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小魚可以吃】南洋來的非洲客:吳郭魚 | 環境資訊中心

【看啥小魚可以吃】南洋來的非洲客:吳郭魚

2011年06月10日
作者:蔡南益(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資深志工)

※ 編按:端午過後,氣溫直線飆高,燠熱的天氣讓人直想往海邊跑!海洋具有遊憩、經濟、調節氣候等重要功能,卻因氣候變遷、人為污染、過漁等因素而漸失生機,國內外專家不斷呼籲:2050年,或許我們會無魚可吃!前陣子刊登《拒吃魩仔魚》一文後,兩週內獲得近5000人次轉貼分享,顯見許多人關注此議題。為了讓讀者更了解如何挑選海鮮才能達到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專欄特別與黑潮文教基金會合作,於每週五推出【看啥小魚可以吃】專題,本週則以大家都熟悉的「吳郭魚」打頭陣,希望透過介紹海鮮相關的故事,提醒每個享用海鮮的消費者都有責任去認識他盤子裡的食物,並以崇敬之心感謝大海的賜予,吃出海島人該有的海鮮文化。

「南洋鯽仔要喫就要喫鹹水的,淡水的歹喫,攏臭土味。」

偶而,餐桌上出現紅燒吳郭魚的時候,我媽總是會這樣說,一是表明這隻魚的來歷,二是宣示這隻魚沒有異味。但我一直不懂搞不懂為什麼吳郭魚可以住在海水又可以住在淡水?後來才知道原來那簡單的一句話藏了許多玄機。

從非洲來的吳郭魚

台語的「南洋鯽仔」指的就是吳郭魚,雖然在台灣的溪流湖泊中隨處可見,但牠卻不是台灣原產,而是位是個道道地地的外來客。民國35年,由吳振輝與郭啟彰兩位先生從新加坡引進的13尾魚苗為台灣最早的種源,也因此而得名「南洋鯽仔」以及「吳郭魚」。不過吳郭魚並非原產於新加坡,最初被引進台灣的種類是產自非洲坦干伊克湖的莫三比克口孵魚(Oreochromis mossambicus)。原棲息於淡水湖域的吳郭魚來到台灣後歷經多次的雜交、育種改良,目前在台灣的品種繁多,依品種不同又被稱為「福壽魚」或是「尼羅紅魚」。因此我們習稱的吳郭魚其實並不是指某一種魚,而是泛指一群歷經多次雜交的混種魚。其中有些品種能適應鹽度較高的環境,肉質較細嫩且無異味,這就是為何我媽會說鹹水吳郭魚比淡水的吳郭魚好吃。

變身「台灣鯛」  迅速竄紅

早期剛引進台灣時,政府曾大力推廣養殖,鼓勵農民將吳郭魚混養於池塘或是稻田中,民眾則常以豬鴨的糞便充當飼料餵養,因此吳郭魚在老一輩的印象中始終是低價且難登大雅之堂的魚類,料理方式也多半為紅燒,以香料調味掩蓋魚肉的土腥味。但隨著養殖方法的改變以及技術的進步,加上政府的輔導轉型,部分口感好肉質佳的吳郭魚品種已經被更名為「台灣鯛」,從傳統市場躍進超級市場,搖身一變為鯛魚片,在超市賣場的冷凍架上隨處可見,料理方式也從傳統的紅燒變成能清蒸、煮湯甚至可以當生魚片。

孔夫子說:「必也正名乎!」吳郭魚改名台灣鯛後大舉攻進各式的快餐、火鍋、以及燒烤店,印象中昂貴的鯛魚料理突然變成了平價的國民美食,誰說取個好名字不重要?養殖吳郭魚還不只是內銷,在1993年到2000年間,台灣更曾是世界最大的吳郭魚出口國!這樣戲劇性的轉變還真像是醜小鴨變天鵝,但這亮眼的表現是要付出代價的!

適應力極強  衝擊淡水生態

由於生長快速,繁殖力強且對環境耐受度高的優點,吳郭魚成為重要的養殖魚類,然而這些優點也讓牠迅速的在台灣水域站穩了一席之地,成為台灣入侵最久且分布最廣的外來魚種。目前台灣各大河川的中下游水域都能見到牠的身影,強悍的領域性以及護幼行為加上雜食的習性,讓吳郭魚變成了台灣淡水魚類的夢饜,龐大的族群數量嚴重擠壓了本土魚種的生存空間,對水域生態造成極大的衝擊。

從遙遠的非洲輾轉經新加坡來到台灣,吳郭魚落地生根融入台灣的環境,也住進了每個人的回憶與生活中,不管是廚房餐桌上的紅燒魚,或是夜市火鍋裡的檸檬鯛魚。這位外來的客人現在已是重要的養殖漁業之星,餵養著無數的台灣人民,同時牠也是兇狠的生態殺手,消滅了無數的本土魚類。無論是非功過,這位身分百變的外來客,早已成為台灣的一份子。