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不該專門騙人家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專家不該專門騙人家

2010年09月06日
作者:潘翰聲(綠黨召集人)

專家=專門騙人家?

這是一句玩笑話, 但當他變成真的,就笑也笑不出來了!

接下來,將揭露李俊璋、溫啟邦、陳長文沒有告訴你的事。

中科三期原環評被法院撤銷後,環保署以補件續審方式,將不存在的鬼環評死而復生,依照沈世宏署長先前的預言,在8月底之前完成,未依環評法進入第二階段的實質審查。這不僅是把環評法寫入死亡筆記本,也預告了死神將來奪取中部人的性命,吳敦義和沈世宏的終極王牌,有系統地運用專家背書來對抗司法,如果專家變成「專門騙人家」,就淪為官僚殺人的幫凶。

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李俊璋教授,擔任環評專案小組健康風險評估專家會議主席,以強行表決掩蓋尚未釐清的多項爭點,31日環評大會當天身在美國都還用skype連線開會,配合沈世宏中科三期風險可以接受的說法,主張健康風險評估可以不需評估背景值。這不僅違背專業,有如醫生開藥不看病歷;也違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常識,只計較稻草多輕,卻不管駱駝已有的負擔有多重。

李俊璋 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李俊璋教授接了環保署超過一億元的案子!

李俊璋教授背後沒有公開的是,他在過去10年來國、民兩黨通吃,所承接環保署16項委外研究計劃,累計金額高達1億1千9百96萬1000元,這會不會影響他在環評審查過程的公正性與專業性呢?

先看看國際上的狀況

1954年首度證實吸菸與肺癌相關的英國流行病學泰斗杜爾(Richard Doll),辭世後所公開的文件被人發現,他在1970年代起私下大量接受孟山都、道氏化學等大廠資助,這極可能是晚年轉向保守,淪為產業界打手的物質基礎。連學界大師都會晚節不保令人唏噓,實在無法想像不顧清譽的學者專家,在魔鬼撒旦的誘惑下,會如何出賣良心。

再看國內其他的案例

來自石化業健康專家──溫啟邦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研究員,8月4日於聯合報發表「石化影響院士懂  美歐不懂? 」,引用杜爾的研究,認為整體石化工業對全體員工民眾之影響,達不到所有人類癌症的百分之4,以強力抨擊李遠哲、周昌弘等18位中研院院士反對國光石化。溫啟邦沒有提到的是,杜爾這篇文章是在1981年發表,近30年來難道世界上都沒有最新的研究?他更沒有告訴大家,他自己所謂「石化業內癌症之影響」專業,其實是在美國海灣石油公司(後與加州石油合併為雪佛龍)的工作經歷。吳敦義竟親自接見出身石化業的專家來大談健康風險,並考慮用電動車幫國光石化減碳,其幕僚作業連網路搜尋引擎都沒用到?簡直是請鬼拿藥單!

回到中科三期本案來看

陳長文陳長文在8月16日於中國時報發表「法律記者會三言少了兩語」,為行政院、國科會「停工不停產」的決策護航,文末落款的作者背景是「律師、法學教授」。但他並未揭露自己所經營的理律法律事務所與本案的利益關係,國科會的2位訴訟代理人蔣大中和莊郁沁,分別是理律合夥人和資深律師,陳長文難脫老王賣瓜之嫌,卻讓讀者誤以為是獨立的專業法律見解。

公共論辯原本應該將言論與身份分離「不以人廢言」,但是就連有公民社會約束傳統的西方社會,都發現政府、專家、學者都無法保持絕對中立,也就是不存在真空社會裡的公正客觀,因而形成了利益迴避和公開揭露的陽光原則。比如在用錢拚輸贏的金融業,每一篇產業研究報告和個股研究報告,都會在尾巴留下又臭又長的附註,揭露該公司與投資標的的往來關係。

在台灣學術界,承接政府和企業委託計畫,已是各領域「大牌教授」的普遍現象,如果馬上規定承接政府計劃案就不能擔任環評、都市計畫、樹木保護、古蹟審查等委員會委員,可能會「衝擊過大」致使政府陷入停擺。但在目前的過渡期,至少應該公開揭露所有環評委員目前和過去委託案的目錄和金額,這也是民間的環評監督行動聯盟在3年前就已經提過的公開訴求,環保署何時才要建立制度,讓陽光照亮環評的黑箱呢?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為地球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