵,他在草叢埋伏很久,一直等不到uvau(班鳩)出現,便想回打魯汗(獵寮)休息。他開始在草叢內爬著回去,在爬的同時,總覺得後面有人跟著,可是看不到有人,於是繼續前進。但還是感覺後面有東西,他猛然回頭,是一隻眼鏡蛇在背後,正伸長脖子,作勢準備攻擊他,他馬上用槍朝牠的頭部射擊!這隻眼鏡蛇只看到有動物在前方活動,牠不知道是里安,就被里安打死了。

以上這則故事說明,現代獵人只要會用槍,其他體態、速度、環境地理、動植物認識是不需要的。傳統的布農族人會認同這一點嗎?什麼樣的獵人才能表現民族的強悍,什麼樣的組織才是布農人要的?在此我們並非歧視身心障礙者,而是以布農傳統的角度,去探究這個問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