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繼上週認識了身材迷你,性格卻兇狠的「山林小辣椒」鵂鶹之後,本週要介紹的是叫聲淒厲,宛如嬰兒啼哭的大隻佬:褐林鴞。
褐林鴞是台灣的貓頭鷹家族中,體型排行老二的大型貓頭鷹,除了台灣之外,牠也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中國、海南島、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外觀上頭至背部為深褐色,胸部至腹部則為淡褐色,密佈細深色橫斑。
分布廣泛 瞭解有限
儘管褐林鴞在世界上的分布相當廣泛,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世人對牠的了解仍然相當有限,各地族群的現況和生態習性資料均非常缺乏。跟黃魚鴞一樣,大型猛禽的研究原本就相當困難,不論在台灣或世界其它地區,有機會進行深入研究的物種並不多,大部份坊間書籍在介紹時,粗略簡單的描述內容正確性也著實令人存疑。
褐林鴞在台灣最早的發現記錄始於1858年,由Swinhoe在台北七星山所採集,目前已知全島各地均有分布,主要棲息於海拔900-2600公尺,林相較為原始的闊葉林或闊葉、針葉混合林內,數量上並不普遍。
打獵三招:守株待免、埋伏追擊、甕中捉鱉
台灣的褐林鴞食物來源以哺乳類和鳥類為主,在非繁殖季節,獵物以小型老鼠、松鼠、灰林鴞和竹雞佔大部份;繁殖階段攜回巢內的獵物則以大赤鼯鼠和白面鼯鼠最常見。根據研究者的觀察,褐林鴞的狩獵方式可分為守株待免、埋伏追擊和甕中捉鱉等三種,守株待兔是停棲在林道小徑兩側橫出的低矮樹枝上,等待獸類或竹雞等雉科走禽通過時再衝下捕捉。埋伏追擊則是夜間停在高處的枝條,觀察林間飛鼠滑行的移動路徑再伺機攻擊。有些時候褐林鴞也會在樹冠層追逐飛鼠,慌張逃命的飛鼠情急下被迫鑽到附近距離最近的樹洞內躲藏,褐林鴞就會在周圍按兵不動等待「甕中捉鱉」。
林中忽聞小兒泣 原來是隻褐林鴞
在台灣,一月底至二月初這段時間山區較容易聽見褐林鴞猶如嬰兒哭泣般的淒洌鳴叫聲,甚至有機會看見兩隻貓頭鷹在月色下相互呼應的畫面。兩隻成鴞站在一起時,可以看出雌鴞的體型較大,其它外觀上的差異並不明顯。繁殖階段主要利用大型樹洞和附生蕨類(鳥巢蕨)作為營巢場所,每次產卵1-2枚,三月進入孵化期後,雌鴞幾乎全天都待在樹洞內不外出活動,所有的食物來源均由雄鴞所負責供應。孵化後的二週內,雌鴞仍會待在巢內以防止幼雛發生失溫的情形,到了第三週,雌鴞改為在巢樹附近警戒,除了餵食之外幾乎都不會進入巢內。剛離巢的幼鴞,除臉盤已經開始變深褐色之外,全身仍呈白色毛茸茸的模樣,相當逗趣可愛。因為身上的羽毛仍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僅能進行短距離的跳躍移動,這段時間多半停留在巢樹附近的隱蔽處等待親鳥餵食。離巢2個月後的幼鴞飛羽與尾羽已經差不多長齊了,再過4個月,幼鴞在外觀上已經很難跟親鳥區別。
山區開發 棲地縮小、破碎化
台灣山區在高冷蔬菜、溫帶果樹和茶園的蠶食鯨吞和道路的開發下,褐林鴞的棲息環境有逐年縮小和破碎化的情形,數量上明顯少於灰林鴞。初步調查結果,北部地區(苗栗以北)由於山林開墾較少,保護(留)區多且集中,因此褐林鴞的密度較高,反觀中南部地區,中、高海拔的開發規模和面積均相當嚴重,以中橫一帶的高山農場最為明顯,導致森林區塊化,彼此又缺乏廊道串連,不利於個體向外擴散,因此褐林鴞的族群數量偏低,分布上似乎也有被迫往中高海拔地區移棲的趨勢。無奈的是現階段國土資源利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限制,這些長期累積的問題始終未獲得解決,在人性的貪婪下,開發和保育二者迄今似乎仍然是無解的難題。
【延伸閱讀】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