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外來種防治教育計畫 教育專刊--第一期植物篇-7 | 環境資訊中心

2008外來種防治教育計畫 教育專刊--第一期植物篇-7

 首頁計畫簡介種子教師研習營主題專文教案下載活動報導站站相連 


教育專刊--第一期                                                                                          回上頁

外來生物特輯—植物篇
臺灣的主要外來入侵植物
 
黃士元博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中心)
 
依據2003年第二版臺灣植物誌指出,臺灣地區現有維管束植物包括235科1,419屬計4,339種(含種以下分類群)。其中經引進並已歸化的外來植物有262種,占全部維管束植物的6.04%。另據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中心近期調查整理顯示歸化者已超過400種,估計已成為入侵植物(Invasive plant)者約有50~100種,對臺灣的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造成了重大的衝擊。本文以重要且具危害威脅者10種分述如下:
<小花蔓澤蘭>
菊科的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 H.B.K)別名薇甘菊或小花假澤蘭(中國大陸),外語名有mile-a-minute weed之稱。原產中南美洲,侵入東南亞、中國大陸及太平洋島嶼。臺灣地區引入年代及途徑不明,最早的標本於1986年採自屏東縣萬巒鄉,但隨之在臺灣南部、中部、花東及北部部分地區造成危害。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山坡地、廢耕地、圳堤邊坡、管理不良的果園及檳榔園等,都可見其踪跡。
經調查臺灣地區小花蔓澤蘭蔓延危害面積近年來多維持在四至五萬公頃間。在2006年小花蔓澤蘭的受害面積達41,326公頃,包括19個縣市,連北部地區也零星入侵。其中受害面積超過1,000公頃以上依序為臺東縣8,211公頃、花蓮縣6,873公頃、嘉義縣6,248公頃、屏東縣5,900公頃及南投縣3,864公頃等5個縣市。受害地區仍以低海拔的山坡地、林班地、廢耕地及管理不良的果園和檳榔園等為主。而垂直分布趨勢則由平地及低海拔坡地朝向中海拔山區蔓延,小花蔓澤蘭在南部地區屏東縣春日鄉境的大漢林道,已入侵至海拔910公尺;在桃源鄉境藤枝林道,已入侵至藤枝附近(海拔1,500 公尺)。
小花蔓澤蘭為多年生草質或稍木質藤本。莖細長且多分枝,呈匍匐或攀緣狀。在臺灣地區常見入侵於低海拔人工林、次生林及保安林緣,尤其以靠近山區鄉鎮內的荒廢果園、檳榔園、廢耕地、路旁及邊坡等受害較為嚴重。小花蔓澤蘭喜好繁生在陽光及水分充足的開闊地環境,在林分鬱閉度達80﹪時,則幾乎無法生長。對較大植株,小花蔓澤蘭會往上攀附在林木的樹冠上,藉以爭取更多的陽光,不僅遮覆其他作物之生長,並造成原生植物多樣性及環境生態穩定性之危害。小花蔓澤蘭開花結實量驚人,每平方公尺覆蓋面積可產生17萬粒種子。
對於小花蔓澤蘭這種兼具有性及無性繁殖優勢的雜草,應用人工或機械砍除其植株,雖在短時間內較難以完全清除其入侵危害,但在開花前的適當時期且正確的持續防除,仍不失為控制其族群擴張的有效方法,且不致造成生態環境的二次傷害。
 
<香澤蘭>
菊科的香澤蘭(Chromolaena odorata (L.) R. M. King & H. Rob.)別名為飛機草(廣州)或民國草(雲南)。原產於熱帶美洲,在美國東南部、墨西哥到阿根廷,並且廣泛的出現在歐洲大陸的熱帶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引入中國西南,包括雲南及海南島等地區。
香澤蘭侵入臺灣地區的年代及途徑不明,正式新紀錄種發表於1998年。但邱年永及張光雄先生在1995年出版的「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4)」一書中,提到分別從東南亞各地引種試種已成功。香澤蘭目前在臺灣地區的南部及東部大量分布;在中部地區亦已入侵。
香澤蘭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已成為深具威脅性的入侵雜草。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盆地邊緣、林緣、路邊、田埂、河邊、果園、林內空曠地或荒廢地上可見其生長。在年雨量900~2,000公厘,相對溼度70~90﹪,年均溫19℃以上的地帶,是其適宜的分布區域。
經調查臺灣地區香澤蘭蔓延危害現狀近年有增加之趨勢,2006年香澤蘭的蔓延危害面積計有8,898公頃。扣除林務局管轄的國有林班地及其他試驗與保育林地等共2,305公頃後,按縣市別區分,則受害面積超過500公頃以上的4個縣市依序為:屏東縣4,032公頃、臺東縣722公頃、花蓮縣688公頃及高雄縣538公頃。另香澤蘭亦已入侵中部地區彰化、南投及臺中縣境。
香澤蘭野外海拔高度蔓延調查,在南部大漢林道檢查哨(海拔約600公尺)以下路旁則已大量分布。在桃源鄕境的藤枝林道10K以下已遭香澤蘭大量入侵,往上則已入侵至藤枝附近(海拔1,500公尺)。南橫公路(臺20號道路)從低海拔甲仙、六龜(荖濃、寶來)至桃源一帶沿途香澤蘭蔓延極為嚴重,入侵分布已超越梅山口海拔約達1,100公尺。在嘉義阿里山鄉境的嘉129號道路,從大埔(海拔280公尺)到茶山村(海拔450公尺),沿途蔓延嚴重。在中部地區以八卦山脈嶺線的139號道路(海拔200~250公尺)的分布最多。
香澤蘭為多年生粗壯草本,主根不發達,根狀莖橫走,株高可達3公尺。主要以種子大量飛散繁殖,因此防除必須掌握在開花期之前施行砍除。另其直立莖橫倒之後成為根狀莖,亦會再長出新根及多量植株,建議應併予刈除。
 
<銀合歡>
豆科的銀合歡(Leucaena leucocephala (Lam.) de Wit)原產於熱帶美洲瓜地馬拉,目前已廣泛擴散至東南亞洲及太平洋島嶼。在1916年已紀錄銀合歡為臺灣全島性之外來植物,光復後曾引入作為造紙用樹木,並廣泛推廣栽植。野生族群可能有多種引入之品系。
銀合歡是小到中喬木,高3~15公尺,樹徑可達50公分。葉為二回羽狀複葉,小葉線狀長橢圓形,葉背綠白色,先端銳形;頭狀花序腋出,具有長總梗,花乳白色。豆莢5~20個長於總梗上,懸垂,扁平紙質,每個果莢有8~18粒種子,被動開裂。
銀合歡是個頗具爭議性的樹種,它曾被廣泛提倡作為熱帶地區的造林及糧草產物,只是作為飼料時在反芻動物瘤胃中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對反芻家畜或人類都有一定毒性。然而銀合歡也因它的生長極為強勢,族群可自然馴化不斷擴張,形成高密度的純林,而被視為頑強雜木。一旦入侵建立族群後即難以根除,讓許多耕作地區變成沒有利用價值,並威脅到原生植被的生存。銀合歡能適應年雨量500~3,500公厘的範圍,並能忍受6~8個月長的旱季。一般而言,它可以適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大的範圍,特別是季節性乾旱的熱帶地區。
銀合歡耐乾旱偏好開闊地的環境,可侵入貧瘠的區域,在臺灣地區多生長於灌木叢、草生地、海岸,干擾地,人工造林地、農耕地及河岸等。其分布及危害遍及全臺低海拔山區、平野、道路邊坡、堤岸及河床地。在南部的恆春半島受危害特別嚴重,估計有九千公頃山林遭其侵入;在東部南段海岸的邊坡沿途也可見,受害後很難清除,原生植被回復也極為困難。因銀合歡的根部具有固氮能力,還可分泌具剋他作用的化學物質含羞草素來抑制他種植物生長,排他性極強又無有效天敵剋制,因而容易形成單一純林。
銀合歡在繁殖機制上可行自花授粉(亦即單株也能形成種子),有些可異花授粉,傳粉昆蟲涵蓋很多普遍種類蜜蜂。只要土壤溼度夠,幾乎整年都可開花結實,並產生大量的豆莢和種子。種子具休眠性和光滑堅硬的種皮,經散播後在土壤中還能夠保有長時間的生命力(有人估計至少20年)。另外銀合歡植株生命力強悍,地上部分被刈除後殘株仍能再行萌芽。防除方法建議在種子成熟前以人工砍除或移除,另考慮積極研究發展生物防治。
 
<象草>
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別名青戾草,係禾本科狼尾草屬的外來植物,外語名為Elephant grass。原產於熱帶非洲,廣泛擴散至美洲、亞洲、澳洲及太平洋諸島嶼。
臺灣地區的象草是在1957年後從夏威夷及菲律賓引入的多個牧草品系之一。但現在野外可北從陽明山南迄墾丁,廣布全臺各地,以平野向陽地區最多。象草主要生長在較潮溼荒地或水道兩旁,現已成為臺灣中、南部地區溪流河域兩岸最強勢的外來植物,甚至侵入至海拔1,000公尺以上之山區。
象草為多年生高大草本,稈叢生,直立,株高可超過5公尺。葉片長線形。圓柱狀緊縮圓錐花序通常頂生,長約15公分。象草是高大叢生的多年生禾草,分布於低海拔地區平野向陽地,喜溫暖耐潮溼。可獨佔大區域之岸邊、淺水區域及河床,嚴重排擠弱勢原生濱水帶植物。以種子及走莖方式繁殖,全年皆可生長,開花期以冷季為主。冬季抽穗,種子產量大,可隨風力、水流及動物攜行散播。競爭力強,主要散生於耕作園區外圍或疏於管理之園區及荒野地,植株高大,生長旺盛,系統性藥劑常無法完全防除,對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危害潛力極高。
最好在開花前即予砍除,且植株根部應全部挖掘,否則象草生長勢強,殘留的基部極易再行萌發,難以根除;如具有花序則集中以火焚燒之,避免種子再行散布。
 
<大黍>
禾本科的大黍(Panicum maximum Jacq.)別名為馬草、畿尼亞草(Guinea grass),原產於熱帶非洲,廣泛擴散至美洲、東南亞、澳洲及太平洋島嶼。臺灣地區在1908年曾自菲律賓引進,在日據時代為因應戰爭的需求,曾在大肚山闢地種植豢馬,當地居民便將大黍稱為「馬草」。大黍因對當地環境適應強,現今變成大肚山區草皮地上遍布的主要優勢植物。1957年後曾由夏威夷及澳洲再引入多個品系作為牧草,已廣泛分布至全省低海拔開闊處。
大黍為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1.5~2公尺,具粗大根莖,各節密披短毛。宿根性,直立叢生生長,看似一堆,其實只是一株。大黍耐旱喜陽,全年可生長,開花期以5至10月為主。自然繁衍依賴有性繁殖,種子可隨風力、水流及動物散播,植株經火燒或切除地上部後可再生。
在臺灣中、低海拔地區之草生地、人為造林地、路邊、河堤旁、開墾地和農業用地及人為干擾區各類環境均可見,危害潛力高。為蔗園及果園之主要雜草,可侵入遮陰程度不高之林地。生長旺盛在荒地及道路兩邊均常見,並形成高密度的族群,生物量大,危害潛力高。歳末或旱季時莖葉枯黃易引起火燒,年復一年在大肚山和鐵鉆山上演著「循環性火燒山」。
在農地中可用藥劑有效防除,李貽華及陳明義曾研究探討以殺草劑對大黍之防治效果,及施用後對坡地覆蓋植物相之影響。研究結果以巴拉刈之藥效最快,嘉磷塞次之,防治率皆達100﹪;並以嘉磷塞之藥效最持久。
 
<銀膠菊>
菊科的銀膠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原產於美國南部、墨西哥、宏都拉斯、西印度群島以及南美洲,目前廣泛侵入其他亞熱帶與溫帶地區,如南亞及澳洲等地,形成優勢雜草。在引進印度25年後,即遍布印度各省份,造成農業及人畜健康的慘重損失。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在中國大陸產於廣東東北部和西南部(雷州半島)、廣西西部、貴州西南部及雲南南部(河口)等地。大多生於空曠地、路旁、河邊及坡地上,分布從海岸附近到海拔1,500公尺,在西南地區垂直分布上限可達2,400公尺。
銀膠菊進入臺灣的年代和途徑不明,最初被發現於高雄市及六龜地區,一直到1988年才被發表紀錄為臺灣新歸化的有毒雜草,但數年間即因生長迅速,繁殖力強,已大量分布在臺灣中南部濱海地區和離島的金門。
銀膠菊是一年生草本,具主根,植株高30~150公分,偶可高達2 公尺。一般民眾對銀膠菊外觀的辨識可掌握以下重點:銀膠菊的莖具深凹條紋,葉互生,形狀為羽狀深裂,葉片很像民間在端午節使用或年節做粿用的艾草(菊科蒿屬),但是艾草的葉背密生著白絨毛看起來為灰白色,且戳揉後聞之具有濃香味;而銀膠菊則葉背稍淡綠色且無特殊氣味。另外,銀膠菊植株多分支,頂生或腋生的頭狀花序開著大量的小白花,如此的外形也常會被誤認為是插花常用的搭配花材植物--滿天星。不過人工栽培的滿天星葉片是灰藍綠色細條狀披針形,呈十字對生,而且它的莖是光滑的,明顯和野生的銀膠菊不同。
據調查,銀膠菊在屏東、高雄地區已極為常見,在臺南縣境也已常見,其蔓延趨勢由南向北,在彰化縣西部濱海的大城、芳苑、福興及鹿港等鄉鎮等鄉,已大量分布。臺中縣大肚溪以北迄大甲溪以南的沿海鄉鎮則已普遍分布,並擴及大雅及東勢。近期更在大甲溪北岸的大安鄉境濱海地區及苗栗縣沿海的通宵鎮內發現銀膠菊已零星入侵,顯見其呈現繼續往北擴展的趨勢。
銀膠菊也是一種外來的有毒植物,外表柔亮看來美麗動人,實際上卻是內藏著危機!銀膠菊的有毒部分主要是花粉,會造成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皮膚發炎及紅腫等。所以如果採摘過銀膠菊的花,請記得要把手洗乾淨喔!據國外資料顯示:銀膠菊植物外表的微細毛狀體(trichomes)含有對肝臟有毒性之成分--銀膠菊素(parthenin),會導致染色體受到傷害,可引起嚴重之健康及農畜生產問題。如果多次大量接觸到植株、花粉及殘體碎片後,可能引發皮膚炎及其他之過敏性反應(Evans, 1997)。
銀膠菊由於根系短淺,防除上易於使用人力直接拔除或移除,而民眾少用化學性藥劑除草,也可避免我們生活的大地再受到傷害。防除時機上則盡可能在開花前即施予處理,使其不再有結實繁殖的機會,並可避免受到花粉飛散對呼吸道之危害。不過防除時最好著長袖和戴口罩,以減少口鼻、皮膚的直接接觸。
 
<豬草>
菊科的豬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別名豚草、美洲艾、普通豬草、艾葉破布草。原產於北美洲,現分布地區極為廣闊,包括歐洲、亞洲、美洲及大洋洲等30多個國家地區。
豬草引入臺灣年代不明,正式報導見於1973年。由於豬草的適應性極強,入侵臺灣地區之後已歸化於低海拔的開闊荒地中,在濱海地區、路旁及曠野地區,均易形成龐大的族群,目前在臺灣的危害侷限在離島金門、馬祖及臺灣中部以北地區,多數生育地偏於海邊地區,常在海岸林下或鄰近原野,形成較大群落。
豬草為一年生大型草本植物,株高約40~150公分(最高可達2公尺),極為耐旱且生長力強,即使土壤貧瘠如路邊柏油縫隙帶亦能生存,故在濱海地區、路旁、曠野等休閒地,均易形成龐大的族群。豬草屬植物的花粉是引起人體過敏性症狀「枯草熱」的主要病因,開花時雄花產生大量花粉,飛散的花粉易引起人類過敏性鼻炎、哮喘及過敏性皮膚炎等,為北美、歐洲、日本及中國大陸等地區重要雜草。平均每棵豬草每天可產生100萬粒之花粉,搖動豬草屬植物可看見黃霧般的花粉散落,而花粉可隨風吹及氣流傳送到數百公里之遠。當空氣中豬草屬植物花粉粒密度達到每立方公尺20~40粒以上時,對於花粉敏感者,就會引發枯草熱。
防除方法對小面積受害之區域,於豬草生育初期,適時連根剷除最有效,至少應在豬草開花之前以人工剷除;當大面積受害時則噴施除草劑,才能有效抑制其族群蔓延擴散。
 
<槭葉牽牛>
旋花科的槭葉牽牛(Ipomoea cairica (L.)Sweet)又名掌葉牽牛和五爪金龍,民間一般稱它為番仔藤。原產北美洲,逸出後歸化於全島低海拔山區、平地、荒廢向陽地、海邊,如今已是全島各地及馬祖地區普遍可見的外來野花。在草生地、人工造林地、農業用地、城鎮居住區、堤岸邊及人為干擾區,都是非常顯眼的植物。
槭葉牽牛是多年生纏繞性草質藤本,基部略為木質化,細長多分枝。單葉互生,5~7掌狀深裂。花單生或排成聚繖花序,腋生,通常只著生1~3朵,在花苞時期花冠扭成螺旋狀,綻放後花瓣合生呈漏斗狀或鐘狀花冠,5淺裂,紅色或淡紫色,花大而顯眼。
槭葉牽牛在夏天盛開時,猶如一片紫色花海,蔓延在河堤邊、野地、牆垣、籬笆上,是豔麗的觀賞植物和蔭棚。可惜槭葉牽牛攀緣能力驚人,已入侵全島平地和低海拔山區,常重重攀附覆蓋在果樹、林木及廢耕地上,造成農作物枯死或生長不良,生態環境上原生植被的危害。防除上建議隨時以人工砍除或移除,若能從根基部拔除將更為有效。
 
<馬纓丹>
馬鞭草科的馬纓丹(Lantana camara L.)別名五色梅、五色龍、臭草、臭金鳳、五彩花。原產於熱帶中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島,為熱帶地區常引進栽培的庭園觀賞植物或綠籬植物,但有些已成為有害的雜草。擴散至全球亞熱帶地區、熱帶非洲及南非洲(少數)。臺灣地區在日據早期已將馬纓丹列為外來植物,目前廣泛歸化於低海拔地區,從山麓到海邊都有,環境適應能力強,可在荒廢地、林下或乾旱之棲地立足繁衍。
馬纓丹為多年生直立常綠灌木,莖枝帶刺,全株具特殊刺激性惡臭,株高1~3公尺。全年均能開花,花小,數多,顏色多變化,頂生或腋生的繖房花序,園藝用栽培品種花色繁多,有黃、橙、紅、粉紅、紅黃混色等。植株耐熱、抗旱、耐瘠、抗污染,常做為花壇或綠籬之觀花類灌木及蝴蝶的蜜源植物。
馬纓丹屬陽性植物,在林下及蔭蔽處生長較不良。一般對環境要求不嚴苛,繁殖力強,一遇到合適的生育地,便呈群聚生長,現已普遍分布於全島低海拔及海邊之荒野灌木叢、草生地、人為造林地、農業用地、海濱陸域及人為干擾區陸域生態系。它的族群與一些生態習性相似的原生植物競爭生育地,爭取生存的空間,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強勢入侵者」了!
馬纓丹繁殖力強,大多用扦插法,但在野外以種子繁殖為主,種子多經由鳥類及小動物散播。因馬纓丹開花及結實期長,建議應隨時刈除,另外綠美化時勿再推廣及栽植。
 
<布袋蓮>
布袋蓮(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是久雨花科鳳眼蓮屬的外來水生植物,有多種別名如水葫蘆、鳳眼蓮、浮水蓮、大水萍、水芋及鳳眼蘭等。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至今已散布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分布在北緯40°至南緯45°間之沼澤、河流、水庫、排水路及灌溉溝渠,成為熱帶、亞熱帶國家常見之水生雜草,目前分布臺灣全島水田、水池及河渠中。
布袋蓮因為它葉的底部膨大如布袋一樣而得名。是一種多年生、漂浮性、宿根大型草本水生植物,浮於水面或在潮溼的環境。其生存適應能力很強,在水庫、湖埤、池塘、渠道、流速緩慢的河道及濱水帶等多種生態環境都適宜生長,也可以在稻田中存在而成為害草。布袋蓮大量增殖時常形成單一的優勢群落,排擠當地本土水生植物,使依賴這些水生植物生存的水生動物也受到威脅。由於布袋蓮植株間之根及匍匐莖常彼此糾結,密布河道妨礙船舶通行,將降低水中溶氧量,影響水中生物生存。
布袋蓮喜溫暖,最適宜溫度為28~30。布袋蓮的繁殖方式分有性和無性兩種,以無性為主。依靠匍匐枝與母株分離這種方式,在最適合條件下,布袋蓮的繁殖速度很快,植株數量在5天內就可增加一倍。布袋蓮的一株花穗可產生300多粒種子,種子很小,沈積水下污泥中可存活5~20年。布袋蓮在原產地南美洲受到200多種天敵昆蟲的控制,使其在原產地不會泛濫成災。而入侵臺灣後則失去了天敵的抑制,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布袋蓮歷年來多以人工或機械撈除後乾燥或噴灑除草劑,撈除需耗費大量勞力及經費;而噴施除草劑則直接危害水域和附近野生動物及增加環境殘毒問題等。

 指導單位:  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