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城市】買在地、吃在地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好城市】買在地、吃在地

2009年06月19日
作者:廖桂賢

許多重視環保和生活品質的族群開始選擇在地產銷的食品,西雅圖有眾多農夫市集,讓人們可直接從農夫手上買到最新鮮的食物。這是西雅圖巴勒德區的農夫市集;攝影:廖桂賢常買舶來品嗎?常吃進口食物或水果嗎?常常光顧跨國企業的連鎖店嗎?這些行為在我們的觀念中,是進步和富裕生活的一部分,若現在還崇尚這些消費行為,可就落伍了。

使用在地材料 減少生態足跡

現在更酷的反而是:買在地、吃在地,支持在地的產品!

就這麼簡單的消費選擇,也能對環保產生大貢獻。貨真價實的在地產品與舶來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原料、勞工都來自當地,製造的成品大部分也在本地銷售。

於是,本地產品在產銷過程中省去了大量的長途運輸需求,而運輸的減少,代表了對環境破壞的減少,因為,無論哪一種運輸模式:飛機、貨輪、火車或汽車,不管是跨國界或是跨縣市的運輸,都得消耗石化燃料、排放溫室氣體衝擊環境。

從運輸造成的環境成本而言,在地產品比外來品對環境所造成的負擔較小。支持在地產品的觀念,早已率先在綠建築的觀念中實踐。

在美國普遍使用的綠建築評估標準LEED(Leadership in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Design)中,就有對建材來源或是運輸里程的評估。由於建築物需要使用大量材料,因此綠建築除了必須選用較環保的建材,也必須注意建材原料從哪裡來、在哪裡加工製造。

按照LEED的標準,要獲得綠建築認證,至少要有20%建材是在建築基地八百公里以內的地方所製造生產;而在地加工製造的建材原料來源,至少要有一半以上來自離工廠八百公里以內的地方。

在地食材 新鮮又環保

在食物消費上,重視環保、生活品質的族群也開始選擇在地產銷的食品,去有機超市買菜甚至已不是最好的選擇。

一位柏林的德國友人告訴我,為了確保自己吃的有機食品來自附近農場,他們大費周章地組成食物合作社,直接向農夫訂購食物,而這樣的合作社在柏林有三十幾個之多。

在西雅圖,人們則愛去逛農夫市集,直接從農夫手中買到最新鮮的食物。華盛頓大學校區旁邊西雅圖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農夫市集(University District Farmers Market)就在,這裡販賣的食物都來自方圓100英哩(160公里)以內的農場,也就是說消費者買到的食物,其「食物里程」絕不會超過一百英哩。

一百英哩雖然不短,但是今天美國消耗的食品平均食物里程高達1500英哩,也就是2萬4千公里!

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中,沒想到連「吃」這這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都要這麼大費周章。弔詭的是,依照當前世界運作的邏輯,大老遠從別的國家進口食物,在成本計算上反而還比較「符合經濟效益」,顯然人們對於計算「成本」遺漏了太多看不到的面向。

我們所消費的任何一項東西的原料來源、製造地點、運銷距離等都代表了對環境衝擊的程度。全球化的結果讓一件平凡的商品變得十分國際化,例如在中國礦石場所產的石材,可能先運到義大利進行雕琢和加工,再移到美國南部的工廠進行包裝,再運到世界上另一個角落的某個建築基地,整個運輸過程的能源消耗之大,可想而知。

全球貿易的結果讓物資流通愈趨頻繁,我們輕而易舉地就能買到地球另一端的商品,因為商品的選擇增加,理論上消費者應該是最大的贏家,但事實卻不是如此。

透過市場競爭,通常資金雄厚、從事大規模行銷廣告的連鎖大企業占有大量市場,讓在地小本產業經營不下去。

當市場上只剩下幾個大型連鎖企業,而本地產業消失殆盡時,消費者的選擇反而減少,

怎麼會是贏家呢?在我看來,大部分美國的消費者可說是徹底的輸家!

我眼中所看到的,是市場被大型連鎖企業占領的美國。從東岸到西岸,在商業區及購物中心的商家千篇一律,幾個大型的企業絕對不會缺席:服飾業不外乎是Old Navy、Gap,百貨業則是Wal-Mart、K-Mart,賣電器電腦產品的Best Buy,辦公文具用品是Staple,五金及房屋修繕是Home Depot,餐廳是麥當勞和Pizza Hut,量販店是Costco……這些大企業變成美國唯一的公路風景,不斷重複、大量出現,造成視覺極度疲乏。即使煩了、膩了也沒其他選擇,因為大部分在地的傳統小商家早就絕跡了。

我不反對外來商品,市場上適度的存在一些外來的競爭,可以刺激本地產品提升品質。但是如果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候所用、所吃的都是大量製造、單一品牌的產品,撇開環保和文化的問題不說,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如果不盡量支持多元的在地產業,我們很快就會進入一個不環保又無趣的世界。

位在華盛頓大學校區旁的農夫市集是西雅圖最大、歷史最久的一個,在這裡買到的食物其「食物里程」都不超過100英哩;攝影:徐名頤

本土商店是環境永續的希望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實在很擔心喜歡擁抱美國企業的台灣,有一天也會淪落至此。台灣已經不折不扣地成為美國企業的殖民地:美國面積是台灣的266倍大,美國的速食連鎖店台灣幾乎都有,台北市的星巴克門市密度更直追其發源地西雅圖。

如果認真地統計一下美國連鎖店在台灣的密度,會不會有一天比美國本土還要高?當台灣的商業比美國還要「美式」時,那台灣還有特色嗎?

如果自家附近還有堅持賣本地產品、用在地原料的商店,或是堅持用心、少量、慢工出細活的傳統產業,大家一定要盡量支持,因為有了他們,社會才會少些污染、才能維持多元。如果能夠在本地商家買到類似產品,就盡量不要買連鎖企業大量製造的東西。

唯有消費者的支持,本地產業才能在連鎖霸權的競爭中繼續立足,才有繼續提供高品質的商品,抑制連鎖企業以全球性的擴張來破壞環境。

這無關「愛不愛台灣」的意識型態,而關乎未來世代子孫的生存環境。

《好城市 怎樣都要住下來》小檔案
作者:廖桂賢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4日

《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系列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