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外來種防治教育計畫 教育專刊--第一期植物篇-5 | 環境資訊中心

2008外來種防治教育計畫 教育專刊--第一期植物篇-5

 首頁計畫簡介種子教師研習營主題專文教案下載活動報導站站相連 


教育專刊--第一期                                                                                       回上頁

外來生物特輯—植物篇
外來植物現況的研究
吳姍樺(師大生命科學系)
 
摘要
        研究瞭解植物的入侵與物種的入侵性時,歸化植物的植物學形態、生物學特性、年代學以及地理分佈等資訊已經被證實是相當有用的工具。本研究搜集了臺灣最新的偶發與歸化植物名錄(可能是目前東亞地區資訊最完整的一份歸化植物名錄),分析後發現臺灣受到外來植物入侵的情況屬於輕微,偶發與歸化植物僅佔所有維管束植物的8%。此外,單位對數面積下外來偶發與歸化植物指數的增加緩和,相較於其他島嶼地區,臺灣的指數與外來植物的比例明顯較低。過去數十年來,臺灣外來偶發與歸化植物數量的累積呈現平穩且線性地增加。這些外來偶發與歸化植物中數量最多的三個科分別是豆科、菊科以及禾本科,然而世界上外來偶發與歸化植物數量比例最多的科卻是莧科、旋花科以及柳葉菜科。在本研究中牽牛花屬、茄屬以及野百合屬這三屬的外來歸化植物數量最多,大約整個屬的60%皆屬於外來物種。在臺灣外來偶發與歸化植物當中,多年生草本比例最高,約佔了三分之一,一年生草本次之。約有60%外來歸化植物是無意間被引進臺灣,另外也有許多植物被刻意引進來作為景觀植物、藥用植物以及畜牧的牧草。這些外來植物在田野間入侵的狀況約有50%是未知的,景觀植物在田野間多屬於「歸化」的狀態;牧草在田野間的狀態則多屬於「偶發」,而引進作為藥用植物的外來植物入侵性似乎相對較低。本研究也發現臺灣大部分外來偶發與歸化植物最主要的原生地為熱帶美洲,亞洲與歐洲則次之。
 
前言
        廣泛地收集外來植物資訊對於瞭解外來植物的入侵情況來說是必要且重要的(Pickard, 1984; Kloot, 1987a; Corlett, 1988; Fensham & Cowie,1998; Rozefelds et al., 1999; Vilá & Muñoz, 1999; Stadler et al., 2000; Pyšek et al., 2004)。在前人的研究中也指出,研究瞭解植物入侵的方式與入侵性時,植物學上的形態、生物學上的特性、地理分佈以及引進的年代等歷史紀錄都是相當有用且不可或缺的訊息(Rejmánek & Richardson, 1996; Daehler, 2001; Pyšek et al., 2002; Wu et al., 2003; Lake & Leishman, 2004; Pyšek et al., 2004)。然而目前許多外來植物的名錄中,僅僅只有整理植物的名稱與一些基本的註解而已(Lee, 1974; Söyrinki, 1991; Sykes, 1996),有關外來植物較完整的資訊記載卻相對的缺乏,例如原生地、生活型、適應的棲地類型、引進的方式以及目前的入侵情況等資訊(Pyšek et al., 2004; Silva & Smith, 2004)。完整的外來植物名錄的缺乏會使得研究外來植物在不同地區的入侵情況出現困難。相對地,這樣的情況在面對入侵植物的防治與撲滅等工作時,同樣也是一大挑戰。
        根據目前外來植物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多致力於北美洲地區與歐洲的國家,而亞洲與鄰近區域的研究仍然在起步階段(Corlett, 1988;Turner, 1997; Enomoto, 1999; Meyer, 2000)。以目前亞洲地區的研究來看,香港(Corlett, 1992)、日本(Enomoto, 1999)、韓國(Koh et al., 2000)、新加坡(Corlett, 1988)與臺灣(Wu et al., 2003; Wu et al., 2004)皆已有外來草本與歸化植物的名錄,卻仍然缺乏進一步的分析比較。本文章將搜集整理臺灣的外來歸化植物並與鄰近地區的外來植物作分析比對。
        大部分的入侵植物一開始多是被刻意引進用來當作景觀植物、牧草、藥用或是其他特殊目的等用途(Mack & Erneberg, 2002; Mack, 2003)。另一部分無意間被引進的入侵植物則多是由混雜於其他飼料或是作物的種子、旅客的鞋子、行李以及貿易商船的往來等方式所引進(Kloot, 1987b)。過去的臺灣曾經遭受大量的人為開發並改變的各地區的植物相與地貌(Editor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Forestry Association, 1993),這樣的人為活動直接關係並影響著數十年來臺灣歸化植物累積的數量。
        一般相信海島國家會比大陸型國家含有較高比例的歸化植物(D’Antonio & Douley, 1995; Gargominy et al., 1996; Rejmánek, 1996; Vitousek et al., 1997),而這些外來植物對海島國家的影響也相對較高(Loope & Mueller-Dombois, 1989; Simberloff, 1995; Whittaker, 1998)。根據Rejmánek (1996)的研究,熱帶大陸地區比溫帶大陸地區能容納較少的外來物種,但是熱帶海島地區卻能比溫帶大陸地區容納較多的外來物種,然而這樣的理論在亞洲地區的海島國家卻尚未有效地研究與測試。以臺灣地區為例,氣候與地形的多樣性能容納世界上來自不同地區與不同氣候條件的外來植物(Randall & Lloyd, 2002)。因此,分析目前的外來植物的現況以及評估未來這些外來植物成為入侵植物的機會是相當重要且刻不容緩的事。
        近年來,我們已經發表了具有生態背景資訊的臺灣外來偶發與歸化植物名錄的清單(Wu et al., 2004)。根據這份名錄,我們可以解決臺灣外來偶發與歸化植物一些基本的問題:
  1.  外來植物是否由特定的分類群組成?
  2. 外來植物是否有偏好的生活型或是棲地類型?
  3.  這些外來植物主要原生自那些地區?
  4.  這些外來植物被引進的方式為何?

        除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進一步測試了幾項假說:

  1.  臺灣是一個具有熱帶與亞熱帶氣候的海島,擁有豐富多樣的氣候與地形,是否容易遭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外來植物所入侵?
  2. 那些被引進並且成功地在臺灣生存下來的外來偶發與歸化植物是否來自於與臺灣氣候相近的地區?
 
方法
研究地點
 
        臺灣為跨越北迴歸線的太平洋西岸沿岸島嶼,北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為熱帶氣候。年均溫攝氏22~25度,年降雨量3000公厘。主島面積35800平方公里,多為高度500~3952公尺的山峰,丘陵佔據臺灣三分之二的面積;其餘則為海拔0~300公尺的西部平原組成人口居住的主要地區。劇烈的地形差異加上由熱帶低地至高山變化的氣候,形成各式各樣的棲地。目前,50%的島嶼由針葉及闊葉林覆蓋,已發表4216種原生及歸化植物,在1389屬和233科之下。主要的物種為草本(2776),接著是木本(588)、灌木(426)、藤本(248)及蕨類(177)。在原生種中約有1041種是臺灣特有種,以菊科和禾本科為主。
        臺灣有兩千三百萬人居住,平均人口密度是640/平方公里。道路(0.56公里/平方公里)及鐵路(0.07公里/平方公里)組成密集的網絡,可能與歷史事件一樣造成外來植物的多樣性。臺灣的新移民約是在300~400年前跟著中國大陸的移民遷入。到了1874年,臺灣三分之一的土地發展成農田且人口數接近五十萬人。1874年後的120之間,西部平原的城市發展已趨完成;約在1949年,最大且最後的移民潮遷入了將近一千五百萬中國人,西部平原都市化的結果,低地闊葉林被受限在丘陵或山區,平原上僅剩零星散布的次生林。
 
Terminology
        根據Pyšek和吳姍樺等人的研究,外來種被分為三群,「偶發」、「偶發或歸化」、「歸化」(圖2)。在吳等人的研究中被歸為稀少的物種本篇中被歸為偶發物種;建立和可自行繁殖的物種歸類為歸化種;而沒有實際資訊的物種則歸於「偶發或歸化」(以下皆稱C/N)。以三個次分類(原生、常見和侵略性的),來分類這些物種在野外的情況。歸化種產生許多子代且與親代有相當距離的被歸類為入侵種,引起經濟或環境危害的物種常被稱為外來的「害蟲」或「雜草」。
 
分析
        340種外來物種的清單,包含原生地資訊、生活型(本篇研究對照至Raunkiaer 系統)、棲地、第一份野外採集紀錄的年份、引進的目的或方式及在臺灣入侵的情況也用以分析。
        令人遺憾的,無法取得所有物種的第一份野外採集紀錄,340種中只有327種(96%)用於分析。歸化植物的分類分布由科及屬來總結。最大科及屬中大量的原生及特有種由「Flora of Taiwan」的記載中取得且用以與歸化種比較,並比較臺灣歸化物種每一科、屬與世界全部物種每一科、屬的比率。
        關於在臺灣可能被歸類為雜草的物種資訊可由林正義、徐玲明 蔣慕琰等人的書籍報告中取得。中國和日本的雜草(最近的大陸和島嶼地區的雜草清單)由李(1968)和日本雜草學會(http://www.wssi.jp)獲得,用以預測引進臺灣的植物成為入侵種的潛力。
        由於物種原生地分布資訊由不同文獻提供產生不一致,我們首先根據生物地理起源,例如非洲、美洲、亞洲、歐洲、歐亞大陸(不包括南亞)作大致的歸類。物種再以對應的原生地氣候歸類至不同的次級類別。可能包含很多氣候類型的廣大地區由主要氣候類型分類如下:北美、歐洲、歐亞大陸歸類為溫帶;非洲、中美洲(包含墨西哥)、南美和南亞歸為熱帶。3個沒有原生地資訊的物種則被排除,留下337種用來分析。
        物種引進目的不明的記為”目的不明”,而入侵狀態不明的則記為C/N。物種先依照入侵狀態分類,再依據引進目的作近一步分析。
        用變異分析(ANOVA)不同入侵狀態的物種(偶發、C/N、常見、局部種和入侵種)之平均最短駐在時間(MRT hereafter)(從臺灣的第一份植物標本集記錄年份至2004年之間)。   
        對不同地區植物入侵的比較,兩種指標可用來評估植物入侵的強度:(1) 100×(偶發與歸化種數量)/(總物種數);及(2) 偶發與歸化種數/log(每平方公里中特定的區域面積)。某些特定島嶼地區的面積、原生種數、偶發及歸化及上述指標等資料可從聯合國環境總署的島嶼手冊(http://islands.unep.ch/isldir.htm)取得。
 
結果
1890至2004年間,偶發與歸化物種的累積數目呈現近似直線的增加(圖3)。外來物種的數目在1865至1895年間增加緩慢,然後在1900至1940年間增加的較快速。在1940至1960年間,沒有發表新的偶發或歸化植物之標本。1960年後,標本記錄則開始穩定的增加(圖3)。
        在臺灣被發表的偶發與歸化植物共有340個物種,隸屬於222個屬、60個科(表一),數目佔臺灣植物相的8%。這些物種中80%是雙子葉植物、19%是單子葉植物、有一種是蕨類。豆科、菊科和禾本科是具有較多偶發與歸化植物的科別,且這三個科別共包含了將近一半(44%)在臺灣出現的偶發與歸化植物(圖四)。其餘的各科別內(如:茄科、旋花科、大戟科、莧科)包含的偶發與歸化植物都不超過20種。在許多最大的科別中包含的偶發與歸化植物數目都較原生種來的少。例如豆科、菊科、禾本科都各有上百種原生種,都較同科別內的偶發與歸化物種數目多上2倍。有些科別(包含菊科、大戟科、玄參科、馬鞭草科、天南星科和茜草科)含有的特有物種數目也多於偶發與歸化物種數目。茄科是唯一偶發與歸化物種數目多於原生物種的科別。在歸化物種、原生物種與特有物種的數目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資料無呈現)。
        分析各科別內,在臺灣的偶發與歸化物種數目佔全球物種數目的比例。莧科所佔比例最高(0.011),後四名排序依此是旋花科(0.009)、柳葉菜科(0.008)、茄科(0.008)、馬鞭草科(0.007)(圖5)。在比例較高的科別中,茄科是具有最多偶發與歸化物種數目的,其後依次是旋花科、大戟科、莧科與馬鞭草科。提及的這些各科別內其包含的偶發與歸化物種都不超過20種。而另一方面,較大的科別(如豆科、菊科和禾本科)內歸化數目所佔全球的比例都是較小的(圖5)。
        旋花科內的牽牛花屬具有最多的偶發與歸化物種(13種),後續各屬排序依次是茄科茄屬(11種)、豆科野百合屬(6種)、禾本科雀稗屬(6種)、柳葉菜科月見草屬(5種)(圖6)。在這些較多外來植物的屬中,只有野百合屬和雀稗屬之原生物種數比偶發與歸化物種數還來得多。在外來植物最多的屬中,牽牛花屬、茄屬和酸模屬(蓼科)是具有比原生物種數還要多的偶發與歸化物種數;月見草屬和莧屬是臺灣的新記錄屬;只有茄屬、野百合屬和大戟屬(大戟科)是同時具有外來與特有種之屬(圖6)。
        許多具有外來植物的屬內(73%)只含有一種偶發或歸化植物(圖7)。其中一半以上(57.5%)都是臺灣的新記錄屬。屬內含有2至4種偶發與歸化物種的屬,其中很大部分(33%至47%)都是臺灣的新記錄屬,而所有具5種偶發與歸化物種的屬則全部都是臺灣的新記錄屬。但所有具6個以上偶發與歸化物種的屬卻沒有一個是臺灣的新記錄屬(圖7)。
        依據丹麥植物學家Raunkiaer的生活型劃分,一年生植物(Therophytes)包含了三分之一的偶發與歸化植物相。依序是高位芽植物(Chamaephytes)、地上芽植物(Chamaephytes)、地面芽植物(Hemicryptophytes)、木質藤本(Lianas)和多年生草質藤本(Perennial vines)、一年生或高位芽植物(Therophytes/Chamaephytes)、地下植物(Geophyte)、一年生或半地下植物(Therophyte/Hemicryptophytes)(圖8)。
       除了為耕種用途引入的外來植物之外,大多數都成為歸化植物,接續是偶發/歸化、偶發物種(圖9)。大多數歸化物種都是入侵物種,接續為普遍的、區域性的物種。在所有類別的野外現狀中,都是因不明原因引入的物種佔最多數(圖9)。其中許多有可能是意外引入的。其餘的主要引入原因依續是觀賞用途、牧草、醫藥用途。在偶發與偶發/歸化的物種內,較多物種引入的原因是為牧草,超過景觀用途。對比之下,歸化物種內大多數是因景觀用途引進,超過為牧草用途。有少部分醫藥用途的物種是偶發、偶發/歸化或區域性發生的。沒有醫療用途的外來植物都是被發現普遍或入侵的。
        顯著的最小駐在時間(Minimum residence time, MRT)差異,只發現在偶發/歸化和普遍的物種間(P = 0.043)。普遍的物種擁有最大的平均最小駐在時間,接續的是入侵、區域、偶發和偶發/歸化物種(表二)。
        大多數偶發和歸化物種來自美洲,接著是亞洲、歐洲和非洲(圖10)。美洲和亞洲的熱帶區域是特別重要的來源。歐洲的物種是唯一在臺灣歸化的溫帶物種中重要的來源(圖10)。
        在臺灣的偶發和歸化物種中有不同數量是在臺灣、中國和日本中被劃分為雜草的(圖11)。在這些物種中有58種(16%)是在臺灣被劃分為雜草的,其中菊科佔了多數(22種),其次是豆科(5種)。在臺灣被劃分為雜草的外來物種有10種偶發物種、8種偶發/歸化物種、8種歸化非入侵以及32種歸化且入侵的物種。在另一方面,臺灣偶發和歸化的雜草中有95種(28%)是在中國被視為雜草的。禾本科是其中最多數(20種),接續是菊科(20種)、豆科(13種)。在這95種中有60種是在臺灣不被視為雜草的。這60種在臺灣的野外現況: 9種是入侵種、8種是歸化種、8種是偶發種、35種是偶發/歸化種(表三)。臺灣的偶發和歸化物種中有126 種在日本是被視為雜草。其中91種(27%)是在臺灣不被視為雜草的,這些物種在臺灣的野外現況,14種是入侵種、16種歸化非入侵、10種偶發、49種偶發/歸化。在臺灣的偶發和歸化的340種物種中,只有27種是在臺灣、中國和日本都被視做雜草的。
        每單位面積取對數所含有的物種數,臺灣相較於其他島嶼地區排名一般(表四)。偶發和歸化物種所佔臺灣植物相比例是相當低的,在分析的島嶼中只有古巴也擁有如此的低比率(表四)。每單位面積取對數內擁有較少物種的原因與地域、氣候以及當地植物總數都沒有發現關係。
 
討論
       比較日本(Enomoto, 1999)與加州(Rejmánek et al., 1991)偶發及歸化物種之指數及算數累加,過去數十年來物種近乎線性的累加趨勢適當地提供臺灣的偶發及歸化物種的增加趨勢之佐證(圖3),而與日本之重要不同點在於,臺灣的偶發及歸化物種在十九世紀開始迅速累加,然而日本的引進記錄早在大約200年前開始,而近年僅有少數偶發及歸化紀錄(Enomoto, 1999)。這項差異也許是歸因於臺灣植物研究發展史的緩慢起步以及移民遷入史。在19世紀之前臺灣歸化記錄資訊的缺乏也造成archeophytes及neophytes區辨上的困難。即便臺灣擁有長期的移民歷史及數百年來與鄰國的交易行為(圖2),島嶼的發展被限制在非常侷限的區域,直到19世紀末期以前,標本的蒐集及自然資源的調查依舊未有起步(Wu, 1997)。偶發及歸化物種從1900年及二次世界大戰前持續被蒐集(圖2&3),而出現在1940到1960年間之物種累加間斷與戰後復原及臺灣政權轉移不謀而合(圖2&3),這段期間從中國大陸遷入最大量且最晚的移民潮約有150萬人(Chien, 1995),偶發及歸化物種在該事件後的十年間開始增加(圖2&3),故由歷史角度可解釋此間斷現象。
         臺灣的偶發及歸化物種約有60科(表1),45%的物種隸屬三大科:豆科,菊科及禾本科(4),大量的外來及原生物種無庸置疑地反應了這些科的物種總數,結果顯示在許多科中,偶發及歸化物種總數與該科佔全球之物種總數有關(Heywood, 1989),而這三科亦為世界上許多地區外來植物的主要貢獻者(Pyšek, 1998)。
除了這三大科之外,主要偶發及歸化植物的科組成及重要性會在不同的地區而有稍微的不同。在一些亞洲國家如臺灣及韓國(Zerbe et al., 2004),茄科、旋花科、大戟科及莧科是除了上述三科之外最大的外來植物貢獻者,但在一些歐洲國家,上述科的重要值即相對減小(Weber, 1997; Vilá & Muñoz, 1999; Pyšek et al., 2002)。而不同的氣候及生物地理親綠可能相關,茄科、旋花科及莧科被認為是熱帶或溫帶氣候科,其中許多種類可能無法適應如北歐及中歐之氣候環境。
        根據偶發及歸化物種在全球各科的物種總數之比例顯示,臺灣地區的莧科、旋花科、茄科、柳葉菜科、馬鞭草科及蓼科的偶發及歸化物種數與全球呈現相同的比例(圖5)。然而,這些科的特有種總數及原生種總數並不與偶發及歸化物種總數顯示任何相關性(圖4)。這些科的大小在全世界的物種總數並不超過2600種,一個科在全球擁有的物種總數並不能全然代表該科在一地區偶發及歸化物種數所佔該科物種總數的比例。比較這些較小到中等的科之後發現,豆科、菊科及禾本科的出現並沒有較這些科科來得成功(圖4)。莧科、旋花科及茄科大多為熱帶或溫帶氣候之植物科,故其能夠適應臺灣大部份的地區。然而,茄科及旋花科的過度表現顯示這兩個科在臺灣地區的族群建立特別成功,未來必須被密切注意。柳葉菜科、馬鞭草科及蓼科為溫帶科,這些科的過度表現也許是歸因於其中之一個或兩個較適應臺灣現況的屬(圖5)。
 
        大多偶發及歸化物種所隸屬之屬為世界上最大的屬(圖6),如旋花屬、茄屬、野百合屬、雀稗屬、月見草屬、大戟屬及酸膜屬在全世界皆有數百種以上的物種,中等大小的屬如莧屬的物種數也有約60種(Mabberley, 1997)。而過度表現的屬如旋花屬及茄屬,其偶發及歸化物種之比例為何比全球該科(旋花科及茄科)物種總數比例高上許多(圖5),這兩個屬明顯成功適應臺灣地區之原因有待調查。
 
        在歸化的各屬中,有很高比例(33% ~ 100%)的屬少於五個外來偶發或歸化物種(圖7),這樣的結果似乎也支持達爾文的假說:在外來的植物中,新歸化的屬會比新歸化的種獲益來得大(Darwin, 1859)。新歸化屬的物種在野外環境的競爭會比較少,因為它們不需要與原生屬屬內的其他植物競爭。達爾文的假說同樣支持Rejmánek在美國加州的研究(Rejmánek, 1998),但是對於部分島嶼地區卻不適用(Daehler, 2001; Duncan & Williams, 2002)。
        大部分外來偶發與歸化植物呈現的生活型與習性與其所屬的科特徵或是屬特徵相符(圖8)。舉例來說,歸化數量最多的豆科、菊科以及禾本科主要就是由一年生種子植物、地上植物、地表植物以及半地中植物所構成。大量的多年生外來歸化植物(地上植物、地表植物以及半地中植物)也可能意味著它們未來對臺灣環境可能產生嚴重的衝擊。
        大量的外來偶發與歸化植物被引進的意圖是未知的,這不是紀錄不完全就是意外引進所導致(圖9)。部分國家的研究也指出,大部分的外來偶發與歸化物種都是經由意外的引進所導致(Arroyo et al., 2000; Myers & Bazely, 2003)。部分造成入侵的物種的種子與作物種子混合在一起,再經由人為非刻意的傳播(Kloot, 1987b; Pandey & Parmar, 1994; Gelbard & Belnap, 2003; Pyšek et al., 2004)。旅客在國際間的來往或是完善的大眾交通運輸都可能助長了外來植物對臺灣的入侵。不幸的是,資訊的不足使民眾對於作物種子被外來雜草種子的汙染缺乏警覺,而且臺灣對於入侵植物的生態與農業上的研究也相當缺乏。
        過往研究指出刻意引進的物種主要是用於觀賞與牧草;只有一小部分是因醫藥用途而引入的(Mack, 1992; Myer & Bazely, 2003)。在臺灣的研究成果也是相似的(圖9)。有趣的是,為觀賞用途引入的植物比做飼料用途的植物看起來更具入侵性(圖8; Weber, 2003)。在不同野外現況中,觀賞植物都佔有相似的比率,而飼料用途的則較多是偶發的。這二群用途的植物都容易受到人類助長散播。醫藥用途的植物,像觀賞與飼料用途一般,對人類社會而言也相當重要,因此受廣泛的引入到許多地方(Maheshwari & Paul, 1975; Klemow et al., 2002)。也有因醫藥用途而引入的入侵種(Austin, 2000),但只佔入侵種中的一小部分(Weber, 2003)。這可能因為醫藥用途的物種會產生次級代謝物而耗費能量並減緩生長速率。或是因為它們不曾像飼料與景觀植物一般被廣泛的引入,因此而通常具有較低的繁殖壓力。
        大部分偶發和歸化物種來源於熱帶和溫帶區域(圖10)。這支持了物種對相似家鄉氣候的環境適應較好的假說(Corlett, 1988; Corlett, 1992)。臺灣具有多樣性的棲地,從熱帶到高山,而這也許能夠包含來自許多不同氣候地區的物種。但這無法解釋為何臺灣具有眾多來自美洲的物種、且它們同時也居住了數十年以上的時間(Wu et al., 2004)。而且在近百年來也沒有歷史事件的線索可尋(圖1)。相反地,在引入的物種中應期望大部分來自歐洲和亞洲區域,因為在17、18世紀有許多來自荷蘭、西班牙往中國的船隻,很可能同時將物種引入了臺灣(圖1)。非常有可能,貿易船隊同時將非洲、熱帶美洲和南亞的物種帶往臺灣,在它們向東方發展的過程中(Merrill, 1912)。
偶發和歸化的物種並不實質上組成了臺灣的雜草植物相。依據Randall(2002),在臺灣的偶發和歸化植物中有308種(91%)可被劃分為雜草(Wu et al., 2004)。但Randall(2002)的書涵蓋非常廣泛,如此高的雜草比例其實並不反映外來植物在臺灣的現況。依據我們的研究,相對來說的小部分(16%)偶發和歸化植物才是在臺灣被視作雜草的(Lin, 1968; Hsu, 1975; Hsu & Chiang, 2000)。這代表了偶發和歸化植物不是主要臺灣雜草植物相的來源。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墨西哥,那裡絕大多數的雜草也都是原生物種((Villaseñor & Espinosa-Garcis, 2004)。但在臺灣這相對的低比率可能是因為低估而產生的結果,因為臺灣的偶發和外來物種分別有28%和27%是在中國和日本被視為雜草的。因此,在臺灣偶發、歸化、入侵但並非雜草的物種,其若在中國、日本被視作雜草(表2與附錄1)則可能具有潛在對臺灣環境、經濟的負面影響。這些物種應儘速接受特別關注。
        主要的指數顯示臺灣只受低或中度的外來物種影響(表3)。這些指數包含偶發和歸化物種佔全部物種數目的比例(%)、每對數面積內偶發和歸化的物種數目。同時,大多數的偶發和歸化植物(83%)在臺灣都不被視作雜草。這些結果都不支持像臺灣這樣的島嶼易遭受嚴重植物入侵、包含較多偶發和歸化物種的假說。
        臺灣,像夏威夷,包含了許多氣候區域與地形,從高山到熱帶氣候、到海岸。但遭受植物入侵的強度卻較夏威夷低上許多。單獨觀察偶發與歸化的物種數目對地區內的全部物種數目比例就可以發現臺灣可較好的阻止外來物種建立(表2)。此外,臺灣每對數面積內所含有的物種數也較接近各大陸塊的數值(Vitousek et al., 1997),再度支持臺灣抵抗植物入侵的能力較其他島嶼地區來的好。接近最大的陸塊可能是原因之一。但為了更完整的了解在這區域內植物入侵的過程和模式,在東南亞地區更多生物地理和生態的研究是需要的。


 指導單位:  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